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680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策略研究摘要: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创立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其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已然成为了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是通过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着重地对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意义、内容和现状等问题探讨。从目前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调整教学内在和深化体制改革,培养创新型师资力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31-02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1998 年 10 月)发

2、文明确表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必须转向创业技能以及创业精神方面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在新的岗位上不但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具有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国家和学校方面更要注重创新的培养,提高自主运用已有知识,不断创新的能力。而在教师方面,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自主发挥其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到不但授其鱼,更授其渔的教育方式。从学生方面来说则是要培养自己能够适应当代多元文化的环境,并且能将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能力。当今社会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社会问题面临严峻考验,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去适应社会的发

3、展需要,从而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创新教育体系,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改革和创新已然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推动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每一次大的科技进步背后都隐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也是创新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若想拥有创新能力就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转变教育培养方针,加强创新教育的培养。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需要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技

4、能,以及创新品质多方面全方位的去培养,力图为我国科技创新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二是大学生的创业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教育仍旧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的创新能力培养,把教学的内容大部分仍然集中在记忆知识的掌握,而为做到把知识用于真正的实践,仅仅注重了各种基本知识的积累,仍然是以教师讲课为主要的方式,未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基础的知识记忆和操练。这种教育模式已然与日益增长的创新人才需求脱节,高校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应向多元化的教育技能的培养方向转变,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培养适应能力强,实际操作过硬,把基本的知识积累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教

5、育模式的转变,做到真正的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真正做到教为学用,转变教育模式的培养。 三是大学生创业培养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率问题的办法之一,能够使就业压力降低,拥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求职者,更多的可以成为新兴的创业者,真正的拓宽了就业的选择性。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就是要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路线出发,看到在未来创业路上所将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能让学生少走弯路错路,给学生在大学期间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得在真正走向社会时候不会盲目,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真正受益于大学的教育。 三、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基本现状和主要模式 创业教育主要是兴起于几个发

6、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美国哈佛大学把创业的精神认为是从现有条件下,进行超越完成的一种精神行为。把创业的精神不仅仅当做是一种创新的精神或者个人的特质表现,更重要的是把创新精神认为是一种真正的创新行为。并且开办了一些创新型的课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关创业的财务课程,创业的管理课程,创业方面的营销和企业相关课程,以及创业精神和投资行为的课程,此外还有如何开办企业和风险方面的课程。 目前已大致形成如下三种形式。 一是能力型的创业教育,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做到将课堂内外

7、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实战型的创业教育,主要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将学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作为其培养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在学校内开办创业园,真正让学生在教师的大体方针指导下去自主实战创业,另一方面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有关的创业咨询方面的服务。 三是综合型的创业教育,主要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一方面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去培养,在传授知识时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此外也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自主创业,为其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以及各种必要的创业知识方面的咨询服务,做到了实践加理论的真正结合。 四、我国创业教育主要模式的可行性途径和建议 (一)调整教学内

8、在和深化体系改革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其主要的保证是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深化相关体系的改革。首先,系统的教育体制是创业教育能够实施的有力保障,要求学校要做到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的完成相关任务的思维能力,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个人特性,真正培养出多方面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此外,要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提供一些学生自主创业机会和尝试性就业的模拟,更早的与社会接轨,不断在学习中调整自我,早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型社会。具体课程的设置方面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接触到自主创业的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通

9、过学习企业创立与管理,市场分析与把握,以及相关法律与国家政策的相关知识,更多的让学生提前储备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更是要注重与时俱进,摒除陈旧过时增加更为实际的先进的知识。此外,注重科研与教育相结合,在教师带领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型科研能力,学生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具体的科研项目。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如下一些:创业意识提高类课程;创业知识的培养课程;创业能力的培养课程。 (二)培养创新型师资力量及开办各类创新竞赛 教师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教育要求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理论又有一定的经验的教师。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有关专家的指导讲座,国内外经验的交流,另一方面

10、让教师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又可以帮助教师自身实战经验的培养,分别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教育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教师内部结构,专兼结合的方式以及全面推行课型导师制,在学科带头人以及学科骨干的带领下,通过鼓励学生立项和创办各类学生创业竞赛(例如科技型创新竞赛、创业论坛以及各类网络程序编制大赛等) 。调动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战机会。建立起一种较为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让大学生真正的能够切实去体验创新的乐趣和创业带来的各种成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各类创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三)校内外实创基地建设和学

11、生创业能力培养 实践是培养创业能力最好的方式,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将创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创造性的转换为真正的生产力,从而提升自我的创业能力。而开办校内外相结合的创业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的主要方式,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1.建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心。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改革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所需设备的更新,提供客观的实践场所;其二,引进各类先进教学技术(如各类仿真、网络设计、各类精密仪器) ;其三,实验教学与科研开发相结合的路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系统,将学生实践能力做为教学重点。其四,可以通过各类网络课程的完善,实现教学资源互通,各

12、大高校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 2.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依靠大学创业园中的创新型企业。在大学的科技园内,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就职岗位,真正让学生实际体验创业活动。首先,可以通过各类鼓励措施,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经营,创造性的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快知识结构转型,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其次,通过一系列的经营服务,科技创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广接触到实际的商业性经营之中,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拥有商业的经营理念,将科技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带动社会发展。最后,实践中把握自我,定位自我,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动手能力,是真正让学生能够拥有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

13、 3.建立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本专业较为接近的企业间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真实的让学生去社会上相关企业去参观,去实地考察,甚至实践去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定位,在真正走向社会时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公司的运营模式。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之中,体验到具体需要的知识,也能使学生清楚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在走进社会之前弥补缺陷,实现自身的全面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威廉米勒,李钟文,译.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郭丽君,刘 强.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 2008(1):132-135. 3 美 Drucker.彭志华,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4 周 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5 万 玺,应晓跃.国内创业教育发展对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 6 王贤芳,孟 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8-120. 责任编辑:谭志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