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建筑设计形式语法分析摘要/文章简要剖析了表皮的概念和作用,阐明表皮再现建筑艺术的形式及其重要性,并联系工程实践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做出新的诠释,指出现代表皮理论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建筑表皮的发展状况进行展望。 关键词/表皮围护界面建筑艺术 形式语法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 A AB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the surface, clarifying the form andimportance of the surface reappearing
2、 architectural art. Combined the engineering fulfillment, carry on thorough analysis and make new annotation to it,and put forwardsome problems of modern surfacetheoreticalresearch that need to be noticed.At last carry on an outlook to its development foreground. KEY WORDS/ surface ,enclosureinterfa
3、ce ,architecturalart ,form phrasing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岁月的烙印,历史的记忆,场所精神等都可以通过建筑表皮的塑造加工获得。表皮是建筑构成三要素(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把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面三部分)之一,它对建筑外立面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皮的概念及其作用 “表皮(surface) ”不是一个清晰和单一的概念,与此相反,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建筑表皮通常被理解为建筑空间的围护(enclosure) ,然而根据不同情况,建筑表皮可能指向围护结构的表层或围护结构自身。 建筑表皮
4、对建筑设计意义重大:1)在建设场地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依靠体量以及体块的穿插组合取得外部空间艺术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时候建筑的体块比较单一,处理的不好往往显得呆板,单调。建筑表皮恰恰能弥补这个空缺,它可以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界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生动丰富的内涵。可以在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内部空间等方面大的格局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立面材质、肌理、色彩的精心处理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表皮对建筑艺术的营建 3,1 固定表皮对建筑艺术的营建 将欧几里德几何体进行分解重构,强化面片的表现力,然后又对面片的肌理,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有机组合,赋予某种文化内涵,使其保持一定秩序,反映某种历史的记忆
5、或者时代精神,以满足群众心理和视觉方面的要求。这些建筑立面外皮上的面片如果是不可变动的即为固定表皮。它是最普遍的建筑空间围护形式,主要由木材,钢化玻璃砌块金属等几种材料制成。木材表皮需要对木材进行防腐,耐久等性能的处理后才能使用,它在国外的中小型建筑中用的比较多,国内目前运用的并不多,下面就其他几种材料分别介绍。 3,1,1 钢化玻璃表皮对建筑艺术的营建 钢化玻璃表皮即玻璃幕墙系统可以在建筑中营造出许多曲面形体,给建筑平添几分生气和灵性,使许多抽象的建筑概念得以实现,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美化了建筑的空间形象(见图 6,图 10,图 12,图13,图 14,图 15,图 18) 。 3,1,2
6、 砌块表皮对建筑艺术的营建 砌块表皮即用砖等块状材料砌筑的建筑立面外皮。它可以使单调呆板的墙面充满空间层次感,肌理感,并赋予其建筑历史的痕迹与记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使人浮想联翩,深悟建筑的底蕴而又不觉其肤浅平淡。 “建筑是人类历史的石头记”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见图 3,图5,图 7) 。 3,1,3 金属表皮对建筑艺术的营建 金属表皮即用铝合金型材,铜皮,铝扣板,穿孔铝板等材料制作的建筑外立面,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新现代,富有时代气息。同时,它可以塑造各种曲面,形成各种意象,满足群众对建筑形式视觉冲击力的要求(见图 4,图 8,图 9,图 11,图 18) 。 3,2 可变动表皮对建筑艺术
7、的营建 如果建筑外围护界面是由可变动的面片构成,则形成可变动表皮。它是一种生态高效节能,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制造而成的先进的建筑构造。目前各国都在加紧这种构造的技术研究。比如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及合作者在 1987 年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时,将 27,000 个铝制仿相机光圈形式构成的“快门”置入南面表皮的双层玻璃内。这些构件符号一方面具有阿拉伯穆斯林传统文化的图案特征,注释阿拉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光电单元与计算机相连,利用气控方式调节阳光光线通过其表皮的量。在这里,信息符号被置入建筑表皮内,成为建筑表皮不可剥离的一部分。美中不足的是当天空稍有云层变化,走
8、近建筑就可以听见表皮内电动机自动运转发出的嚓嚓响声,使人产生误会(见图 1,图 2) 。目前正在研究并准备投入批量生产的可呼吸表皮墙体,可以随着室外温度,阳光辐射强度的不同自动开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及其照度,使室内获得良好的温湿度环境,更加有利于工作与居住。 总之,可变动表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其性能进一步完善,它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外立面首选的实施方案(见图16,图 17) 。 建筑表皮理论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表皮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沿革了数百年,已有不少学者不同程度的做过研究,其中不乏优秀的成果,但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历史上或目前建成建筑的表皮评价和作品介绍上,很少有基于建
9、筑设计实践的理论研究,很少触及表皮技术本身,这种成果显然不能被工程实践采纳,研究初始的意义也大打折扣了。 因此,笔者觉得今后表皮理论研究应该:1)避免对建筑设计实践毫无意义的纯理论研究。建筑是宏观的空间组合体,不是微观离子的叠加,具有很强的工程性。那种将建筑表皮视做建筑立面外层同原子一样薄的一层表面物质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任何脱离工程实践的理论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积极探索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应用性很强的表皮技术,使其加速向设计实践转化。3)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使之成为现代表皮技术创新的源泉。 结语 积极发展表皮技术,使之为经济建设服务,探索表皮技术创新的新思路,新
10、方法。同时表皮理论研究要立足于建筑工程实践,立足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这样才能有意义。否则,虚无缥缈的理论假说不但不能对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会将其带入死胡同,使人功亏一溃。 图片目录: 图 1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及合作者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透视及立面局部放大图 图 2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及合作者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室内效果及可变动表皮局部放大图 图 3 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的某大楼砖砌体表皮效果 图 4 瑞士提挈诺学派建筑师设计的某大楼铸铁花饰表皮效果 图 5 安徽皖南某民居砖砌体表皮效果 图 6 瑞士提
11、挈诺学派建筑师设计的某大楼不透明钢化玻璃表皮效果 图 7 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的某大楼砖砌体表皮效果 图 8 南京奥体中心某场馆铝扣板金属表皮效果 图 9 南京奥体中心某场馆铝扣板金属表皮效果 图 10 南京图书馆新馆绿色镀膜钢化玻璃表皮效果 图 11 南京图书馆新馆穿孔铝板表皮效果 图 12 南京图书馆新馆绿色镀膜钢化玻璃表皮效果 图 13 南京金陵图书馆新馆绿色透明钢化玻璃表皮主入口处效果,它就是在建筑空间,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外包绿色透明钢化玻璃表皮取得艺术效果的 图 14 南京图书馆新馆绿色镀膜钢化玻璃表皮室内效果 图 15 南京金陵图书馆新馆绿色透明钢化玻璃表皮临街面效果,该馆
12、以“琢石成玉”多彩圆润的雨花石,晶莹剔透的巨型碧玉,为设计意象 图 16 可呼吸表皮室内外效果 图 17 可呼吸表皮的原理分析图 图 18 广东东莞富民皮具城办公楼铝扣板及钢化玻璃表皮效果,该楼以一群婀娜多姿的模特缓缓走来为设计意象 图片来源: 图 1,图 2,图 3,图 4,图 5,图 6,图 7,图 16,图 17 引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宏教授建筑材料,构造和结构的生成与表现课程课件 图 8,图 9,图 10,图 11,图 12,图 13,图 14,图 15 为作者拍摄 图 18 来自深圳三鑫钢结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原著诺伯格.舒尔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尚林出版社 冯路.
13、表皮的历史视野.建筑师第 110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群.空间、构造、表皮和极少主义.建筑师第 84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晓晖.追踪建筑表皮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 刘涤宇.建筑表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 陈志毅. 表皮,在解构中觉醒. 建筑师第 110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欧晓斌,男,建筑师,1978 年 11 月出生,籍贯,陕西宝鸡,年龄35 岁,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 年获得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现在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上班,先后从事建筑设计工
14、作 14 年。 曾在建筑与环境2007,02 上发表题为“常州奥林大厦及销售中心方案设计”的论文(第一作者)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05 上发表题为“革新建筑形象设计数字化技术下的构造与建造在广东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浅析”的论文(第一作者)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06 上发表题为“中国传统民居地坑院入口的现代表现”的论文(第三作者)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08 上发表题为“从自然通风论城市民用建筑发展的新趋向”的论文(第二作者) ;中外建筑2007,10 上发表题为“童寯的西洋教育与现代建筑”的论文(第三作者) ;同时我的题为“再论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文在 2008 年 1 月被华中建筑 (第一作者)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