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受美 探究美 创造美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我们要努力地对课文进行发现,从而让读写活动的内容更加有趣、有味、有效。 余映潮 散文是一种意蕴丰富、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不但是教材的首选,也成为中考、高考的最爱。长期以来,散文教学的内容为人所诟病,导致教学与考试的严重脱节,我觉得在源头上属于教学时与写作的结合不够紧密,为读文本而剖析文本像是缺少目标的慢跑,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这就如同工匠和技师的区别,看到一件器物时,工匠考虑的是:它使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的是什么技术?怎么加工的?技师呢?他考虑的是如何在鉴赏、学习人家的技艺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制作属于自
2、己的器物或作品。所以语文教师要争当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师” ,把散文当作语言艺术来欣赏、来品玩,对作品有自己独到、深入和透彻的理解,进而把它作为教学生学习欣赏语言艺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材料。那么读到一篇作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应该是: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语言是如何运用的?不仅如此,还要考虑该篇作品中哪些是对学生的写作有借鉴意义的。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合肥市举行“深度解读文本”公开课研讨时,我执教了散文散步 ,我就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和学生进行品鉴:初读说话,读题提问后合上书2回忆散步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使学生明确记叙性文章的六要素后,继而引导学生把握“尊老爱幼、热
3、爱生命,敢于承担责任”的主题;精读回味,教师配乐范读后,让学生说说散步中写景句的用处,既而品读文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在指导学生有情有境地朗读中体会其中的深长意味。最后合作探究,学生以和莫怀戚对话的方式说说读散步后的心得,明确了为什么写文章宣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鼓舞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立意要深刻;写什么呢?就写生活中的有意义、有波澜的小事!怎么写?要讲究遣词造句,可适当穿插描写当天作业即为写一件充满爱的小事,尽量用上你在本文中学到的写法。 散步就像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在每位学生心里留下美的痕迹,似闻到艺术的芬芳,我的教学也得到了与会教师和专家、领导的赞扬,这让我坚信:每篇散文我们都可以并且
4、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它的写作特色,赋予它不同的教学内涵,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储备情况,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就会使教学有水到渠成之感。 七年级学生知识储备上看接触散文较少,教师宜以引导学生研究文本,解读文本为重点,在品味作品的思想,给予教益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语言的赏析,实现读写结合的“跳跃” 。比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 行道树一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着意让学生比较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句,发现作者首尾呼应写法的精妙:开头“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意在强调行道树的生存环境,末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则在强化行道树的思想
5、境界忧3愁而又快乐,虽然只是适当调换语序、添加个别字词,但也达到了使文章结构严谨的效果,这样的分析既教会了学生在比较中赏析语言,也改变了学生对首尾呼应就是重复的错误认知。而在教学第一次真好之后,我则让学生以“有_真好”当堂完成一篇作文,要求扣紧“好”字行文,注重文章的详略安排,这样现学现用,易于学生把握本篇散文之写作精髓。 王夫之船山遗书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八年级时我们的教与学应该由文本本身的研读而进入对作者内心的剖析,这种深度解读需要学生能在剖析文本中塑造的
6、形象、流露的情感后,沉淀出作者在文本中期望彰显的真善美。尽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在一千个人的眼中是一样的。因此,这个层面的教学,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度研读,借助文本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 ,让学生触摸到其中所传达出来的人文精华,因为这不但是作者理想的精神向往,更是浸润读者、教化读者、帮助读者获取人性美的特质和载体,是作者期望和读者归依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挖掘散文的精神内核时,启发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讲究立意的深刻性,就是启示学生在动笔之前,通过思考提炼,确立一个正确、积极、深刻的主题。你看,杨绛先生的老王另辟蹊径谈善良、谈爱:“这是一个幸
7、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不是使文章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内涵,从而引发读者共鸣吗? 4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样反复强调“自己的” ,我想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教益和启迪,增强个性化的理解。随着九年级学生心智的成熟,思维也开始内敛,这就给我们创造契机引导他们实现对散文的个性解读,启发他们自主探究文章有哪些可以在写作上借鉴的地方,从语言到结构,从立意到选材等,这既能提高学生对散文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
8、使他们在中考中灵活应对纷繁复杂的考题,也能让学生在考场上创出佳作。此时散文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把阅读欣赏还给学生”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朗读、研读、思考和交流的过程, “读感品评鉴”不就是香菱学诗中黛玉的教学方式吗?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必将造就两情相悦的美好课堂,这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吗? 当然这样的依年级划分教学的侧重点是粗线条的,依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要讲求同一单元内的散文能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品读,让学生发现语言艺术的美。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朱自清春 、老舍济南的冬天以及梁衡的夏感三篇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他们意境优美、构
9、思精巧、语言精美、富有诗情画意,教学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次美的巡礼,是培养学生写景能力的重要契机。但教学时,如果都从一个角度着眼,采用同种方式赏析,学生必然流于对写作专业词汇的背诵,而缺少感悟,5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我在教学这个单元时引导学生精读、自读,从不同的创作视角去研读文本。 春的教学让学生用填空列标题的方法看其清晰的写作思路,采用批注的方法品读拟人、比喻等修辞的精妙;济南的冬天则在引导学生背诵“小雪后的小山”时发现作者不直接写雪而用矮松、草色等来写雪小的妙思;待教学夏感时则干脆采用自读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小组研讨发现课文值得借鉴之处,在与前两篇佳作的比较中发现写景散文的情景交融、语言精美等特
10、色;最后我要求学生用上“月夜、柳树、池塘”等词语当堂完成了一篇写景文。我相信,这样尽可能地“实”用教材, “活”用教材, “巧”用教材,会使孩子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如果教师所确定的写作教学结合点正好是学生需要的,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也能关注写作教学的进程,循序渐进,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还可以使用不同课型实现读写结合。 我一直欣赏余映潮先生那种实实在在的板块式教学思路,在研读他的著作时,我发现他的散文课型丰富。 紫藤萝瀑布通过美读初步感受文章的美;通过师生互动点评、读短文青菜 ,发现文章的美写景抒情、托物
11、寓意;最后通过缩写训练带领学生欣赏文章的美,实在是散文阅读教学时读写结合的典范课例。 但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会因教材编排的影响呈现学习的不连续性,尤其到了复习的时候,这几年来在进行单元总结时,我都会常常想起余6先生的一种散文单元复习课型,他“完美”地将散文教学时的读写结合点做了一个回顾与深化: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重温一个精段,学习一种构思。这给了我更为深远的思考空间和实践余地,有时考试后结合试卷中散文我也引领学生发现其写作亮点,教授古代散文也去积极思考读写结合,希望学生的作品能深受中国古文化的浸润而丰实。 我坚信,教学散文前善于感受美的老师,定能用读写结合的手法引领学生探究美,既而让他们学会在作文这“半壁江山”中创造美。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皖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