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比于过去,全球的工厂数量也与日俱增。大量工厂的建立,虽然在表层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然而工厂所排放的气体却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像现在全球面临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为了让我国公民能更好的生活,加强环境的保护与环境的监测成为了首要任务。本文将笼统的分析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会为我国公民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关键字: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通俗地说是指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构建信息系统的完整性。而加强质量管
2、理的环境监测质量所要求的监测环境监测是很重要的,不仅要有这方面良好的认识,同时还需要经过环境监测过程建立一个环境监测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的体系。目前,这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怎样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一、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的体系 环境监测方法的标准和技术的规范是实施监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其完善是提高质量监控的重要部分。第一,加强科学的研究,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第二,实施监测仪器准入的制度,并保证监测的依据可靠;第三,稳定监测技术的水平,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第四,建立监测方法的验证机构,并保证工作的标准质量。 2.完
3、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的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真实性,代表性,准确性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监督。第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第二,完善其体系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来将其体系明确化,强化其管理,负责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布;第三,完善其体系还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改善,还可以保持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的国情,想要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需要在原有的环境监测模式上,改造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 4.完善监测质量控制制度 健全并完善的制度始终是质量控制的根本。
4、首先,明确管理的机制与职责、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然后,完善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控制体系;最后,建立环境监测机构的标准化的质量评估,特别是要制定出程序和监督的全新概念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5.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的建设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素质的监控环境质量的人员。监测人员的素质不仅包含其业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其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人才的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环境质量监控人员的素质,不仅局限其业务的能力,还包含了其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在监测队伍中的素质也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如果各地的监测机构不重视监测人员的教育
5、和培训,使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烈,这会导致监测队伍不能完成繁重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人员对技术的意识和质量管理的认识,以监测和改进的评价机制为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 二、建立健全的监测质量监督机制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的调查调查,发现我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以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考核以及检查为主导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从一定的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进步。但是,这种模式也让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使得质量体系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就美国而言,政府层面的环境保护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级机构共同负责;而日本的环境监测管理
6、工作则是由环境省内设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水/大气环境局负责,同时地方也都会设有相应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通过与美日两国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所以强化创新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势在必行了。所以,建立健全的监测质量监督机制,是开展质量监督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 总结: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工厂,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防治大量工厂为我国公民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工作,使得我国公民生活水平变得更加美好;还可以为政府、国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1):1-4. 2黄卫东.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147. 3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创新我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4):1-4. 4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5-7. 5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创新我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