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080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以“诗语文”教育“软化”中职语文教学【摘 要】笔者旨在探究一种适合于中职学生、传统与未来相结合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诗语文” 。借此对中职学生实施“等待下的诗语文教育” ,点燃中职学生内心潜藏已久的灵性,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自觉、悲悯情怀和良性公知。 【关键词】诗语文 亮化 软化 实践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诗意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语文新课标不断展开的,大多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视野下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于是诗意教育的研究便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些有识之士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积极探索诗意教育的内涵,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研究的落脚点更多从教师自身的视界出发寻求课程理念的

2、转化,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教育、传统诗歌教学之于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而中职这一块更是薄弱,没有丰厚的土壤,更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笔者在多年中职语文一线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当下热门的“名师工作室”运转模式来推行该教育理念。 所谓“诗语文” ,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以“诗意教育” “亮化”中职学生的“生命内核” ,二是以“传统诗歌教学” “软化”中职学生的“心灵硬度” 。 “诗语文” ,旨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等待教育” ,点燃中职2学生内心潜藏已久的灵性,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自觉、悲悯情怀和良性公知。以“诗意教育” “诗歌软化”来蓄积教育中的“鲜活”经验,衍生出

3、一种新型的语文教育教学流派,锻造出灵性、诗性、人性的中职学生。一、选择“诗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一场“洗礼” “回归”与“萌芽” (一)诗意教育弥补理性教育不足 国内关于诗意教育的研究一般以普通中学为主要阵地,研究涉及美育策略、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比较、审美、鉴赏、人文精神的传递等方面。目前该课题的研究专家有冯铁山教授,一线研究者则有叶才生、葛红兵等中学教师。中职目前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教育”语文教学实践的普及性与系统性。这首先是因为中职语文教育自身的两大特殊性:一是中职学生的特殊性,长期陷入教育关注的“荒芜区”和文化渗透的“边缘区” 。二是中职语文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过于趋向工具性,从而忽略了人

4、文性。这两种特殊性使得中职“诗意教育”几乎成为一片荒漠。 “诗语文”教育教学,着重探讨“诗意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生存品质的重要意义,力图以“诗意教育”亮化“生命内核” 。 “诗意教育”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弥补理性教育不足的模式而适时提出的。 (二)传统诗歌教学的“软化”功效 中国文学史很大部分是一部诗歌史。中职学生的心灵也需要诗歌的滋养。 “诗语文”教育教学,着重探讨“传统诗歌教学”的“软化”功效,3以“软化”中职学生的“心灵硬度”为要义。 二、成功抵达“诗语文”理想境界的三部曲 (一)必须实现教师的“诗化” 。 “诗语文”教育首先需要教师的“诗化” ,拓展职业空间、

5、提升教育教学境界,逐步成长为追求“三化”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行家:一是“专业化”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为语文教学的“标新立异者” ;二是“灵性化” ,启迪学生灵性,必须教师自身也同样具备灵性,成为始终坚守心灵“桃花源”的“文化传承者” ;三是“无限化” ,一名优秀教师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力与爆发力。 “诗化”教师应具备以下 6 种素质: 1.具有厚实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语文教师所特有的敏感、细腻、真诚、雅致与崇高。 2.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能力,形成独到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3.具有全情投入的创新能力,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和研究一定的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解决语文教育

6、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努力形成教育教学的特色和风格。 4.具有敏锐的反思能力:能够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通过行动反思研究实践等方式,培养系统的分析与反思能力,努力提高捕捉问题、系统分析、自觉反思与深入研究能力。 5.具有精诚合作的研修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自觉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合作研修活动,博采众长,提速专业成长。能够在教4育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6.具有扎实厚积的教科研究能力: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形成“诗语文流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支脉,在教科研上拥有自己的成果。 “将帅源于疆场,名师出自课堂”

7、, “诗语文”教育者今后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打造诗意课堂、点亮师生个性、燃烧人文火焰。以课堂为源头,以“诗意教育”捕捉学生心灵与人生的纯粹与精髓,以“传统诗歌软化教学”营造学生人文与传统的素养。 这里的“软化”有特殊含义,专指通过“诗意教育”使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完成润泽生命、完善人格、提升道德的人文活动。诗意的教化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凝聚而不散,善包容而不骄,善克难而不懈,让学生尚真求美地生活,向善执着地尝试,充满敬畏地探索,满怀诗意地期待。 (二)必须不断深入进行“诗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可从以下 6 个方面入手: 1.教材研究。研究中职学生诗歌学习现状,工作室组成团队,致力于

8、编写中职诗意教育校本课程,分为三个系列:沉醉经典、吾荐吾爱、源自民间,并且邀请省内知名专家给予指导,不断完善,在全市推广使用。 2.教学研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推行“诗意疗法”“诗歌软化” ,从传统诗歌延伸到经典美文,从经典美文延伸到美好生活。5“润化”中职语文教学, “亮化”中职学生的生命内核,持续推出经典课例、精致课堂、完美学生。 传统诗歌之美,很大部分源自于音韵之美,师者只要营造一方诗意的乐土,中职学生可以萌生出无限清新的心灵之声。在“诗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重视生命的高度与心灵的纯度,汉语文字作为一种思想与文化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底蕴与无限的未来,进而转化为一种力量和基石,滋

9、养出人性和诗性。 3.教师研究。以“诗意教育”为核心理念,以“诗歌软化”为常态教学,形成系统的“诗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探索“诗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契合点与突破口,探究“诗歌软化”的实践性与可行性,促使语文教育回归为一种民主的对话、思想的碰撞,形成一种生与师、生与生、生与文本、生与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沟通,始终洋溢诗意的灵魂交汇。 4.学生研究。学生主动积极地在“诗意教育” “诗歌软化”中成功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个体,未来步入社会,不仅能“无虑生存” ,更能“精致生活” 。 5.社团研究。结合本市学生社团建设,组建全新的“诗语文”若干社团(诗社、话剧社、新闻社、文学社

10、) ,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教学互促互进,实现语文“大课堂教育” ,令语文大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理想的课堂。 6.语文教育教学流派研究。基于学校的“诗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诗语文”为教育教学流派,以“诗意教育”为核心,以“诗歌软化”课堂教学为主源,6融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生活性于一体的中职语文教育发展共同体。(三)必须始终?望“诗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的远方。 “诗语文”作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支脉,它势必将随着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发展。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 ”诗意本质上是心灵的自由,是生命的舒展,而“诗

11、语文”教育教学就是用心灵引导心灵,用生命润泽生命。师者面对学生,首要的是提供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古往今来国人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进而认识所在的世界、所处的社会,理解周遭的人类、完整的自我。 事实上, “诗语文”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条漫长而又盘绕的永恒之路。它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 “诗语文”教育追求的不是顷刻的成功,而是缓慢的美好。 “慢”是一个过程,是对独立的一种肯定;“慢”是一种姿态,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诗语文”教育倡导的是“等待教育” “陪伴教育” “欣赏教育”:是等待学生姗姗而来,成长为栖居在诗意教育上一株积极思考的“芦苇” ;是陪伴学生终于学会发现真实的自我;是欣赏学生最终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诗语文”教育就是一条神秘的线索,这条神秘的线索埋在中职学生的生命深处,等到有一天,缓缓点燃他的人生,点燃他的心灵,成为某种他生命中内在的东西,从而转化为一生的资源,形成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