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013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耕地质量被忽视 粮食安全让人忧我国粮食生产开创了“十连增”的历史佳绩,但增产的背后,耕地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复种指数高、化肥投放量大、连年耕种透支地力,承载 13 亿人饭碗的耕地在爬上粮食总产 12039 亿斤高峰后,已经略显疲态。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成为我国农业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地力就是潜力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我国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 东北黑土地被称为中国大粮仓,然而近年来,这片中国最肥沃的耕地也变得越来越“瘦”了。 据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2、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 26.7 克,与 30 年前相比降幅达 31%,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 80100 厘米下降到 2030 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 黑龙江省泰来县的农民看着田地就心痛: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且这种趋势仍在不断恶化。耕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农民春季种植玉米不得不“坐水”保墒,基本上块块农田都有“抗旱井” ,家家户户都有“抗旱桶” 。尽管如此费心费力,粮食产量依旧“干着急,上不来”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我国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 年,中央

3、财政安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资金 8 亿元,推广应用秸秆还田腐熟、绿肥种植、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等技术,推广面积 3700 万亩。此外,发改、国土、水利等部门还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 在黑龙江泰来县,一种新型耕作技术逐步推广:深松整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经过努力修复,保护性耕作的耕地含水率普遍提高 28 个百分点。在一次有效降雨过后,抗旱能力延长515 天。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 10%18%,且平均每亩节本 5080 元,省工 25%左右。 在江西省南昌县,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

4、主要作物水稻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167.25 万亩,亩均增幅 3.25%,实现亩节本增效 32.6 元的效益。 今年,农业部将抓耕地质量建设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粮食生产现在是在高位爬坡,能不能继续增产,地力就是潜力。下一步要通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计划到 2020 年新建 8 亿亩高标准农田,更新提质 2 亿亩高产田。专家测算,高产田更新提质后单产可提高 5%,中低产田改造后单产可提高20%,将新增生产能力 1000 多亿斤。 三大问题制约耕地质量 我国耕地面临土地污染加重、优质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日益突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耕地质量 据中国农科院

5、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徐明岗介绍,粮食产量 70%80%应靠基础地力,20%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 50%。贡献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污染加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既缺乏能力也不愿在养地方面加大投入,为追求产量,大多数农户依然在增加化肥使用量。许多地方耕地因此被破坏,土壤板结,地里甚至常年不见蚯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已经成为破坏耕地质量的“罪魁祸首” 。 除了农业污染,在工业发达的东中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耕地还面临着来自工厂企业排放的化学废弃物污染,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

6、而不宜耕种。耕地被破坏不仅仅危及粮食安全,甚至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五千万亩左右。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亿元资金,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地方政府也将拿出大量资金对耕地进行修复。在完成修复之前,被污染的耕地都不能再继续耕种。 优质耕地减少也是侵蚀“中国地力”的突出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介绍,13 年来全国城镇用地增加较快,优质耕地减少较多。13 年间,城镇用地增加 4178 万亩,占用大多是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 5省就减少了水田 1798 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同时,虽然十几年来基本实

7、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但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问题客观存在,比较普遍。 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不适于农业生产的耕地约占四分之一,尽管如此,我国耕地利用强度高,导致某些地区耕地质量还在连年退化。农业部数据显示,土壤贫瘠化、酸化、盐化等问题使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在 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这是制约中国耕地质量的第三大突出问题。 综合治理改善土壤质量 要从根本上改善耕地质量,控制化肥过量施用,就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建立改善土壤质量的长效机制 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在摸清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脆弱

8、和水土流失区等基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规划,同时还要制定对环境污染突出地区的综合治理规划。 此外,依托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也在建立和完善。农业部表示,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 307 个地市级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和 3070 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从而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基础支撑。 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要打牢,管理更要跟上。长期以来,对于耕地质量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农业、国土、环保、水利等不同部门都从各自的角度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部门间沟通与合作,导致有些成果和数据

9、、信息等不能及时共享,发现问题不能合力解决,甚至造成项目资金的重复和浪费。这种“九龙治水”的状况不利于各地系统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曹云者提出,耕地质量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专家共同协作。建议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瓶颈,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开展多部门合作的重大专项研究。 另外,专家还建议在保护耕地的过程中强化对优质农田的管控。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8 亿亩。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张维宸指出,高标准农田一旦建成,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应该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不得擅自调整高标准农田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