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37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例议错题,引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从物理教学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的思维简单、直接,不够完整和严密,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从一些典型的错题可以很显著地反映出来。结合这些错题的订正和举一反三的练习,可以扎实地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实现新课程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从知识的应用谈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培养 例 1 底面积为 S=0.4m2 的大木箱原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某人用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整个过程历时 10 秒。已知木箱重 400N,人体重 600N,人对车的推力 F=75N,斜面长 l=4m,

2、斜面高 h=0.5m,求: (1)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木箱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3)对木箱所做的有用功; (4)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本例中的第四小问,学生的错误率极高,从本人任教的某个班级的答题情况来看,几乎没有正确的,学生的回答清一色为:W 有=Gh=400N0.5m=200J,W 总=FS=75N4m=300J,=100%=100%66.7%,这种解法疏忽了用小车将木箱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斜面顶端过程中克服人自身重力做的功。其实,这一题并不难,教师只要稍2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恍然大悟,得出正确的答案。究其原因,仍然是受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片面性的影响,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

3、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此类题型,举一反三,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完整性,使他们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二、从实验过程的设计谈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 例 2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认为,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与重物提升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你认为应如何设计实验? 许多学生的答案如下:用滑轮组把重物提升不同的高度,分别测出机械效率,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或者是用滑轮组把相同重物提升不同的高度,分别测出机械效率,然后进行比较

4、分析得出结论。我们知道这样的语言表达是缺乏严密性的,根据控制变量法,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物重、动滑轮的重以及绳重和摩擦力的大小都有关系,要探究机械效率与重物提升的高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以上几个量相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然而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思考问题不够严谨,或者是没有想到,或者是只想到一部分,都导致了错误答案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想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几个因素,逐一板书,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如果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和所提升的物体的高度都不同,测出机械效率不同,为什么不能得出机械效率3与所提升的物体的高度有关,使学生认识到控制不变量的重要性,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用同一

5、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不同的高度,分别测出机械效率,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再由 =100%公式推出 =100%,引导学生思考“匀速竖直”的必要性。这样一步接着一步,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实质,认识到物理探究的严密性,不断健全学生的思维。 三、从实验步骤的安排和结论的归纳谈学生思维科学性的培养 例 3 如图,增加一种实验器材,你可以探究什么物理规律? (1)增加的器材:_ _; (2)提出问题_ _; (3)进行猜想_; (4)实验设计_; (5)实验结论_。 由于绝大部分同学增加的器材是电流表,下面仅根据此展开研究。 “提出问题”部分,许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是什

6、么关系? “进行猜想”部分,许多学生的猜想是: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实验设计”部分,许多学生是这样设计的:分别在 A、B、C 三处串联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再分别测出 A、B、C 三处的电流4IA、IB、IC。 “实验结论”部分,许多学生的答案: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以上学生的解答实验设计部分和实验结论部分都存在问题。虽然在学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已经强调了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学生年龄小,思维缺乏周密性和科学性,以及思维上的定势,实际应用起来,仍然不能掌握其精神实质,甚至一些同学一谈到多次测量,就认为是为了减小误差。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多次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

7、规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指名一名同学问:“你有没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或规律?”生答:“没有。 ”师问:“那么有一天,你起床迟了,跑步到学校,是不是就证明你每天有晨跑的习惯或规律了呢?”生答:“不能。 ”师再问:“那怎样才能证明你每天有晨跑的习惯或规律了呢?”其他学生回答:“连续多天观察他是否跑步,如果一直是这样,就证明有,如果不是,就证明没有。 ”这样的类比教学,虽然简单,却能很形象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多次实验才能验证某一规律的道理,认识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教师在分析上述几例错题时,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或对比,或引导,或设疑,有的放矢,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答案的不完整、不严密以及不科学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高作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