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012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解析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倘若教师实施单一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气氛比较消沉,那么就常常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数学知识的最大特点就是枯燥、抽象,那么,怎样化解数学知识的枯燥性和抽象性,进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呢?情境教学理论提出: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融入知识,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5 正文: 人的内心总有一份渴望挖掘真理的既定思维需

2、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全面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相关情境的设置,令其借助已经具备的分析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自身各类感官功能的调动,争取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做到自主探索和创新。数学知识本来就是在积累了一定的概念理论之后,完成自行发掘的特殊学科。学生在自主探索环节要归纳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而教师要对其准确、透彻地掌握新知识进行必要的指导,将内容转难为易,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落实新型教学手段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心2理状况,争取为后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创设一定的问题教学情境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需要围绕数学知识的中心问

3、题,从而启发学生探究问题,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提出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感受从提出问题教学情境到解答检验的整个过程。整个过程对于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教师借助“啄木鸟吃虫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和理解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对“加减法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使学生感受到加减法的含义,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啄木鸟与大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大啄木鸟比小啄木鸟多吃了多少只?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只?谁吃得少?谁吃得多?”最后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小啄木鸟与大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教学情境跟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智

4、力水平是相符合的,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的手段达到营造教学环境的目的,引导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系统地联系起来,进而激发其主动探索的心理需求,使其隐藏的智慧和潜力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比如,教师在讲到“三角形稳定性特征”的知识时,可以拿出一些手动的木条结构,让学生自己完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转换,这样有关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论就在他们的动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学生还可以利用手动调节来研究如何稳固四边形的存在形态问题。由此可见,实物式的情境教学方式存在着积极的应用价值,理应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开发。另外,教师可以具体围绕教学内容3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

5、意识。这种存疑解惑的自我心理需要是每个人固有的天性,恰好可以作为科学开启学生深度思维路程的良好开端。比如一个例题,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商人各自商品进价和售价的标准,教师对这两种经营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了疑问,让学生自行思考。教师可以提出“本小利大”的理论来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引导,最后提出利润率的概念,令学生完成与之前思考问题的对比并获得启发,这对于学生迅速掌握和稳固新理论知识会产生积极的辅助效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创新性教学活动必须要深度重视的问题。通过让学生集体讨论可以令其明白集思广益的道理,并且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一定的操作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不少的学生还会

6、在数学课上出现一些异常的举动,像是撕下一页作业本,再折叠为各种各样的形状,甚至是在教材上乱画乱写等等。也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新课改说明,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比较强的操作性,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喜欢动手的优势,创设一定的操作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开始于动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有效地统一起来,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前提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最终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一些数学方法和

7、数学思想。 4三、创设一定的兴趣教学情境 毋庸置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们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这种情形下实施教学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到的。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课时比较多,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务必创设一定的兴趣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导入课堂教学的成败关乎有效教学课堂的建构。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务必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创设兴趣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

8、意识 学习过程中最忌讳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这不仅会严重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不利于其在后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因此,应该全面地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梳理。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研究对象,教师利用教学情境正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其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在具体分析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情境教学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教学经验,并令学生能够在有趣的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价值和特殊魅力。生动的情境可以牢牢牵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情境教学环节要切忌对故事的直接陈述,否则在枯燥的气氛影响下学生会迅速减小求知的动力。如在讲述分数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事物来演示分子与

9、分母的结构关系,学生会因此而产生新鲜感,从而对分数知识快速地掌握,还会在不同的活动中5有意识地领会分数存在的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入新知识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直观和丰富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应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习,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内涵的丰富性,最终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董永康“.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之课堂练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0). 2刘艳平,康东兴.数学情境教学“三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