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摘 要:我国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也愈来愈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隐性债务和个人空账等问题,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日益艰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对策,是目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 1 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养老保险以 1951 年 2
2、 月 26 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起点,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其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1951-1965,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建阶段。该阶段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此阶段主要是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实现制度化。 2、1966-1976,养老保险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阶段。当时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一样遭到了严重破坏,社保基金统筹调剂制度也被停止,相关负担全部由各企业自理,正常的退休制度被迫终止。 3、1977-1992,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调整阶段。十年动乱后,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渐进调整的方式,恢复了退休制度,同时调整
3、养老待遇的计算办法,退休费统筹管理制度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实现。 4、1993 年-今,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创新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改变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养老金的基本增长机制,并实现了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在我国基本建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2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储蓄保险三个层次,构建出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 1、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强制实行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覆
4、盖面较广。计发办法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营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由政府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单方或企业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建立职工个人账户,通过保险公司运作。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并未形成规模。 3、个人储蓄保险。职工个人储蓄保险是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记入银行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并
5、按不低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计息。目前我国个人储蓄险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并未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据应有的的地位。 3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是历史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无所养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虽取得相当成就,但面临中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制度转轨遗留的历史欠账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新型的养老保险仍有许多重大、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参保率低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集体企业覆盖率为 75%,非
6、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在许多地区占一半以上,但其覆盖范围参差不齐。目前参保率低的原因包括:一是制度不完善,部分城镇人群未纳入保障范围;二是缴费率较高,待遇不稳定,大多数非国有企业不愿接受。扩大覆盖面进展艰难,有限的覆盖面会加剧缴费负担,限制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形成覆盖面下降的恶性循环。 3.2 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 由于十年“文革”动乱养老保险沦为企业保险的历史原因,我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至今依然很低,从目前改革的进展来看,少数省份实现了省级调剂,但调剂的数额和比例极为有限,大部分省市县仍执行分级统筹,由此而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利于全国统一社保制度的建立。养老费不均也加剧了区域发展差距。一般来说经
7、济发达省份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再加上流动人口较多,可供调剂的养老金就多;而人口输出大省恰恰相反,这些省剩下的都是小孩、老人,青年人都到外头打工了,钱都贡献给外省了,从而造成收入少、支出多。 3.3 退休年龄的尴尬选择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我国退休年龄偏低也是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又一原因,再加上人们生活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养老金负担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男性,而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平均提早了 5-10 年,这无疑加重了我国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3.4 转制造成巨大的隐性债务以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问题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
8、我国政府 1997 年决定把长期实行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出现了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按照制度规定,社会统筹资金用于发放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于现在的退休者没有或很少有个人账户的资金,但又要按统一标准发放,使得社会统筹资金远远不足以支付庞大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各地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只得挪用本应将来才能支付的现在职人员个人账户的资金,从而造成了整体养老基金的有名无实,空账运行。养老金的空账运行是现在向未来透支,是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透支。长此下去必然蕴涵巨大的资金风险,也会降低改革后新制度的信誉,动摇新制度的根基。 3.5 养老保险保值增
9、值效率低下,难以应付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2010 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累计将近 2万亿,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1.5 万亿,但这笔款项并没有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一方面,现阶段在职员工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被征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账户上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大部分是空账;另一方面,制度要求养老保险金余额除满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左右要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银行存款,由于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使得养老保险金的结余在不断地贬值,这些钱的收益率多年来一直不到 2%,且长期在财政账户里放着,这势必加重未来养老保险支付的负担,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资金平衡压力
10、巨大。 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对策 基于我国养老制度的利弊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思路,借鉴国际养老制度优劣经验,我们应当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有系统有步骤的完善养老保险体系,从思想意识、宏观制度、微观实施三管齐下,逐步完善: 4.1 充分认识多层次体系的重要性 基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参照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现阶段比较有效的方式。我们在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应努力促进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使三者达到合理的养老替代比例。同时还应引导、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运用其精算、管理、服务等技术优势,服务于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基础型、成长型、享受型各层面,实现养老保
11、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4.2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立法与监管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且需经营的期限较长,因此应针对已出现的问题,从三个层次立法完善,如养老保险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的运作,明确管理机构及经办机构等,加大违规处理力度,保障资金的安全与高效运作,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4.3 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并行管理,寻求养老保险基金长期保值增值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的合并运行是造成制度效率缺失的原因之一。两个基金的合并运行,使统筹基金透支了个人账户内的资金。这种合并运行方式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其产生的后果最终会落到政府身上。另一方面,统筹基金透支了个人账
12、户资金,使得个人账户成为一种记账手段,空账运行,基金的投资与积累无从实现。现行模式出台的初衷是逐步实现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变,但由于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此改革事与愿违。因此,要保证个人帐户资金做实,可直接投资收益稳定、盈利性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在保障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长效保值增值机制。 4.4 切实实行税收优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凌乱而不成体系,优惠比例、结构、地区均有限。比如我国企业年金规定工资总额的 4%5%以内从成本列支,国外大都超过 10%。而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的初期,迫切需要税收政策的支持,这一点已
13、为国外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因此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应配套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和税收监管措施。 4.5 建立完善社区养老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子女面临事业及 421 甚至 8421 型家庭的双重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面临危机;面对着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和贫瘠的养老机构,需要新型养老方式的补充,尤其在我们这个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是个低本高效的方式。将现有社区、邻里、医院资源有效整合,不仅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养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让养老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如:健康快速通道、 “时间银行” 、老年互助组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及人口条件下,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资源分配不均衡条件下逐步完善养老制度,拓宽养老方式,在积极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同时,高效运用帐户资金保值增值,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重大挑战;因而只有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才可能妥善解决这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才能真正实现政稳民乐。 参考文献 1马红鸽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汤新维 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时代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