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关系居住建筑与社区形态的变化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对居住建筑的选择除了根据当时建筑技术和建筑方法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不同而选择。我国住宅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到现在的高层住宅,居住建筑从建筑材料和内部布局等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生活方式;居住建筑;社区形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住宅发生了大变化。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成了并联式、连排式、公寓式住宅和高层住宅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住房设计中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建筑物理等学科的成果,使居住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又进
2、入了一个技术科学化、设备现代化的新阶段。 1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居住建筑之间的关系 居住社区是人们的生活需求、愿望、梦想和情感的物质表达形式。社区概念的引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在满足人们对物质条件需求的同时,还应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文化多层次需求。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地域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1.1 人工建造的住房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陕西省半坡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住房雏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内容的增加,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居住建筑。居住建筑要求保证居住的安全和
3、私密性,平面布局多为对外封闭而向内开敞,这是影响居住建筑形制和设计的重要社会因素。古代居住建筑都是采用地方材料和手工建造,因此形成了因地而异的住宅构造类型。如中国东北、云南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干井式民居(见右图) ; 在生产大量皮革的游牧地区就以植物枝条和皮革、织物建成便于拆装的帐篷式住宅;而在中国黄土高原则出现了利用生土建造的窑洞住宅(见下图) 。 此外,气候条件对居住建筑也影响很大,在寒冷或风沙较大的地区,住宅形态以封闭为主,如古罗马庞培城和中国北京的四合院;而在炎热、潮湿地区则以通风避潮为主,如东南亚和中国云南、贵州等地区的底层架空的干阑式住宅(见下图) 。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房顶
4、易于排水。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是人们居住的地方。 这些住宅都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 1.2 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宿舍、专用公寓和居住综合体等多种建筑类型。 (1)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它们为刚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群体,缺少生活照料的老年群体,在家办公的商务白领群体,以及寻求独立生活的青年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居住空间环境。 (2)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
5、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也可称为综合型居住建筑。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仍将继续推动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居住方式的变革。 2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现代化不断升级,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这使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变革。 2.1 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2.2 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
6、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2.3 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我国七.八十年代居住建筑单体的材料大多为砖混结构,这也是我国城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在当时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化水平低的情况下,砖混结构的建筑造价低,宜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工业化的施工,从而加快建设总量的提高。 居住套型最主
7、要的特点是对居住第三空间的划分,70 年代以前居住功能模式表现为床寝型,每户一般为 23 室,多数为穿套,没有独立的起居室,卧室兼具了起居就寝的功能,居住空间缺乏私密性,功能不明确。70 年代后期,出现餐寝型模式,将走道扩大为面积不大的小方厅、 ,但却实现了“食寝分离” 。小方厅承接起用餐和会客的功能。但面积过小,再加上分隔墙体的阻挡,对屋内的采光、通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随之,在 1979 年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中,又进而把小方厅转变为大方厅和小明厅,提出要在原有的“住得下”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分得开” 、 “住的稳” 。 北京从 1998 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
8、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 。一大批居民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的新楼房。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花园小区,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3 传统与现代居住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3.1 空间:空间从里纺到街巷再到现在居住区,从营建坊墻、坊门,到修建围墙、围栏,居住空间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再到封闭的过程。 3.2 肌理:密度的低层建筑为主,整齐而连续的街道界面、曲直有度的巷子、围合的院落共同塑造出紧凑、细腻、均质
9、的空间肌理,枝状伸展的街巷体系使得整个居住空间富于变化。 3.3 功能:街巷制抛弃了生硬的里纺分区,通过合理的路网组织将商业贸易、居住交往等功能有机融合,并塑造出多样化的具有生命力的社区,单位制社区则延续了混合的用地布局,将生产与生活两大最重要的城市功能相融合,而这种混合的功能布局方式也正在被现代城市规划所改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居住、商业等功能被划分到特定的区域,在空间上出现了功能单一的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园区、高校区等大尺度的功能区,并依赖快速路和小汽车保证居民在各功能区之间的快速“切换” 。而这种大尺度的功能区忽略了生活空间应有的尺度感和多样性,不利于人气和活力的聚集,并且在各个
10、分区之间产生了大量的钟摆式交通。 结语: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颇为宽泛的社会学名词,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人们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其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整个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典型特征。人们的生活方式无疑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也影响着城市的建筑,无论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而建造。因此,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应该继续密切的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使城市成为以人为本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宛秦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 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郑志宇.叶扬.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户外居住环境特征研究 .2011 5.开彦.居住生活方式与室内居住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