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低段数学课堂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59-02 小学生做数学练习,无论是课堂、家庭,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特别是低段学生。认知心理学认为:错题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 “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曾这样说到过。那么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2、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呢?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堂错题资源。 1.巧用预测性错误,寻找切入点 1.1 呈现错误,抛砖引玉。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一开始就教学“画圆“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画圆。然后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并挑出错误的进行展示,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找错、议错、纠错中使出错的同学明白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了正确的画圆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再次画圆,这一次,学生因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心、半径等有关圆的特征知识,所以都画出了标准的圆形,而笔者也正好以此展开课堂教学。 试想一下,在反馈交流圆的画法这一环节中,如果一开始就出示正2确答案,学生
3、也许也能从教师的示范中掌握画圆方法。但相比以上处理方式,学生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也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出错者陈述思路,学生就有可能在此过程中找到错误所在,甚至还能及时修正原来的错误观点。同时,在不断地议错、辩错过程中,也能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既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1.2 诱导错误,欲擒故纵。笔者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时,曾经设计过一道连线题做为练习题: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用划线连起来。0.3002.8 0.0032.08 2.0800.030 2.8000.3 出示题目后,笔者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不急
4、于表态,接着,再让他们操作。结果许多学生都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总是认为左右两边的数都要用线连起来。于是大部分学生在把其他三组相等的数连起来后,又把0.003与 0.030连了起来。这时,课堂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对此,笔者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对错加以评判,而是组织他们进行讨论,经过相互间的辩论,学生终于达成了统一意见,出错的学生也找到了原因。 在本题中,笔者巧设陷阱,练习中有三组数是可以连线的,但 0.003与 0.030不相等,所以不能连起来。笔者又让学生自己找原因,在学生的争论、师生的对话中,学生不仅对小数的性质加深了印象,而且还认3识到定势思维的不利影响,收到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为了
5、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这样的“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再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从而认真吸取教训。这样,由于经历了高度的情感反差,再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自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主纠错,提高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对错题也是一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把错误呈现在他们面前,给予他们充
6、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错误根源,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图形时,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成熟,在他们的脑中根深蒂固地认为球是圆形的,于是在这道练习题第三排圈出可以画圆的图形中,就有小朋友把球圈了起来。针对这样的错误,我想光凭老师的讲解,学生到最后也不一定会弄明白为什么不行,反而课堂也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判断,找出错误的原因。于是,一会儿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 学生 1:老师,我认为是对的,因为球是圆的,可以画出圆形。 学生 2:老师,我也认为是对的,我把学具里的球打开后,拿出一半4就可以画圆了。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7、。这时,突然传来了反对的声音。学生 3:老师,我觉得是错的,球拿出一半后就不是球了,我用整个球来画圆,但球会滚动,根本就画不出圆。不信,你们试试看。 学生的争论是精彩的,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球是一个能滚动的物体,既不能打开,也不能平整地放在桌子上,从本质上区分了球与圆的不同,进一步认识了球与圆。 4.反思错误,明辨是非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辨别正确与错误,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避免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分配律“之后,出示练习: (1)25+754(2)25754 学生由于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率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错误情况: 甲:25+754=4(25+75),乙:25754=4(25+75) 为此,我抓住契机,提问学生“他们是正确的吗?为什么?“为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思考辨析活动。 生 1:乘法分配律是适用于两个数的和或差与另一个数相乘的情境,算式(1)(2)不符合此条件。 生 2:运用倒推的方法 4(25+75)=425+475与(1)(2)的式子不5一样。 生 3:直接计算(1)(2)的式子我们也能证明甲乙两方的方法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