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1665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设计心得摘要:当前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得到广泛应用。此结构形式不但能较好的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也是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良好方式。 关键词: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 技术分析 一、板的结构布置 1、布置预制板 GB50011-2010仍然保留了预制板的结构形式,说明此形式在我国量大面广,若取消不符合我国国情。如能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笔者认为此形式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能。预制板的布置建议使用 PMCAD 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

2、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 320mm。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板缝应60mm。整浇层厚 50mm,混凝土 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框架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2、现浇板 板厚一般取 120mm、140mm、160mm、180mm 四种尺寸或 120m m、150m m、180m m 三种尺寸。跨度450m m 时,宜加腰筋,间距200m m,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10、尽量避免长高比350m m 时,应采用四肢箍。 三、柱 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 8 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

3、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 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应200m m。 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 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 4、柱断面不宜小于 350m m450m m,混凝土不宜低于 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 0.40La 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 5、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6、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7、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8、独立柱上或柱的中部(半层处)有挑梁时,挑梁

4、长度应有限制。 四、基础 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4m)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3m 时,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 3、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4、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 1.52 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 5、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 6、考虑到一般建筑物沉降为锅底形、结

5、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 1/2 或 1/3) ,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五、设计原则及重点注意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 度超过 5 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 2、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矩乘以跨度的一半。 3、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4、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

6、结构。 5、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一般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6、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7、柱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六、结语 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构思选型阶段,采用概念性的计算方法,能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这种方法虽有一定误差,但概念清楚、定性准确、手算简单快捷。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具有不断追求更高水平,尽善尽美的设计思路,同时设计者本身具备丰富扎实的整体结构概念及基本结构分体系的相互比较概念。 参考文献: 1 小谷俊介.日本基于性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J.建筑结构,2009 2 罗奇峰.从近几年震害总结中提出的结构性能设计理论J. 201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