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990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以往的小学社会、思品学科教育,存在着较多的注重“结果”的弊端。课程内容往往强加于学生,成为一种不可亲近和不可体验的东西,无法与学生的精神的完整性、体验的个体性、生活的独特性联系起来,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因而教育效果不佳。 而体验式教学,正是倡导:教学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凭借自己情感、直觉和灵性等直接直观的感受、体味和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

2、,从“过程”教学的角度而言,体验式教学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极好形式。 二、体验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优势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起着将主体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完成认识升华的作用,它引领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有所感悟。它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通道,使主体可以深刻地理解事物,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实现移情、观念的转换。体验,又是教育中主体情感的生发剂,只有有主体体验参与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才能激发出真正的情感。 21、体验式教学能真正激发人的情感。 传统心理学把体验与感受作为同一种心理过程。认识论视野中的体验与感受则不同:感受是主体的感情、价值、伦理等

3、因素对作为客体的各种信息的选择、同化和净化;体验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感性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体验,一种是实践体验。所谓心理体验方式,是指认识主体在观念上把自己当作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环境、立场、观点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这种体验中去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所谓实践体验方式,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中把自己暂时变为现实客体,不仅站在他所研究的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直接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2、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不能拘泥于书本,他们的认知领域广阔,兴趣广泛而分散,对一些跟不上时代要求的书本知识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

4、了。难怪有些老师常说,现在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事实表明,一些在学校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说他们真的不爱学习,只是他们所喜爱的学习内容是与众不同。他们喜欢的往往就是他们所能体验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能从学生要求出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众多运用体验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想他们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同时,定会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3、体验式教学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体验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育者在活动开3展前,要进行更加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生活中的智慧,也必须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感悟

5、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设计出依据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改变设计,或者增加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形成。因此,体验教育的提出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将促使教师首先进行知识更新与观念转变,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1、引入课堂游戏,表演角色,内化道德认识。 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强求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没有融入鲜活、丰富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学生往往失去学习的乐趣,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游戏、情境表演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表演中,激发学生学习

6、的兴趣,加强对道德认识的深入。如,在教我能行这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道具,如树叶、包书纸、卷笔刀、完整的铅笔、小刀、苹果等。要求学生在课上利用这些工具,当场展示自己学会的技能,表演给同学看。在动手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多项技能,受到了同学的称赞和羡慕。这些同学作为班中“小能手”的代表,感悟到自己会做是多么自豪,多么神气。而那些动手能力不够的学生,这时,有的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心里强烈地升起了也想拥有一双巧手的愿望。 2、模拟家庭生活,体验角色,升华道德情感。 4家庭是学生个性率真表现的地方,而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是最亲密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布置学生在家里体验某个

7、角色,或要求父母带孩子去体验某种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在和父母的碰撞交流中,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我在上楼上楼下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在课前调查一下自己家与邻居之间相处的情况,并以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出邻里之间该如何相处?这比老师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四、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收效是多方位多层次的,这里主要从实践的参与对象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来分析。 1、体验式教学活化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能依据品德与社会中的单元要求,能根据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因而,深得学生喜爱和欢迎。

8、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学得深刻、内化;不仅在愉悦的氛围中习得基本知识,而且在不断的体验活动中受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合作精神、群体意识、非智力因素等多种素质都得到了陶冶和锤炼。 2、体验式教学优化了理念,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实践研究,广大教师理念不断更新,他们努力把体验式教学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师生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老师们努力5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差异及带来的隔阂。体验式教学的探究更使教师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创

9、造的活力,使他们增添了不断超越自己的信心。实验教师不再象以往那样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着的生命体,把体验式教学看作是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有效模式。备课时不再是单单为了教书,而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而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学生体验方案。如“动口说”类小版块活动的设计处理:开花式讨论、续接式讨论、自创“小名言” “小警句” 等。“动手做”类小版块活动的设计处理:学学做做小手工、唱唱演演小舞台、快快乐乐小游戏等,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开放。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师生共同体验的精彩场面,如:摸一摸老师的手、教师扮演角色和学生共同演一演、共同制定游戏规

10、则后师生玩一玩、做做“特邀嘉宾”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结合社会,积极展开研究,认真进行试验,直面亲切的体验内容不断挖掘,实用有效的活动方法逐渐积累,趣学乐学的情意规律日趋掌握;由此,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充分平等、和谐的体验氛围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前提;让道德知识走进学生生活是体验式教学的内在动力;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时空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所在。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

11、,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师6在导行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甚至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关注。因此, “体验学习”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作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激励的评价。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