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们都说出了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而音乐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各种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优势。但就是这么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门学科却在现在的中学教育中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成了自习课、听歌课或是其他文化课老师处理作业的时间。 究其原因,是学生上音乐课没劲,老师也就赖得教,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通过调查走访,我了解到这种现象的产生存在多种原因。 一、无系统的音乐教育 教材上的东西学生不感兴趣
2、,上音乐课多是一节唱歌课,想唱什么歌曲就选教什么,而学生又多是怀着追星的梦想,看到或是听到某歌星唱的某歌曲多带劲,多有味,而执意去模仿,也想让老师能在课堂上教这样的歌曲。其实,他只是听其中的几句唱起来是自己想要的那个味,不能一首曲子只唱那么一两句吧,于是就对其他的部分没有了兴趣,进而也就对该曲没有了兴致。还有就是一个课堂上,张三有他喜欢的歌曲,李四也有他喜欢的歌曲,意见不同,选择不定,其结果是学生学习不投入。 二、教师无资料 2教师手头上没有充足的资料可选可挑,可充实到课堂上去。有的只是一些随教科书的光盘资料,还有的连这样的资料也没有,没法把教材上的东西补充延伸,不能让同学们弄懂学会,更谈不上
3、兴趣的产生了。特别是有些教材所选内容涉及的资料在网上都很难找到、找全。例如欣赏醇厚的中原韵 ,当要选取王世慧演唱的方言版的沂蒙山小调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资料,随书光盘都是普通话版的,而参考资料上却是写着用她的方言版与彭丽媛的版本对照从中可获得不同的鲜明风格。这不是难为老师吗? 三、家长不重视,不支持 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学好了数、理、化、英等文化课,将来才有用,考学才是第一位。音乐学习只不过是一种调味剂,浪费时间,占用精力,不学它也罢!并且对于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不支持和理解,却是打击和限制。极个别的家长是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兴趣班,妄想通过这点学习就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或学有所成,
4、没有很好地引导和利用,学生仅有的一点点音乐兴趣也给无情地扼杀了,产生了厌烦的心理,甚至是恐惧心理。 四、学校素质教育的误解 有个别领导认为上音乐课就是学唱几首歌曲,这就是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出发,学习音乐,并不是学唱几首歌曲那么肤浅,也不是学音乐将来一定就吃艺术这碗饭,它是对一个人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不仅愉悦了心情,陶冶了情操,还能提高肌体的各种能力。例如:在心情烦躁时,去3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慢慢地就能使心情平静下来;在士气低迷时,听在太行山上 毕业歌这些合唱曲子,就能被那些宏伟的场面和热烈的气氛所鼓舞,产生激昂的士气,走出情绪的低谷。
5、五、教材的过于专、精、深 中学生的音乐教材编辑不合理,多数没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现特征和学生现存的自身状况而结合实际选材。收入的作品让学生听而不懂,唱而无趣,远离学生的生活,脱离学生的实际,感觉不到其中的美。 六、改变这一状况,培养学生的兴趣 1.让学生学会感受节奏的美感 通过音乐课堂,去培养学生对感知音乐节奏美、旋律美的教育。先从最基本的节奏开始练习,去打击、敲击。通过舒缓和急奏的变化,慢慢地去感知,从而体会出音乐中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音乐就产生不了美感。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练习,还需要连贯地去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也不能脑子一热,这学期做了,下学期又忘了或下期换别人教,又不主张这么
6、学了。坚持住,从基本的节奏一直练下去,到能打出复杂的节奏。学生从中体会节奏带来的美感,既愉悦心情,又陶冶情操,也培养了音乐技能。 2.体会旋律美 通过课堂去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美。从最简单的旋律开始,也可以自编。体会出旋律的抑扬顿挫,勾勒出旋律的线条。让学生体会到音的高低变化的不同所产生的美妙旋律,进而就能培养出学生的创作欲望。在这一基础上,再去欣赏一些合唱曲子,去感受和体会和声的效果,4进行比对,从而把鉴赏能力进一步提高。从和声的声乐中多去体会和品味。例如:在太行山上 长征组歌 黄河大合唱 半个月亮爬上来。这时学生才能欣赏到和声的美,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对美的追求就更高了一步,但这也需要坚持
7、不懈的练习。 3.品味艺术美 对声乐作品的欣赏达到一定的地步之后,再去鉴赏器乐作品,我想效果会更好。在体会立体美感的基础上,再去复杂听觉里的内容,就会让学生产生更完美的艺术追求,进而可以听懂一些大型的音乐作品,这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鉴赏一些其他艺术领域的作品,如戏剧、舞蹈、美术等,音乐的把握程度会更好。比如和舞蹈结合,使音乐更具形象化,艺术而直观。更加拓广了知识领域,进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4.取材要让学生感兴趣 以上各环节和训练要多取材流行音乐,它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易于接受;对流行歌曲的选取,能更好地利用学生现有对音乐产生的一点点兴趣,在他们喜欢的基础上,利用流行歌曲培养学生的节奏和旋
8、律方面的基本功,使兴趣变得更大、更强。 5.编写一套贴合本地的实际运用的乡土教材 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现有的音乐知识,结合中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爱好的取舍,编辑一些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乡土音乐教材,组编一些让学生听懂和想唱的作品出来,配合着中学配套教材进行音乐教学。 56.开展课外活动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读谱知识讲座,成立合唱团、器乐演奏队,经常开展音乐文艺活动。 总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音乐学习,兴趣为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虞城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