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591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技术摘要:砂质黄土隧道建设中,围岩塌方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和质量。本文以阳咀隧道坍塌事件为例,分析了该隧道塌方形成的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砂质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砂质黄土隧道是我国西北地区较为普遍的土质隧道,是难以修建且建成后病害较多的一类隧道。黄土隧道开挖后,因其抗剪强度低,初期变形大、变形速度快,围岩自稳时间较短,甚至不能自稳,开挖后极易发生掉拱、塌方现象。施工中应高度重视黄土地质条件的影响,并积极妥善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对于预防和避免塌方事故的发

2、生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概况 内蒙古青春塔煤矿铁路专用线 ZH-4 标阳咀隧道全长 1131m,为单线铁路隧道,起讫里程为 D2K22+732D2K23+863,位于准格尔旗罐子沟沙咀子区间。隧道穿越黄土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属黄土沟壑地貌,坡面覆盖厚度粉细砂。隧道最大埋深约 80m,最浅埋深约4m。隧道洞身通过区围岩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砂、细砂(围岩) ,下部为中密砂质黄土(围岩) 。 本隧道为砂质黄土隧道,施工时遵循新奥法的原则。采用喷锚网初期支护,仰拱超前施做,拱墙二次衬砌一次立模灌注;、级围岩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严禁放炮,管棚及超前支护采用干钻;全环加设工 16 型钢

3、钢架,围岩纵向间距 1.0m/榀,围岩纵向间距0.6m/榀;拱部设 42 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 0.3m,每 3.0m 一环,每环32 根,每根长 4.5m。 隧道施工情况 该隧道由出口向进口端实际按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遵照“早预报、管超前、短开挖、少扰动、严治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进行施工。2013 年 3 月 15 日塌方前,上台阶开挖至 D2K23+045,下台阶开挖至D2K23+052,仰拱施工至 D2K23+060,全断面复合式衬砌施工至D2K23+071,已完成的初支及二衬表面未见有裂纹和掉块现象出现,未发现有变形变化

4、。 2013 年 3 月 15 日 9:15 时,掌子面 D2K23+039.6 正在进行扒渣作业,安全员突然发现掌子面有土体掉块情况,就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段,随即 D2K23+039.6D2K23+062.6 段拱顶初支下沉破坏,紧接着该段隧道洞顶土体急速下落造成塌方,同时发现洞顶地表出现直径 20 米、深度 4 米左右的圆锥形塌陷。见以下塌方示意图 1 和洞内塌方照片 2。 塌方示意图 1 洞内塌方照片 2 塌方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为: 阳咀隧道穿越黄土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属黄土沟壑地貌;D2K23+062.6D2K23+039.6 段围岩级

5、别为 V 级围岩,埋深4649m,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为砂质黄土,褐黄色,具大孔性,以粉粒为主,砂粒、黏粒次之,稍湿,级普通土。砂质黄土的特性结构松散,垂直节理发育,结构强度低,水理性质差,多分布于沟掌溯源侵蚀强烈地带,易发生规模较小坍塌,自稳性较差,具有非自重湿陷性,属特殊黄土类。 D2K23+062.6D2K23+039.6 段施工时正处春季融雪期,因气候回暖,地表及冲沟内积雪解冻、融化下渗,土体含水量饱和,导致土层粘聚力大幅降低甚至消失,绝大部分洞顶土体自重施力于隧道超前支护上,当超前支护局部强度不够,就造成了洞顶土体失稳、拱部初支下沉,并很快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的突发性坍塌现象。 塌方

6、处理措施 隧道塌方后,2013 年 3 月 19 由业主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参加,对青春塔煤矿铁路工程 ZH-4 标阳咀隧道D2K23+039.6D2K23+062.6 塌方地段进行了会勘,形成以下处理措施: 地表处理 气候转暖,地表冻土解冻可能影响地表塌陷区扩大。地表陷坑继续设置安全警戒线,设立安全警示标牌,并派安全员巡查,避免人畜误入,确保安全。 地表塌陷范围外 5m 处设置截水沟,以防雨季时地表水汇集下渗影响隧道安全。 D2K23+062.6D2K23+039.6 坍塌段洞内处理完毕,并监测稳定后,回填地表陷坑,回填范围高出原地面 50cm。 于 D2K23+067.6D2

7、K23+062.6(5m)未坍塌段拱墙设置 42 小导管径向补注浆加固,以锁口加固控制坍塌影响范围,确保施工安全。径向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 4m,小导管采用 42 钢花管,每根长4.5m,间距 1.5m1.5m,交错布置。 D2K23+062.6D2K23+039.6(23m)坍塌段加固处理 该段拱部设置 89 超前大管棚+大外插角 42 小导管注浆加固,大管棚采用 89 钢花管,每根长 9m,环向间距 0.4m,纵向间距 7m,搭接 2m,共设 3 环,每环 24 根。每环大管棚施作前设置 1 榀钢架支撑定位,注浆完毕后于管口设置法兰盘封堵;小导管采用 42 钢花管,外插角45,每根长 4

8、.5m,环向间距 0.4m,每环 23 根,与大管棚交错布置,纵向间距 3m,共设 8 环。 初期支护全环喷 C25 砼厚 25cm,全环设置工 20 型钢钢架加强支护 ,纵向间距 0.6m/榀。 二次衬砌采用拱墙 45cm,仰拱 50cm 全环钢筋砼。 施工注意事项 现场技术人员应进行跟班作业,做好记录及影像资料(特别是小导管注浆)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保证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对于上道工序不能达到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的,严禁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侵限段、坍塌段施工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钢架必须放在坚固的基础上,杜绝各台阶钢架底部

9、悬空。拱架背后必须填补密实,不允许有任何空洞,以免留下安全隐患。仰拱及时紧跟,快速封闭成环,稳定后及时施做二衬。 施工过程中加强该段地表沉降、洞内围岩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围岩的变形情况,以便进行及时处理,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在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增加预留拱顶沉降量和收敛量,防止出现坍塌事故。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进尺长度。浅埋地段、地质条件较差的洞身地段及根据监测数据初支变形量较大的地段,必须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长度为 1 榀拱架间距,坚决杜绝冒进情况发生。 结语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本次隧道塌方耗时近一个月,处理过程中未诱发更大范围的塌方,安全、质量有保障。从初期支护施工完毕的收敛和沉降观测值看出,各项变形均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在黄土隧道塌方的处理过程中,采取大管棚作为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案是安全的,施工方法是可行的。大管棚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注浆,注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和注浆工艺。对坍塌体进行注浆加固,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3陈新建;黄土隧道工程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析评价D;长安大学;2004 年 4杨万锋;黄土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5年 S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