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面纱程序设计初步教学案例摘 要: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分析、编写简单程序,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感受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解开计算机程序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信息的编程加工;讲解演示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119-04 【设计思想】 以程序为基础,以算法为核心,不以代码编写训练为要义,而以程序设计方法和算法思想的体验为旨归。 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联系紧密的例子,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了解信息编
2、程加工的方法,理解算法的作用,尝试简单代码的书写?熏体验编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材分析】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分析、编写简单程序?熏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熏感受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2解决问题的魅力,解开计算机程序的神秘面纱。教材没有详细介绍编程加工的关键步骤:算法,但是这部分内容是编程的核心,所以,引入了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简单设计。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所教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基础整体相对较好。但是,程序设计很少有学生接触过,再加上内
3、容本身相对枯燥,因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消除他们对程序设计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调动他们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对编程掌握不了多少,但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了解其内在机制,并通过简单的修改实现小小的目标,有成功的体验和收获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比人类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过程;掌握算法的基本含义及设计思想,从而了解计算机信息编程加工的内在机制;理解并能够用 VB 语言实现算法,尝试简单代码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实例讲解和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感悟
4、信息编程加工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程序设计的神秘感,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态度;逐步养成严谨、科学的程序设计思想;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3【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了解其内在机制;简单算法的设计。 难点:算法的理解及其设计;认识、书写简单代码。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极域电子教室、Visual Basic 6.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 问题:祖冲之如何计算圆周率? 分析:人的特点是有分析、思
5、考能力,但计算能力有限;计算机的特点就是算得快、准确,但需要依靠人为它设计程序。计算机的灵魂是程序,没有程序,计算机是无法运行的。 二、讲授新课:以求解“水仙花数”为例讲解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 问题:“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它的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其本身,比如:153=13+53+33。同学们能找出所有的水仙花数吗? 学生两人一组,各尽所能,找出 100-999 之间的水仙花数,看哪一组找的最多? 4(1)分析信息。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即要求计算机“做什么” 。 让计算机找出 100999 之间各位数字的立方和就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并显示出来(如图 1) 。 (2)设计算法。对某一特定的问题
6、设计的一组(有限个)求解步骤和方法(如图 2) 。 学生体验小游戏,青蛙过河,找出过河的方法。 分析完成的步骤:公 1 母 1 向前一步,母 2 向前一步?熏公 1 公 2公 3 向前一步,母的均向前一步,公的均向前一步,接下来很简单。 (3)编写代码。把人们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已经从最初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在的比较接近自然语言的高级语言,例如:C、Pascal、VB、C#、Java 等都是高级语言。 我们使用 VB 来实现。VB 基于事件驱动编程方法。 学生实践:根据流程图(如图 3)完善程序代码(算法一的代码实现)。 (4)调试运行。刚编写的程序不一定完善,必须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排除程序中的错误,测试其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 小结: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就是人思维的延伸。 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其中,设计算法是最核心的部分。 三、轻松一下:加深算法的印象?熏编程算法是核心 (3)小结:只要能设计出算法,程序设计就不神秘了。 5四、总结提升 信息编程加工的实质是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然后编写程序,计算机只是工具,将烦琐的计算、处理交给计算机。 程序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 编辑:陈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