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城市河道治理与环境影响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河道治理中,由于受对生态河道认识偏差的制约,离预期治理目标存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河道治理 生态治理 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时代逐渐发展,人们对周围的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河道治理如何关系百姓生存环境质量的好坏,是环境工程的重要部分。 一、当前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河道护岸结构单一 河道的自然特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常常被渠道化,以前的河道护岸工程主
2、要是考虑到、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方面内容,因此,一般护岸结构的结构形式有浆砌石护岸、干砌块石护岸、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钢筋格子笼护岸、竹笼护岸、打木桩护岸、格宾网护岸等,这些护岸结构形式还比较单一,对各种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不利,不符合现代化的生态要求,同时,水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都比较欠缺。2、河道淤积严重 河道淤积常常会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河道淤积现象还比较严重。从而容易形成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淤积等问题。 3、河网水面面积逐渐减少 当前,由于修路、修建房屋、农民侵占河滩地等多种活动的影响,一些城市的河网被
3、任意占用,许多建筑物和垃圾逐渐流入河道,造成水面面积减少,河道变窄,也减少了河网的容量,对河道正常功能的发挥带来很大影响。 许多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都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片面强调防洪功能,河道形态比较单一化,从而淡化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发挥,对流动的生态链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此外,水质污染严重、防洪能力不足等,都是河道工程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进行河道治理的方法 1、生态河道治理的原则 为了不断实现河道的生态治理,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功能,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综合性原则,即在进行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时,要首先保证河道的基本功能,例如,防洪、引水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他生态功能
4、的完善。第二,保证协调性。在进行生态修复时,要注意河道与周边环境发展的特点,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发展。第三,要以自然修复为主。第四,要保证河道的修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尽可能地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工程进行统一的统筹安排,以实现经济化治理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河道治理措施 生态河道治理概念的提出已有很长时间,起初,一些发达国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提出建设生态河道的理念,经过一系列的修复和整改,水环境有很大的改观,河道治理取得很大进步。因此,我国进行生态河道治理十分必要,也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进行生态河道治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5、 生态河道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态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该本着为人们的居住以及各种生物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目标,对传统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河床、护岸等进行改造,已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恢复河道本来面目,一般是对河道中的浆砌石护岸的上半部分进行拆除,换做土料筑堤,自然草皮护坡,还可以采用生态混凝土草坪护坡。对河道中的混凝土护岸进行部分拆除,有利于河道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形形色色的水路,构造出多种形态的适宜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时,河道断面宽窄不一,深浅不一的变化往往能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发挥调节功能,有利于防
6、汛等。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改善河水的质量。 2、河道设计要多样化 在进行河道规划时,要采用多种设计方式相结合,比如适合鱼类生存的鱼巢块体护岸,适合蛙类生存的两栖块体护岸等。护岸的设计要考虑到河流的特点以及生态情况,尤其是为了保护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环境,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并且根据河道内生物的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满足人类以及各种水生物对水环境的需求。 3、加强岸坡的防护 在进行河道治理过程中,岸坡的防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要尽可能地保持岸坡原来的形态,尽量保存岸坡原生的植被。自然植被对岸坡的保护能力往往大于人为方式,尤其要尽量少用人为的干砌石、浆砌石或混凝土护
7、坡等形式,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岸坡,可以多栽种植物进行保护,达到防冲固坡的目的。 三、城市河道治理新工艺 水域污染的处理技术在经过人们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各种类型的新工艺逐渐浮出水面,不管是哪一种技术都有一个特性,都是以组合的工艺为目标。这就是将多种优点揉和,经过改良后形成的新工艺。 1、悬浮填料移动床 悬浮填料移动床是以比重接近于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动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它是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与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水力停留时间较短,COD 和 BOD5 去除率较高,且具有较好地氨氮去除效果。 2、生物悬浮床技术
8、生物浮床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富营养化水域水面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又可营造水上景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物浮床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它用于河湖水体修复,效果较好。 3、曝气生态净化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水域中的生物作为主体,加上一定量的曝气,完善人工生态的处理系统,用高效的方法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这也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新型工艺。这种技术是曝气的生物塘与人工结合培育出来的污水自身净化的技术。 4、组合生物修复技术 它是采用曝气复氧、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剂及生物促生液、放养水生植物等构建
9、的组合生物修复技术。这种工艺对严重污染的水体治理效果比较好,黑臭消除,水体 COD 平均下降 50%以上,DO 平均升高 2mg/L 左右、透明度平均增加 10cm 以上;单一工程措施的修复效果不及组合技术。 在对城市生态河道治理的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认识,由此作出不同的定义。有的认为,恢复河道原生态的治理,就是生态河道治理;有的认为,生态河道治理,说到底是人对河道的治理,让河道按照人的愿望流淌就是源于原生态高于原生态的生态河道治理。在这两种认识中,前者忽视了人类发展对河道的必然影响,后者忽视了河道自然生成和演变的必然规律。我们应当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河道与生态河道治理,认
10、识河道与相关事物的普遍联系,认识河道的开放性和动态性,遵照河道生态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自然演变规律,坚持人与河道、城市与河道、一切与河道相关的事物与河道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方向进行治理。基于这样的认识,生态河道治理应当是:在保证防洪、排涝以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满足河道范围地表水、地下水循环和水生物的多样化需要,维护河道自然形态的河势河湾,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 结语: 在治理河道过程中,要结合生态学理念,不仅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更要对河道环境进行清理,还原河道水系统质量。河道治理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需要从长远、全方位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保证生态河道治理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斌. 城市河道坝体修建对河道水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 2丁砚强. 基于河道综合治理的滨河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戴冬冰,梁义泉. 浅析城市河道治理与环境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157. 4李艳琴,李锋,李敏,刘艳艳. 浅析城市河道治理与环境影响J. 硅谷,2009,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