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中国民俗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就当前高等学校中国民俗旅游教学理论和实践等相关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力图有所突破和创新,期望能为今后中国民俗旅游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俗旅游问题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9-02 中国民俗旅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既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等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目前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
2、学中的缺陷 (一)课堂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单一 传统教学法注重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一些高校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要以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而新型的师生互动式探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少。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更新、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2一些高校由于受一些条件限制,多数采取理论讲解授课的教学方式,传授的内容为“从教材到教材” ,学生只能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只能凭借想象力去领会教材内容,而无法感受到和挖掘出知识深层次的内涵, “更别提去运用所学
3、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一种感性认识” 。另外,教材本身的内容也多以理论为主,经典的案例不多,课堂教学也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些学校在开课时也设置了实践课时,但所设的实践课时少,有些老师甚至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让学生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和提高。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成绩比例安排不合理,无法彰显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中国民俗旅游的考核,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很少考虑进去,这种仅对知识记忆和背诵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反
4、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有些学校在学生考试前,出现老师给学生做所谓“点题”的考前辅导,即划出考试范围和要考的知识点,导致学生产生反正考试前老师会点题,所以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前临时突击背下来考试范围即可的心理,这对那些平常不认真学习但短时记忆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成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还打击了因没记住考试范围而没考好的、平常认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核的试题类型也过于呆板,无非是名词解释、选择题目、3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之类的题型,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程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四)教
5、材内容以理论和描述性内容为主,实践案例少;教材讲解与地方特色不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不突出 目前的中国民俗旅游教材内容趋向于理论性,如多为介绍一些民俗事项,实践内容少,缺乏可探究、可分析性的内容,没有明确区分和体现出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的内容。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介绍和归纳所处地域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忽视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缺少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没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注重学习成效,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一定要切实符合“教、学、做
6、”合一的原则。可以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穿插诸如: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及引入视频等资料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导游模拟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等方式等。在“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例如,课堂上可以采取给每个学生 10 分钟的时间来讲述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方式,这种课堂讲述和讨论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他乡、他族的民俗文化、乡土人情,而且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促进和创新作用。 4(二)采取重基础综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模
7、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一些民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研究方法要传授给学生,又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生源情况进行特殊化的教学改革, “将相关的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文化、旅游开发、客源国概况等进行有机联系、穿叉融合” 。 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同时另一方面,中国民俗旅游的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要把实地调查方法和技巧策略指导、传授给学生,并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特别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带学生去实地采风和考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民风的同时,又做好田野实地调查研究。比如
8、说,可以让学生去周边有代表性的地区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搜集和整理地方相关民俗文化现象,并做好简单整理后在课堂上讲述或上交调查报告,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去研究其是否具有可开发利用价值;或让学生利用假期对他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个民族的特色节日民俗文化做调研,并给出自己对该节日民俗的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策略或方法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同时,又能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又能进一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体现学生的能力 可以采取笔试和实践运用考核的双重考核方式,或采取以
9、调查研究5(或报告)结果为主,考核基本知识点的笔试为辅的方式来考核。不一定考核每个知识点,重点是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真正领悟程度和在实地调研或民俗旅游线路等方面的设计成果如何。具体做法是:一种方法是以基本知识点的考试为主,比例为 60,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报告成果) ,比例为 40的方式来计入期末成绩;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实践或实训成绩为主、笔试为辅这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中国民俗旅游这门课程的课外实践的考核,建议可以参考在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做实地采风或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所完成的调研结果来考核、界定其课程成绩。 (四)要加强中国民俗旅游的教材建设和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 要达到培
10、养技能型人才教学的要求,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指出民俗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外,更要以民俗为中心,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原则,去做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结合实地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明确实地教学和实践的内容;同时,教研室和科任老师要制订出规范的实践、实训教学方案,并要保证能在实际中付诸实施。 21 世纪教学改革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学校要形成特色的教学梯队,根据本校所处的地方特色文化(如边境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边境地区独特的节日民俗旅游文化等等) 、学生生源的情况,编写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来作为教材的补充,
11、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此外,任课教师还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通过网络、论坛、期刊、报6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增加教学内容和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研究适合该门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或创新点。 三、结语 中国民俗旅游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任课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参与相关的实践或科研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课程教学,除了在课程教学中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特别强调学生实践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实地田野调查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上权为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以期能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婷.旅游教学改革初探J.华章,2010, (32):100. 2葛欣欣.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3, (3 月下半月刊):224. 3稂艳玲,张翠玲.基于“双高”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44.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