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757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对策摘要:环境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创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我国农村环境管理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农村环境 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210.3 文献标识码:A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创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社会行为规则和发展方式。目前,我

2、国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有很大差异。农村环境不仅指乡居、田园、山林和荒野,还包括小城镇。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足够充分,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太阳能外,基本上不需要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即可维持自身物质循环的平衡。因此,农村不会产生城市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垃圾堆积、污染严重等问题。但是农村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小城镇环境,与纯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农田环境为主体的农村环境,因大量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其与纯自然环境的差异越来越大。例如农药的使用既杀灭了害虫,取得了农业丰收,又同时毒死了自然生态系统中许多有益动植物;而害

3、虫更顽强地生存着,以至于农药的用量不得不一再增大,农药的品种不得不一再更新。由此使大量的农药经过土壤和地下水,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了动物体内,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小城镇虽有明确的行政管理界线范围,但它或与乡村紧密相连,或与田园交错,具有林野、乡居兼有的景观特色。由于它所辖的土地、大气、水体等都是就近地域土地、大气、水体的一部分,因此它是一个不完整的自然生态地域单元,是农村“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具有村镇环境与农田环境间杂的特点。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之管理水平较低,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近郊的城镇,不少都是城市污染工业的扩散地,环境污

4、染问题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农村环境管理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为了拓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各级政府应加大防治力度,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指导村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1 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 1.1 农药、化肥、农田地膜的污染 农药、农田地膜是保障农业丰收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使用化肥又是农业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促进农业增产,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农药、化肥、农田地膜的大量使用也给农

5、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1.1 农药污染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使用化学农药 25 万吨(折纯)以上,而如此可观的使用量、使用空间和使用接触者,并非是在安全操作和严格防范下进行的。许多农民不能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化学农药,高毒、高效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农药残留、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及中毒情况等都较严重,故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大量潜在的危害。据资料介绍,我国农药污染面积已达 1.36 亿亩。而农药污染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问题,从而又导致畜禽产品的污染,最终使人类健康遭受危害。 1.1.2 化肥污染 化肥的使用,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导致土壤大幅度板

6、结,肥力下降。特别是化肥流失后破坏水资源,形成硝酸盐污染,既威胁饮水安全,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每公顷耕地年均化肥使用量达 400kg 以上,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美国的四倍,是世界平均数的 2.9 倍,而利用率仅 35 %左右。这些化肥大多不是参与农田作物生物学过程,而主要是流失于环境之中。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已由建国初期的 7%下降到 3%4%,有的地方低于 2%,土壤质量日趋退化。 1.1.3 农田地膜污染 目前,白色污染已成为我国一大公害,并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农业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田地膜。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

7、周围的菜篮子工程所在地,地膜污染已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地膜回收率低,土壤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约 60kg,地膜年平均残留率达 20% ,由于它在土壤中不降解,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阻碍了作物生长。试验表明,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 37kg45kg/公顷时,小麦减产 7%,蔬菜减产 10%。 1.2 禽畜粪便污染 近 20 年来,我国肉类、奶类和禽蛋产量年递增均在 10%以上,主要集中在牧区、畜区,大多远离城市。由于过去的畜牧业是以农村副业的形式出现,种植、养殖一条龙,禽畜粪便也作为农家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对环境污染较轻。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8、进一步提高,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禽畜养殖业迅速发展,并已发展为独立行业,成千上万头数的规模急速扩大,大中城市周边地区集约化禽畜养殖业已成为保证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产业,总产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水平。但如果规模化禽畜养殖场没有相应的环保设施,粪便等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危害会是很大的,土壤、河流、农作物、甚至人本身,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因为粪便乱堆乱放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中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成分。雨水淋溶排入地面水将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并污染土壤。不经发酵处理的粪便,直接施于土壤,许多有害病菌和寄生虫将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危害。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业转向集约化、工厂

9、化的养殖,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日益分离,从事养殖业的不种地,粪便不能当作肥料,禽畜粪便被乱排乱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种地的不再从事养殖,农田靠大量施用化肥。据统计,1988 年全国禽畜粪便年产生量为 18.84 亿吨,为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 3.4 倍,1995 年已达 24.84 亿吨,增加到当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3.9 倍。从我国禽畜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排放总量看,COD 为 6471.1 万吨,BOD5 为 5132.3 万吨,总磷为 362.9 万吨,总氮为1579.6 万吨。可见,禽畜粪便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1

10、.3 农田秸秆焚烧的污染 农田秸秆焚烧属于生物质燃烧。生物质燃烧颗粒物的特点就是大量排放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钾。生物质燃烧排放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钾,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它会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接近于硫酸氢钾的形式。生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全球排放总量中占 40%。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秸秆焚烧时有发生,浓浓的烟雾使空气污染加重,能见度下降,直接影响交通、航空和空气质量。 1.4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环境质量恶化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中叶,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一大批利用城市大中型企业淘汰的旧设备、旧技术建设起来的小型乡镇企业,由于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环境影响,这些企业因陋就简,

11、有什么搞什么,怎样赚钱怎样搞,至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是否破坏生态、对环境的污染或是对生产者本身是否造成危害等则考虑很少。这种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积聚在县镇的占 1%,在建制镇的占 7%,其余 92%均在农村,这样就严重地污染了农村环境,破坏了农村自然生态,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1.4.1 农田减少 为了发展乡镇企业,盲目开发、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使农业耕地逐渐减少。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建立了占用耕地的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制度等,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 1.4.2 固

12、体废弃物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固体废物的大量堆放。固体废物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一般平均每堆放 1t 工业废渣,需占用 1 亩土地。并由于长期堆积,在风吹、日晒、雨淋和自然风化作用下,使固体废弃物中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水体,从而使土壤、水体被有害、有毒化学物质、病源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水质变化。这种污染进入土壤还将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碍植物根系增长,或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又使各种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危害人体健康。 2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困难 根据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的分析,由于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投资、技术、管理等几乎都是围绕城市环

13、境保护的需要而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有资料表明: 中国农村有 3 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 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 1.2 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因此,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严重困难,主要表现在: (1)环境污染短期内难以有效遏制。一方面,原已存在的恶劣自然环境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在某些地区,还有继续恶化趋势;另一方面,不断新增的农村环境污染已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许多地区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农村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2)农村环境保护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在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还没有建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银行、企业和社会资金也很少参与农村环保建设

14、,农村环保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资金十分匮乏。 (3)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大量存在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不能消除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危害,无法在短期内形成所谓的“绿色农业” 、 “生态家园”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的技术难题一时难以解决。 (4)农民环境意识亟待提高。农村的风俗习惯、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的现状,决定了难以在短期内将环境保护转化为自觉行为。 3 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和整个社会和谐进步息息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改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监管、重人治轻法治,以牺牲

15、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做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促进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各项建设,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为此,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坚持走现代新型农业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消耗低、污染少、效率高

16、的“绿色农业” 、 “高效农业” 、 “创汇农业”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农村环境规划和科学决策,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方法,积极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一批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3)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村环境保护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要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真正受益。 4 国农村环境管理的途径 4.1 加强对乡镇工业

17、的环境管理 第一,调整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乡镇工业首先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不准从事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如石棉制品、土硫磺、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洗、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土磷肥和染料等小化工,以及噪声振动严重扰民的工业项目”的规定。更重要的是乡镇工业应扎根于农业,重点发展支持和带动农业生产的项目,如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代销等产前、产后服务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发展小型采掘业、小水电和建材工业等。在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可发展为大工业配套、为出口服务和为城乡居民服务的加工业、服务业等。 第二,合理安排乡镇工业的布局。由于乡镇工业技术含量较低,不论在资源利用还是

18、在废物排放治理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因此切忌出现“村村点火,家家置烟”的现象。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其行业布局和企业的空间布局问题,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 “在城镇上风向、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内不准建设污染环境的乡镇、街道企业。己建成的,要坚决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措施” 。乡镇工业布局是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现状、自然地理状况、环境承载力、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最佳方案。 第三,严格控制新污染源。要严格执行国务院相关规定:

19、“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或转产的乡镇、街道企业,都必须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审批的项目,当地计委等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银行不予拨款、贷款,工商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对于不执行三同时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四,要坚决制止污染转嫁。严禁将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委托或转嫁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乡镇、街道企业生产,对于转嫁污染危害的单位和接受污染转嫁的单位,要追究责任严加处理。 第五,提高乡镇工业领导人环境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的“重发展,轻保护”的倾向已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

20、步,为了彻底扭转乡镇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的局面,必须在严格执法,完善监督机构的同时,关注乡镇工业领导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4.2 防治农药、化肥污染 防治农药的污染是开展农村环境管理的又一内容。应引导广大农民正确选用农药品种,合理施用农药,改革农药剂型和喷施技术,实行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套作、轮作技术,逐步停用高残毒的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农药等。为防治化肥污染,要做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广种绿肥,增加有机肥的数量和质量。 4.3 推广生态农业建设 所谓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利用系统自身的各种生态联系和生态过程进行生产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景现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体产业,而且是农村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是否以生态学原则去组织将关系到整个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运行。生态农业既不同于传统的有机农业,又有别于常规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含有较为完整的生态过程,其经营单元一般较小,劳动力密集程度较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通过对物质链的联结、组合来实现的。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将各种生产活动有机联结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 4.4 合理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 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