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步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内容摘要: “全教会”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质疑、想象、实践这“三部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启发想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培养 创新 质疑 想象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0 “全教会”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开发智力,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开发和培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质疑、想象、实践这“三部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 一、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质疑才能引起思考,有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那么质疑又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实践证明:质疑问难是创新的核心。在教学法中,教2师应该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的: 1、激无疑为有疑。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分步质疑”
3、的范围:(1)疏通性质疑。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文章的题目、字、词、句、段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学生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解答问题。 (2)探究性质疑。即在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时,就文章内容、中心句、关键字词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观点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3)鉴赏性质疑。即对文章的精彩段落、写作方法、特点进行鉴赏性质疑。 2、促有疑为无疑。教师“解惑”是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但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约束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质疑活动中,要抓住时机,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自己去释疑。 3、变无疑为有疑。开展质疑教学活动不是目的,它只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4、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释疑”作为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从无疑到有疑,是思考能力的发展;经过质疑达到无疑,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去探求。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飞跃运动之中,启迪它们的智慧。从而探索更多的知识,获得新事物,促进它们智力的发展,培养它们创新的能力。 二、启发想象是培养出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3理解教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如下方法: 1、抓住标点补空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文章
5、描写人物的语言或心理活动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去补充。例如变色龙一课。对奥楚蔑洛夫又听说狗是将军家的时候的语言描写,连有了几个省略号。实际上留下了几处空白。如果我们再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空白处的人物的神态、心理等合理、恰当,具体地补出不同内容来,不但能发现文章的艺术美,而且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抓住内容填空白 文章反映客观事物是有典型性。所以艺术性的省略是不可少的。教师必须根据“偏离效应”的功能,在文章的关键处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如学习台阶一课时,我先把印有文章前半部分的资料发给学生,使文章后一部分变
6、成“空白”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父亲为什么要建高台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出了很多原因。然后再看原文的结尾部分,相互比较。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抓住结尾填空白 一篇好文章,常常会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不尽。我们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不写结局。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例如孔乙己一课,文章结尾一句话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4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时教师提出“大约和的确是否相互矛盾?如果孔乙己没死,你再想一个续集。同学们此时兴趣盎然。想象到了很多种结尾,有利用梦境表深意的:孔乙己
7、在破庙中梦见自己中了举人,有的利用虚实结合法写出孔乙己更加悲惨的命运等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新结果。 三、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再认识、再加深、再提高、再发现的创新思维过程。它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抓住少年儿童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设计形式新颖、构思奇特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此设计了如下的活动: 1、每日一荐活动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十分广泛,如果学生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内书”是不利于语文
8、能力的培养的。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扩大知识面和搜集信息显得更为重要了。为此,我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报刊、搜集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和科技信息等。然后按学号顺序展开“每日一荐”的说话活动,并加以讨论和提问。这既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游戏活动 5游戏是少年儿童的权力,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性游戏能有力的促进少年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例如,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为引线,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学生们都很兴奋,每个人跃跃欲试,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们在成语接龙中找到自信,找到了成功,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
9、趣,更重要的是促使思维之火越来越旺。 3、表演活动 此种方法最有效是用于小说与戏剧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小说和戏剧的主题,全面把握人物性格,准确了解时代背景,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表演法。例如演变色龙一课时,同学们运用夸张的动作,动情的表白,入微的神态,逼真地再现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赢得了同学们阵阵的掌声和啧啧称赞。那时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参赛学生变成了出色的演员,其他学生变成了忠实的观众,名著中的人物变成了永恒的典型。一阵阵哄笑声中,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走狗的形象便了然于心。 总之,在开展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不但能培养锻炼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敢想、敢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育主阵地,把质疑、想象、实践、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奏出创新三部曲,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质疑,在质疑后大胆想象,找出解疑破难的方法。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再质疑,再想象,有创意地寻求解疑途径。让学生的创6新能力在积极、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