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平视角下如何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摘 要】当前不同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存在着诸多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城乡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差距、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城乡间师资力量差距等。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要通过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和谐共处、关注弱势群体、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措施来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
2、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35-02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强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不仅是实现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基本措施,更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下,如2何克服这些因素,实现义务教
3、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对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能够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公平地享有教育资源以及公平地享有教育成果。它主要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外在表现形式,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与原则的指导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距,增强公平。其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区域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即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即同一地区不同
4、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即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二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统计数据,2010 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 99.7%,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为 98.7%。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存在诸多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总量上也逐年增加,从 2000 年的 2562.61 亿元上升至 2010 年的314670.07
5、亿元,增加了 4.72 倍。而与我国日益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相对规模却不容乐观。2010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 3.66%,达历史新高。而这一比例却远没有实现4%的目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2.城乡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差距依然存在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呈增长趋势。然而,城乡之间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差距仍然存在。根据2010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10 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 4012.51 元,比 2009 年的 3357.92 元增长 19.49%。而
6、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 3802.91 元,为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 95%。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 5213.91 元,比 2009 年的 4331.62 元增长 20.37%。而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 4896.38 元,为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 94%。虽然城乡之间财政性教育拨款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离均衡状态仍有一定距离。 3.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距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以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原因,缺乏吸引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而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足够
7、的教育资源投入。现实中,往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投入的教育资源更多,教育质量更好,形成了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差距。44.城乡间师资力量存在差距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及教师工资水平较低,大学毕业生多数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无法实现农村地区与城乡之间的交流学习。农村地区的年轻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到发达地区,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无法向学生传授新的教育思想。农村地区不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
8、之间、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要以保证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1.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对于一些基础教育条件良好却盲
9、目追求政绩工程的学校严加监管,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 2.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一大批的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存在一大批享有5诸多“光荣称号”的优质学校,从而直接导致中小学“择校热” 、 “多收费” 、 “乱收费”现象的产生。因此,要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教学质量。同时要给每个地区的学校制定统一标准,逐渐限制对中小学的排名及评比等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外在因素,实现规范化教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 各个学校之间应定期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可借鉴发达国家的“轮岗制” ,鼓励优秀
10、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时对于优秀师范毕业生任教于贫困地区给予政策支持与资金补助,尽快改善薄弱地区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4.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 逐步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可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改革,按户籍所在地划分生源与“自由择校”相结合,以此来解决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通过使学生分配均匀化,缩小各校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生源的质量均衡化。 5.实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和谐共处 我国当前的公办教育体系不能满足每个孩子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权利的需求。按照“就近入学”的政策,一些优秀的孩子可能被迫在条件较差的薄弱学校完成学业,这对于他们来说有失公平。因此可允许部分民办
11、学校发展壮大,来满足这些孩子的择校需求,缓解公办学校资源不足的现状。这既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66.关注弱势群体,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 对于弱势群体,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帮困助学,使教育均衡发展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建设、专项经费投入等保障不同文化群体、经济群体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和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后的思想道德及教育工作,充分关注外来民工子女,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 7.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关系到一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成败,所以学校在建设方面也必须要紧跟信息化的步伐,使得每个学校
12、都能拥有信息化的技术,走在前面的学校要带动走在后面的学校,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以达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8.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可以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此外,有助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我们必将采取措施实现这一理想。要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方向,社会各界共同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要充分保证适龄儿童的合法权利,以学生为主7体,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教育公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飞、周华.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2曹振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甘肃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