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635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治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国有资产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对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有资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流失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监管不到位、产权归属不清等多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并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治理 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的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骨干作用,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资产流失浪费、配置不当、

2、使用不合理、效益低下、重复建设、投资估价不实等问题时有发生,直接损害了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影响了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建设的进程。故此,各级、各部门狠抓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治理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是当务之急。现提出如下浅见,以供商讨。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1.盲目购置、重复引进或技术失误使生产资料过剩,闲置不用、资产无效占用导致价值流失。 2.投入使用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少提、少摊固定资产折旧、低值易耗品等,使资产价值流失。 3.资产使用不当、保养不够或超负荷运转导致毁损严重,资产流失。4.出入库把关不严,购入残次或不合格的财产物资,保管

3、不善,仓储积压、霉变、丢失等流失浪费资产。 5.虚增购货费用,不按实际成本入账,人为扩大材料、产(商)品的成本费用和差价率,或随意变更计价方法,虚增、虚减企业利润和事业收入,骗取提成、资金以及少提欠缴资产税赋等流失资产。 6.低估资产价值,拍卖、转让、出售、企业兼并、联营、入股、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清算,或以募捐、赞助、赠送、广告支出等“合法”手段流失资产。 7.漏评、重评资产价值或是虚假评估、低估国有资产、私分公物、滥发钱物等流失资产。 8.对国有无形资产作价偏低或不作价,变动产权流失资产。 9.计量不准,账物、账账不符或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资产被大集体、非全民企业和个人侵吞,无偿占用,

4、或投资创办实体、租赁等,不报批登记,收益不入账、做小金库收支、胡支滥用浪费流失资产。 10.虚设往来、呆账、滞死账,流失资产。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 多年来,所有制的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上责、权、利没有明确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仍处于建立健全阶段,改革措施不够配套,宏观调控乏力,加之国有企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支配,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企业亏损严重,为了部门(单位)利益、职工工资等弄虚作假,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不善、账务手续不规范、内部控制程序不严密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善、流失浪费的基本原因和条件。此外

5、,一些国有单位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严重缺乏责任心,导致了单位财产不断亏损以及破产,最终要以财政来弥补亏损,使得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宏观调控不力,监管力度不够 宏观调控不力、监管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到位、力度不够、管理不全面等,导致一些非法分子乘虚而入,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此外,某些政府部门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腐化、私收赃款或是收取各种好处变卖国有资产,使得国有资产无形蒸发和消失。(三)国有资产产权归属不清 资产管理意识差、产权观念淡化是资产流失的思想基础和原因,这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产权制度上,这对于产权的归属设置造成了产权所有者的淡化和缺位,如地方政

6、府只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而不承担所有者责任,最终导致了各级政府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决策失误 决策失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决策不民主,主要是因为只有一人作为法人代表做出决定,决策错误就导致了资产的流失。其二,利益的驱使,主要是因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产被困,长时间增值。 (五)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在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建设还相对滞后。主要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还缺乏专门的、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对国有产权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于国有资产经营中遇到的侵蚀性问题并没

7、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还存在钻法律和政策空子的现象,利用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化公为私,侵蚀国有资产。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实施实物责任制 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组织国有资产管理,明确经济责任制,认真组织职工宣传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政策,从思想上、组织上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作用,群策群力深挖流失浪费的根源,开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堵漏洞活动,实施科学管理,开展管理技能培训,不断地提高全员的科学管理水平,彻底根除本位主义和狭隘的团体利益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国有资产高效利用的途径。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使资产的购置、分配、使用、维护、

8、保管、损坏、丢失、赔偿、处置等都做到有章可循,自觉地纳入法制化轨道,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做到购置、分配、使用按计划、严审批;出入库使用计量准确,认真检验;定时定期保养维修;严格按规定报批、登记变动产权;资产投资、产权评估要科学求实。 (三)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手续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账、表、卡等项手续,实行一物一卡和产权变动表报制,对生产经营部门领用的财产、工具、器具等要建立财产分户账,实行按物立户,登记数量、单位、金额、规格型号等,以控制资财总量,按领用科室建立分户账,登记领发、交回、报废情况,月终清点存货,年终搞好清账核资。 (四)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9、机构的职能作用和队伍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以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国有资产分布面广、量大,部分产权管理混乱,清产核资任务艰巨,加之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将逐步过渡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正确评价、界定产权价值,实施科学管理等一系列任务加大。现有国资管理人员难以更好地胜任工作,必须充实力量,狠抓人员素质的提高。各级要狠抓国资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计划、银行、国资、财政、审计、公、检、法、司、纪检以及主管部门要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搞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各行政事业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协助各职能部门做好国资管理工作。 (五)严格程序办事 按科学管理程序

10、办事,强化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详实调查的基础上,搞好市场预测,从宏观和微观的高度评估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科学为依据进行投资决策。 (六)建立专业的市场服务中心 通过清产核资,配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设备、物资调剂市场服务中心,为供求双方提供系统的信息咨询,以推动国有资产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实现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 (七)加强资产评估和审查 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与审计也是有效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并要求资产评估机构根据资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严格认真地评估,要保证国有资产在评估过程中能够科学化、合理化以及真实化。同时,也

11、要做好评估结果的审查工作,确保评估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八)加强对政府人员的教育 地方政府人员作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其进行政治教育以及理论学习,以提高政府人员的思想觉悟,对于有过损害国有资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教育以及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为其他人员敲响警钟,避免腐败现象的再度发生,从而有效地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九)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 财务人员属于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者,身上肩负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责任。所以,应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职业道德与心想觉悟的教育,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法律制度地不断变化,使业务水平与政治思想觉悟都得到提高。 总之,加

12、强国有资产的法律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对国有资产流失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还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国有资产的流失加以制止,使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松林,吴颖霞.论国有资产流失及治理的法律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院,2006(8). 2李俊.关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3路巧玲.论国企领导业绩与国有资产流失J.中国审计,2004(2). 4李保民.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N.中国企业报,2003-01-07. 5姚丽娟,李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2(3).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城县审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