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分析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存在失衡现象。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缓慢、法治经济建设滞后、资本至上观念广泛存在、人本精神较为缺乏、政府深度干预经济广为接受和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等。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不断创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矫正。 关键词: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失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2;F123.9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繁荣的背后
2、也隐藏着危机,即长期存在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问题。随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政策的强化,使得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问题更加突出,带来一些矛盾亟待化解,包括: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加快与市场主体不平等竞争的矛盾、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政府规制不足的矛盾、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与政府缺乏遏制手段的矛盾、政府过度配置资源与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的矛盾、政府寻租行为屡禁不绝与市场要求公平竞争的矛盾、社会保障应主要由政府承担与过多依赖市场解决的矛盾等,环境恶化、道德滑坡、腐败蔓延、权利受侵、秩序不稳等令人堪忧,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的
3、成因,并研究治本之策。 一、我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失衡的成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干预行为大量存在,两者失衡矛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缓慢 市场经济需要共同遵循的伦理,把经济冲动与道德规范、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有效结合起来,其核心是诚实信用。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伦理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早在古代就渊源已久。但随着当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逐利思想以及竞争压力驱动下,人们的伦理观念逐渐被市场概念冲淡,甚至出现了“伦理危机” 。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治理和企业遵循伦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4、是企业认真、有效履行伦理道德的制度保证,而企业积极遵循伦理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良性发展。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如董事长或总经理“一言堂”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中的专业委员会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监事会监督乏力等。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和重大决策失误、信息披露不规范、资产流失等问题出现,更谈不上遵循伦理。 2.社会诚信环境不良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很少有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加上近现代市场经济原本发展就不完善,导致信用发展缓慢、滞后、不发达,不论是政府、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缺乏对信用的重视。甚至一些在其他国家本
5、分经营的跨国公司来华后也不断出现非伦理行为,如雀巢奶粉的碘含量超标,沃尔玛阻挠工会建立损害劳工权益等事件。在一个缺乏伦理氛围的环境中往往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为与不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相比,关注伦理的企业在成本与竞争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如果能获取超额利润,他们也会放弃伦理去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催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非伦理行为。 3.诚信的法律约束力弱 在立法方面,我国民法通则 、 合同法等虽然都有诚实守信原则, 刑法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给予处罚的规定,但这些都不足以对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也相当严重。某些基层执法部门受当地企业和政府影响,
6、在司法过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而损害他人利益,致使社会上缺乏严格而规范的失信惩罚机制。总体来看,我国法律在市场经济伦理建设方面还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4.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普遍不强,不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些消费者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如购买假货、水货等习惯,也助长了企业非伦理经营。 此外,缺乏大众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也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发展。 (二)法治经济建设滞后 目前,由于我国法治建设还较为滞后,致使公权不彰、社会失范、腐败蔓延等情况还在恶化,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1.缺乏法治理念 我国历史上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商品
7、经济不发达。历代统治者总是把法律当做一种可以由自己任意摆布,用以统治人民的手段和工具。通过维持等级制度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而使政治秩序得以正常运作,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观点,影响中国近两千年。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治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物质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建设市场经济的经验和观念。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转变和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思想多元化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难度和复杂性。目前,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8、济的建立和完善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2.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欠缺 各国立法实践表明,公司法等的相关规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我国除了公司法概念模糊地提到社会责任外,其他都没有明确提出这方面内容。而在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只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并不是法律上的约束。只有立法设计使企业的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这时企业才会主动自我约束,把守法经营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3.权利救济渠道不畅 由于我国改革是从突破旧的管理制度开始,先发展、后规范,并采用渐进变革方式,因此,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打擦边球现象。由于法治建设滞后于经济改革,导致存在一些不合理
9、现象,市场主体要生存和发展,很多时候就采用“合理不合法”方法应对,由此使其行为存在非规范问题,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一旦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有可能使市场主体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受到冲击。同时,法律实施过于依靠政府,没有为市场主体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维护自身权利、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留下充足空间。此外,还存在法院立案难、执行难,审判难以独立,公民的正常诉讼权利时常得不到应有保障等问题。 (三)资本至上观念广泛存在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相对稀缺,其在诸生产要素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资本至上”观念被广为接受。 1.资本至上主导人们的思维方式 西方工业文明把人对物的追求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
10、,并作为社会价值尺度,资本至上观念盛行,即将资本规则作为普世规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以推行,其核心特征就是在经济领域赋予资本绝对的通行与运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以追求财富的利益驱动规则为主导,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建立以“绝对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为核心的拜物教。资本至上的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使人的精神、灵魂丧失。 在我国,资本至上的财富观使人们认同了金钱就意味着财富、地位、价值,拥有金钱就实现了个人价值。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组织,对“效益”追求已近极限。经济活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为一种严重的破坏性社会活动,即
11、使这种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物质生产与服务社会功能,但这种功能已经被其本身的破坏性严重弱化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为了追求“效益” ,劳动者必须放弃尊严、健康甚至是生命;另一方面,面对自然,经济活动更是肆无忌惮,环境破坏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资本被赋予各种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中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极不匹配。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一方面丰富的劳动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匮乏的资本限制了生产发展,因此,作为“物以稀为贵”的资本,长期得以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纷纷设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地方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等举措进行
12、全面的招商引资,极大地影响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和“财富神话” 。但一些地方出现了“非理性招商”苗头,恶性竞争、 “优惠政策大比拼”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地方更是不惜冲击国家环保、土地、税收等政策红线,留下众多隐患,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为招来项目拉动经济增长,不顾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剧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如富士康在内地的迅猛扩张就得到了较多的地方政策优惠支持,在重庆,由征地拆迁所造成的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补偿等问题至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成都,本来是给被征地农民建设的安置房却被临时征用作为富士康的员工宿舍;在郑州的航空港区,征地农民由于补偿问题屡次与有关部
13、门发生纠纷;在湖南衡阳,当地政府更是开出包括零地价、代建厂房、提供住房、税收返还一半在内的优惠政策吸引富士康落户,可谓不惜血本、不计代价。廉价的学生工、失地农民和纳税人,则成为公共权力助推下资本扩张的牺牲品。 3.除了资本以外的生产要素价格被人为扭曲 当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配置资源,自然而然应该形成相应的生产要素价格,可是我国除了资本以外的生产要素价格却被严重扭曲,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并没有真实发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成本,其价格长期低于其稀缺程度所对应的水平,包括低土地成本、低环保成本、低工资成本,特别是基础资源价格一直较市场正常水平偏低。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偏低,最终导
14、致我国人均工资偏低和资源不足与廉价使用并存的局面。人均工资偏低又必然带来中下阶层民众的消费不足,进而导致我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以及国际收支大幅度顺差。同时,土地、水资源、煤炭、电力等一些重要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过度使用,而污染排放权也没有形成其价格机制,最终导致我国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增大。 4.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企业倾向于压低工资水平。近年来,我国资本回报率上升迅速,而劳动力回报率增长缓慢,甚至有下降的趋势。2011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 10.37 万亿元,增长 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 1.76 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15、入名义增幅的1.39 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 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居民收入增长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其中大多数农民工均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不仅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报酬过低,拖欠甚至克扣工资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低工资低福利造成企业利润虚高,使企业创新动力不强,阻碍了技术进步,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人本精神较为缺乏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社会兴衰。建立公正社会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一些地方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对人的发展重视不够,人本精神普遍缺乏,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16、把人视作高速运转的机器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方热衷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往往把发展问题归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亦即 GDP 的高增长率,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一些企业,把人视作高速运转的机器,沿用泰勒制管理方式,把操作分为基本的机械单元,根据工艺流程合理性进行有效组合,实现专业分工和标准化操作结合,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管理没有考虑人的属性,工作对员工来说是毫无兴趣的苦役。同时,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建筑施工和煤矿安全事故等频发。此外,很多企业都缺少以人为本的机制和制度保证,内部人性化沟通机制不建全,难以做到在获得最大化利益的同时,
17、得到员工和社会认同。 2.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全体成员,贫富两极分化、城乡差距加大、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原因主要有:一是畸形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把社会成员摆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存与发展起点上,而且由于制度、习惯刚性使这种不平等难以打破,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内循环。二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政府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温饱问题,这使得公共资源大多优先用于经济和产业领域,而社会与公共事业
18、方面(救灾、扶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的比重相对较少,导致民生改善滞后。三是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资源被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解构和分割,普遍追求效率优先,而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造成比较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等问题。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过程,而“以人为本”则更强调发展目的。没有经济发展,就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其要旨在于消除经济发展的被动自发性,确立起人对经济的主体性地位,使经济发展更富有合理性、更具有效应性,使经济更能为人所用、更有利于基本民生状况的改善,进而使发展更加正常有序。 (五)政府深度干预经济广为接受 目
19、前,我国很多地方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基本上还是无限政府、万能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结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造成经济失衡。 1.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边界。尽管从总体上看,政府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但政府毕竟还是市场的一部分,政府从属于市场。从西方国家来看,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时,人们一般会强调政府的作用;而每次危机过后,也会要求政府及时退出市场领域,还空间给市场。目前在我国,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空间在扩大,其功能也在不断强化,但市场还只是政府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只是政府实现其经济社会目标的一种工具,政府和市场之间边界模糊。虽然我国也在
20、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财政税收、金融等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同时,政府仍然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政府本身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尽管多年来政府职能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如在政企分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政企不分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微观经济运行管得过多、过细。同时,行政审批事项还较多。这些都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 2.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误读 如任由市场发展,也必然带来危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因此,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但凯恩斯主义主要解决短期困难,却不太关心长期调整,如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通过频繁地使用各种刺激政策,如增加贷款、降低利率、扩大投资、发放政府补贴等,努力提高总需求。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投资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