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综述摘要: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际,出席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展望与探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探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四化同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120-04 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研究分会
2、联合主办的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探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 2013 年 11 月 23-24 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海内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单位的 200 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缅怀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并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为主题,针对中国“四化”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展开探讨。 一、张培刚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 张培刚是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47 年,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哈佛大学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
3、金” (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 ,这部著作被公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形成是其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果,这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湖南商学院欧阳蛲教授系统归纳了张培刚的学术成果,认为其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率先提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和新发展经济学,成为发展经济学前沿的引领者;二是系统分析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以及工业化战略,创立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三是分析了发展中大国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了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张培刚的学术生涯给予后人的启示是:第一,要研究具有世界
4、意义的问题。第二,要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三,要努力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三条重要经验是实现中国经济学繁荣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华中科技大学钟春平教授将张培刚发展金融学理论归纳为:“内战通胀”关系论、通货膨胀下的中国农业发展论、农村合作金融短缺论、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管理论。张培刚金融学说的重要特征是,围绕落后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这一核心命题,探讨如何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华中科技大学夏振坤教授认为,继承张培刚未完的事业,就是发展发展经济学。第一,扩展研究对象与研究视野。发展是一个多位推动的过程,它的世界观与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内生问题如果不进行研
5、究,仅仅是从经济理论研究如何发展绝不是正确的理论。将来发展经济学下面可以有很多分支,发展的哲学、发展的社会学、发展的政治学、发展史,这都是研究的领域。第二,增加研究工具。发展经济学不仅要借助已有的渠道经济学,而且要与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结盟。第三,学风要革新。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做样本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员认为,张培刚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使命感,更多地体现在他研究的选题、方法和重点。正是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在年轻时就投身于农村经济调查的第一线,也促使他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博士论文选题时就选择农业与工业化这样一个在当时并不热门但对整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深远影
6、响的重大选题。张培刚开放且务实的研究态度,对一大批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四化”深度融合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决策,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认为,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成超前型、滞后型、协调型和不协调型,中国的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与工业化呈适应性发展,其他“两化”程度滞后于工业化。未来中国城乡一体化之路,需要向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破解农村地区的农业部门与乡镇企业部门、城镇地区
7、的正规部门与城镇非正规部门构成的“四元结构”难题,从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城镇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制度变量和政府倾向对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重视四个层面的改革:第一,完善市场化制度,应鼓励人往高处走,并把该能量释放到最大。第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第三,加快公共财政的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第四,加快城市行政架构的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提出,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模式的选择。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第二,新型城镇化主要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
8、来推进,政府发挥规划、引导的作用。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城乡统筹”相结合。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品牌的城镇化,有特色才能形成竞争力,才能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五,新型城镇化是集群的城镇化,通过集群的城镇化可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城市体系的运行效率,达到优化配置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第六,新型城镇化是智慧的城镇化,通过物联网、互联网降低城镇化建设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优先推进城镇化配套制度改革。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城乡福利制度改革、行政区划制度改革。最后,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城镇化。一方面,建立资源
9、节约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华教授提出“四化协同”概念,即新型城镇化是重要的载体,新型工业化是协同发展的产业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信息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四化协同”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处理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问题,其实质是深化改革。另外,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供给结构,改变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方式应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提出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 。我国应特别强调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
10、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和目前出现的新情况看,我国已经开始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经济服务化(由制造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所以应适时把“四化同步”调整为“五化协调” ,把服务化也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之一,把“同步”调整为“协调” ,这样才更为准确合理,更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 湖北社会科学院陈文科研究员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五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11、追求以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完全城镇化,而不是追求一两项经济目标的不完全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条件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的“三化”同步式城镇化,而不是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城镇化。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是总结三十多年来成功探索及两次“造城热”的教训,重在构建结构合理、以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而不是一味建设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或巨型城市。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是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双向共进式城镇化,而不是重城轻乡、繁荣城市而凋敝农村的单向式城镇化。五是新型城镇化的农民走向是具有进城就业意愿的农民的主体流动,
12、是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转移与离土又离乡的跨地区转移相结合,而不是单一的离土又离乡的向大中城市转移。 南开大学杜传忠教授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应具备系统性、高效性、时代性和跨越性。 “系统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考虑到工业化系统内部的协同一致,包括工业化发展的产业结构系统、动力系统及国内工业化与世界经济系统的协同与互动发展。“高效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不再是以速度、数量为导向的工业化,而是把质量和效益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一定发展速度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集约式发展的工业化
13、道路。 “时代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应充分体现当今社会所处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环境与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相互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跨越性”体现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强化自主创新的引擎作用,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新型动力系统,实现我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孟育建主任认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第一,尽快出台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二,分类推进
14、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第三,出台促进健康发展的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第四,加快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第五,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第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载体。 江西财经大学王秋石教授等认为,去工业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面临的去工业化压力本质上来自于制造业比较优势丧失的压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结构性去工业化,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通过产业结构
15、调整以及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以保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坚持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相关产业。 中共中央党校马利军博士等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与生态发展矛盾突出,调整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发展,是关乎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应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水平,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优化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开拓环保生态工业;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改善服务业结构。 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高山博士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当
16、前,最重要的是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中介机构、企业应整合科技力量,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创新平台,投入专项基金,通过实施重大创新工程,以公共研发投入等形式参与到共性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攻关中,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璐认为,释放结构转换红利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首先,传统产业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带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立足全球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高度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和高级化程度,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最后,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生活型服务业,最终实现经济潜在增长
17、率的提升。 四、新一轮改革的关键问题 本次研讨会恰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与会代表对会议精神特别关注,尤其是新一轮改革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思考和讨论。 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认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过去市场起基础作用,实际上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这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距离。今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包括最小最大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以及其他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些规律必然使得合理资源配置,政府作用归纳起来是两大领域,一方面是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国防、治安、市场秩序、社会保障等等;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手段、货币手段、行政手段等等,这并不意味着政
18、府作用降低,而是政府作为到位且更加有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小洪研究员认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让市场发生作用。第二,如果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政府或者其他协调机制要发挥作用,但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第三,在市场解决不了的领域,特别是资源配置以外的领域,如环境、安全等问题,政府要发挥作用。结合中国国情让市场机制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南京大学沈坤荣教授认为,深化改革、放宽准人、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经济增速放缓,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具体看,一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增加农
19、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投入,充分释放农村消费市场。二是发展养老服务。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的进入,增加城镇消费需求。同时,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就业的落实,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郭熙保教授认为,新一轮改革是制度的变革,也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新的体制改革一定要扫除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突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 武汉大学马颖教授等认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看,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选择部分金融发展居于中位水平的地区,即金融体系转型和财政支出有力但金融发展不足的地区,加大对其金融基础设施投资,提高金融业服务效率,推动当地逐步建立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使得当地金融机构沿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向推进。 (责任编辑: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