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性建筑设计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四川民居的成因、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次观念,总结出四川民居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要素及先民智慧,进而对当代建筑和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反思。 关键词:四川民居适应性建筑 巴蜀文化 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四川自古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富饶宜居,人杰辈出。但随着近年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环境及空气质量恶化严重,灾害频发;城市形象日渐趋同,失去地域性特色。同时“古镇热”大行其道,一面大规模侵蚀现有耕地林盘地貌,一面大修假古董文化街,试图以仿古街复兴四川的传统文脉。本文希望通过对四川传统民居的溯源,唤起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反思。 2.四川民居成因
2、综述 四川民居风貌的形成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客观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态及自然资源等;主观条件则包括社会的结构形态、经济技术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2.1 地理、气候条件 四川地区是盆地地形,四周被高山环绕。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盆地条件,使四川在农业社会中有了相对隔绝的发展环境。盆地内部地形复杂,平原,丘陵,高原相间,水系众多,地貌多样,气候迥异,造就了四川丰富的山地建筑形制。 四川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夏季约五个多月,冬季不过一个半月,霜期很短且无积雪。这种气温下住宅建筑重隔热轻保温,所以四川民居常用“木骨泥墙”等经济做法,确保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兼顾冬季室内保温。为应对夏季闷热,
3、卧房上部常作阁楼来防御炎热。 四川云雾多日照少,空气湿度极大,雨量和长江中下游各省持平。温度在夜间最低,所以川中多夜雨。由此四川民居,常喜欢用四合头式,又叫”四水归池”式,出檐深远,并且四面屋檐相连,雨天人可以在檐下走通各室,形成小天井,幽静清雅。 四川以西北风最多,因有山岭阻隔,所以大部属于软风。建筑营造上可以减轻许多荷载,并且冬天没有大雪,屋顶不用考虑承重和保温,所以四川房架用料很薄,川西部房顶在椽上直接放瓦。经历过明清战乱,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房屋越发的用料少,自从光绪末年以来,成都大多数的房子,都只考虑二十年的寿命,主柱头只有品碗粗。合法的屋顶,只是在稀得不能再稀的瓦桷上,薄薄铺上
4、一层近代化的瓦片。这和人们的社会意识,自然环境的恶化;社会环境的安定都有关系。 2.2 历史、风俗条件 巴蜀人的性格少愁苦,多逸乐,好聚会。秦汉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蜀人在开始向奢侈看齐,逐渐养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加之土地肥沃,水利发达,早在秦汉时期,四川就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元明清的战乱毁灭了四川的经济,也毁掉了明代之前积累的儒家传统,在思想意识上改变了四川。四川轻礼教,重习俗与此不无关系。家庭组织几乎全是小家庭,父子多异居。在旧礼教下,实行小家庭制度。四川土地的肥沃,相对于中原易于生存,也是小家庭制度存在的客观原因。 现今留存的四川民居,多为湖广填四川后
5、的产物。外来人口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模式在这里杂存,在之后 3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四川本土的自然条件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今天富有自身特色的四川民居体系。 3.四川民居的适应性特征 3.1 建筑形式的适应性 四川民居是兼收并蓄、多元融合的。他其中夹揉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子。现今主流文献多将四川民居特点总结为:“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 。外封闭是为了安全、避风,同时因常年战乱,使民居安全防卫意识极强。外封闭的手法主要有四周围墙,外墙不开窗,背面靠山,或设在林盘中。内开敞则是由于湿热、少日照的气候条件,为了尽可能的排湿通风,多吸收阳光日照,扩展生活空间。把周围大环境引入封闭的
6、居住小环境中,形成人、住宅、环境的统一。主要手法有设天井、敞口厅、活动格扇、望楼、绣楼等。 大出檐和高勒脚是为顺应多雨气候,保护墙体和柱基,同时也形成了街道、店铺、骑楼等外部空间,这一空间为城镇居民创造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街市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四水归堂的大出檐,在庭院内部形成了高低不等的小天井,其大小随屋的檐高而异。比例得当,功能因所处位置而有所不同,通风,换气,采光,排水,防火,绿化,休息,娱乐,乘凉,家务劳动,人员交际,用途极广。形成宜人的内部小气候,在封闭型四合院中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冷摊瓦是应对四川潮湿闷热气候,而行成的特殊手法,包括各种能透气的房面材料,包括草房顶,结合民居中隔热
7、用的阁楼,能全方位、源源不断的将室内湿热气抽出室外。 3.2 建筑选址的适应性 四川民居建筑选址讲究“谐合环境,融于自然” 。不论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一切因地、因时、因材、因人制宜。选择适应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协同融合。体现了“法自然”的道家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环境观。四川由于山水众多,又是道家的起源之地,人们信奉风水相地,范山模水。 “仁山智水美人”反映了古人的择居观。风水环境观是“法自然”原则的最高层次的体现。 另一大特色是曲轴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中轴对称,北方地区尤甚。而四川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将这一原则运用得相当变通,最主要的便是曲轴手法。不少古建筑依山就势
8、,层层叠叠,建筑组群围绕一条统蜒的曲轴,随山势自然伸展。建筑各抱地势,相得益彰。 四川民居尤为突出的,是结合山地的吊脚楼营建。古代匠师积累了丰富的山地营建经验,表现了强烈的山地意识。手法活多样,富于创造,诸如台、挑、吊等。每一种利用地形的手法,都争取到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同时兼顾了经济性,而空间环境和景观造型也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3.3 建筑材料的适应性 四川自古远离北方统治中心,加上山川阻隔、环境封闭,受封建专制思想束缚较少。以民居为代表的民间建筑,不拘法式,质朴率真。组合丰富、灵活多变同时精省用料。民居建筑善于就地取材。如夹泥墙的使用,在四川出土的汉代明器和画像砖上已有记载。由于冬天气候温和,
9、当地又盛产竹材正好加以利用,遂出现了编竹夹泥墙壁。这种编竹壁表面空隙很多,很容易挂灰泥。干后收缩小,无裂缝,竹片坚硬,响动大,防鼠防盗。此外如空斗子砖墙也是很合用很经济的做法,而且经久耐用。四川民居结构方式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柃式。木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泥墙套白,与深色木构架呈强烈而有趣的对比。这种墙壁通气性能好,人称“可呼吸的墙 。屋面小青瓦加通花漏空屋脊,轻盈明快。 四川民居建筑无论屋顶形制、用料尺度等,相较北方正统民居建筑都来得简易,因而有评论称之为简陋的、粗糙的或叛逆的四川民居。其实这与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有关。经历过战乱的洗礼,川人
10、知道世乱荒荒,人寿几何,不考虑百年大计,只要马马虎虎的享受,乐天知命,以经济的钱用在建宅之上。而正是这种纸墙薄瓦,在雅安地震的时候,没有带来如同汶川地震般巨大的伤亡。 3.4 城市规划的适应性 成都少城于开明九世南迁时建立,没有采用正南北的中轴线,而是北偏东约 30 度的主轴。这并不符合西周的营国制度,在当时实属罕见。开明王没有拘泥于择中规整的筑城约束,而是从地理条件分析, “因天才,就地利”的原则选址定线。另一个需要是,四川日照时间短,尤其在整个冬日,阳光集中在下午,只有西南方向才能晒到太阳,因此巴蜀地区与中国北方建筑的大多东南朝向不同,向西南朝向,因此垂直偏东,轴线布置建筑更有利,所以开明
11、王朝依势筑路,可以说顺理成章。 而这一城市向度成功沿用至今日。 4.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反思 纵观当今川内,环境恶化,灾害频生,多由人为因素造成。过度的开发,退耕地化的城市进程,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大面积的不透水地面,以及没有进行过防洪设计的城市规划,使内涝频现。大规模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频繁兴建和拆除,形成了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粉尘,因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无法向外扩散,形成严重的雾霾天气。开发商对容积率的追求,以及政府对政绩和 GDP 的追求,使城市生态气候荡然无存。一味的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最终会遭受自然的反噬。 从传统四川民居探究获得的启发: 绿色建材。建筑材料不能做到完全因地制宜,至少要向着
12、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尽量可回收利用。 合理开发。应杜绝类似政绩工程,领导换届即大拆大建,使用不到两年的工程即拆除另作他用。这种反复中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都是不可估量的。 生态重塑。城市发展不能一味的摊大饼,需要考虑到生态的连续和可持续。借鉴柏林城规划,控制城市高度和不透水地面的比例,保证动植物生态体系。 城市防洪设计。城市防洪设计至今在项目报建审批过程中都是盲区,但即使是平原地区也需要防洪设计,何况是重庆等山地城市。 地域性建筑重构。建筑结合本土地形气候及人文诉求,并非建筑符号的附会,而是真正找到能够接地气的方式,顺应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要求,从建筑本身出发,达成绿色建筑的要求。 5.结论
13、“川味” ,含有飘逸、洒脱、质朴的道家精神在内,用“飘逸”二字来形容巴蜀文化及建筑文化的品格,虽不全面但也多少可以代表某种精神。四川建筑的体系性、自然性、地方性、创造性和多元性在长期发展中自育了独具一格的巴蜀建筑文化,愿能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精神永在。 参考文献 1 李先逵等, 四川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2 吴正光等, 西南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 3 刘致平, 四川住宅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4 申敏, 阆中民居空间浅析 ,四川建筑,第 28 卷 3 期,2008.6。 5 王小军, 四川民居庭院空间的构成要素及意境营造 ,文艺争鸣,2011.04。 6 王朝霞, 四川盆地传统民居地域特征与形成 ,建筑与历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