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36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例谈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理论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教育新理念正在逐步影响师生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课程管理范式的转变,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 。面对变革的浪潮,幼儿园园长必须担负起课程领导的职责,综合协调幼儿园内外物力和人力的因素,指引、统领课程变革,从而保障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作为幼儿园最直接的领导者,幼儿园园长在课程管理中拥有更大的资源和权责,担负着领导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角色和任务,于是幼儿园园长被赋予了课程领导的新使命,理应在课程实施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幼儿教育;园长;课程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

2、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94-02 当前,幼儿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教育新理念正在逐步影响师生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教育民主化正逐步溶解传统的领导方式,教育现代化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国际化正加速多元文化的碰撞。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企业领域不断响起“提升领导力”的口号,教育管理领域也受到这种现代管理理论的影响。领导力越来越成为教育2管理在新形势下的时代诉求,这一概念逐步在课程研究与发展中成为焦点,要求课程管理打破了课程研究科学主义管理范式的藩篱,促进课程管理范式的转变,于是学术界提出了“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口号” 。

3、 一、园长在课题研究中的领导力理论综述 1、园长领导力的概念 园长是幼儿园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实现领导职能、办好幼儿园的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是幼儿园的主要行政领导,是上级领导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园长的一项主要职责是:领导教育工作。由于国家课程的缺失,这就决定了幼儿园园长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课程领导责任。要求园长必须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统筹一切园内外可利用人、财、物等资源,本着有益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达成促进幼儿、教师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科学制定、有效实施、适宜评价课程计划。园长要用明晰、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实施新课

4、程,为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共同探究课程问题,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凝聚强有力的教师团队,打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系统。 可见,在幼儿园的情境中,园长课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园长在设计、规划、实施、评价园本课程过程中,利用自身综合品质吸引、影响、调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努力、密切合作,以达成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能力。 32、园长领导力的特征 课程领导力是园长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园长对课程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带动和影响他人的一种领导品质,贯穿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全过程。园长课程领导力除具有领导力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一

5、些自身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园长课程领导知识、课程领导能力、课程领导行为以及课程领导意识在课程领导情境下共同作用的统一体。在园长课程领导力中,园长的个人领导能力固然重要,因为它是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现实内容和基础,但园长课程领导力却不等同于课程领导能力。园长一方面需要整合各种课程领导知识并通过课程领导实践使这些知识升华为课程领导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课程领导行为应用这些能力从而影响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实现。其中,园长课程领导知识是课程领导能力的元素和基础,课程领导能力决定着课程领导作为的质量与效果,课程领导行为是课程领导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同时园长课程领导力还应包含

6、的课程领导意识,这是因为,课程领导是近年来在课程领域内出现的新理念,在我国是在伴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逐渐被关注的。但是,在幼儿园领域,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很多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的印象中,课程观念仍十分遥远,更不用说课程领导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园长课程领导知识、课程领导能力、课程领导作为以及课程领导意识的统一体,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4第二,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园长与教师、家长及其他人员的合力。课程领导是一种合作行为,园长无论多么有天赋,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课程领导活动。唯一可行的是创建一个优势互补的课程领导团队,成立包括园长、教职工、幼儿、家

7、长、专家学者以及社区人士等共同组成的课程领导小组,整合各方的观点,通过真诚的沟通、无私的交流,达成共识,自下而上的建构起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适合园本特点的课程发展目标,确定课程领导的工作范围、内容和职能。园长应靠领导力不断将管理团队、教师以及与课程发展相关的人士吸引到课程中来,靠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去实现共同的课程变革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园长与追随者相互作用的合力,是园长引领追随者为实现共同的课程目标不断进发的种思想与行为的能力。 二、园长课题研究中领导力的内涵 领导之意在于引导,通过影响力来引导。在西方各领导理论对领导的各种定义中,有一个要素是一致提及的就是“影响力

8、” ;同时,就领导的构成要素而言,比较一致的看法还有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领导是一个过程、领导包含实现目标等。于是,美国著名学者诺斯豪斯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个体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这种影响力指向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组织和幼儿园课程的相关人员。具体来说,这一概念包含四个核心点:课程领导的主体是园长、园长课程领导的基础建构课程团队、园长课程领导的实质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力、园长课程领导的目标是高品质的幼儿园课程。 1、课程领导的主体是园长 5在历来的研究者中,课程领导的主体有很多,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校长(园长) 、教导主任、系主任、教师等都有可能成为课程领导者,而其中园长是最

9、了解幼儿园课程实际情况的幼儿园负责人,因此课程领导的第一责任人理当是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指导意见中所强调的:“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园长课程领导的任务不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幼儿园课程,也不是某个年龄段或班级的课程,而是提高所在幼儿园的整体课程品质。 2、园长课程领导的基础是课程团队 园长的课程领导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不是园长独自完成建构高品质课程的任务,而是发挥其影响力以建立一个为该目标而努力的团队,建构课程团队是园长课程领导的基础。课程团队的成员应该包括幼儿园所有的教职工、幼儿家长、幼儿园的上级领导、社区人员、幼教专家等所有与该幼儿园课程相关的人员。 3、园长课程领导的

10、实质是全方位的影响力 课程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课程领导的内容和手段的复杂性,园长课程领导不单是对课程本身的关注和领导,在园内每一项领导技能的提升都将影响着园长的课程领导,因此,园长课程领导的实质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力。园长开展缜密的课程规划、更有效的课程组织将大大提升课程品质;除此之外,园一长合理组建课程组织和团队,在园内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更积极地建立与外界的合作机制,这一切影响力的提升都将获得更佳的课程成效。 因此,就像上文对园长课程领导力定义所说的,园长的课程领导的6影响力不仅在于课程本身,而是一种在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组织、课程成员间以及对幼儿园内外部环境的全方位影响力。 新的形势要求园

11、长课程领导必须转型,这一转型同时涉及到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树立新的教师观、课程领导观,重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壮大课程团队等是转型园长课程领导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戴玲. 领导力培养与服务型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2 贺善侃.“无形领导力”:对领导力的一种新认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7). 3 童中贤. 领导力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 J.管理科学,2010.(4). 4 王铁军.校长领导力在实践中生成 N.中国教育报,2010.4.23(第 8 版). 5 朱伟.南昌市公办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现状 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6 张玲

12、、倪振民.校长领导力与和谐校园建设初探 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 刘计育. 论校长领导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8 许敏.学校领导力的内涵、功能及其提升策略 J.教育发展研究,2010.(5-6). 9 吴晓霞,章立早. 加强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培养的思考 J.当7代教育论坛,2010(3). (上接 073 页)能力而言,他们更强调能力的发展 5、在对学生的管理上 赫尔巴特提出了管理先行的思想,主张对学生施行严格的管理,以防止儿童现在和未来的反社会倾向的发展,从而达到维持学校和社会秩序的目的。如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卢

13、梭、杜威等人则主张对儿童实施顺其天性的、自然的、自由的教育,反对严酷的纪律和惩罚。 四、现代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我们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他们并指导他们自己学习。 2、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个性和心理世界。教师在

14、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愿望。同时,学生作为责任的个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换言之,即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要对他们有制约,不能放任自流,使之逐步学会负责。 83、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掌握这种规律,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依据这种特点和规律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且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就要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培养前途,相信他们都有很大的发展的潜能, 4、学生有其独立的个性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 参考文献 1 周晓亮. 人性论.导读 M.成都:西川教育出版社,2002. 2 蔡宗模. 人性视角下的学生观系谱研究 J.教育与管理,2009(18):21-24. 3 申健强. 浅谈新课改视野下的学生观 J.教育与管理,2007(27):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