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推进高校内涵建设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高校基层党员队伍中问题的客观要求。结合高校基层工作实践,建立健全长效学习培训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党内外关怀机制、目标责任机制及考核评议机制,将为探索拓宽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渠道提供重要思路。 关键词:高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7-02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部署的巩固学习实践科
2、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发挥引领和传播作用,探索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长效机制,从而为拓宽创先争优活动渠道,增强高校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通过阐述创先争优活动对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的工作实践,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思路,并为各级党组织搭建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平台提供助力。 2一、高校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推
3、进高校内涵建设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要发展与建设,党组织引领是根本,制度保障是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攻坚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都不断提高。然而,目前的高校改革面临着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这就更需要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则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此外,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带动各个岗位上的党员群众争创先进,引导一般的师生员工争做优秀个人,从而使创先争优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但是,创先争优这样的活动中需要每一个党员群众、每一个师生都能积极投入,如果没有一套完善和稳定的规章制度
4、以及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来保障长久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那么在高校发展中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持久化将会是一句空话,创先争优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由此看来,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推进高校内涵建设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 2.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是首要任务,是需要投入时间长、参与范围广的一项核心事业。通过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一方面能促进教师队伍爱岗敬业、热情奉献,在教育和科研两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绩,以此促进建立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培养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党组织及党员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学生
5、能力的培养,提高比学习、比能力、比创新的学习斗志,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奋3斗目标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中,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在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解决高校基层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目前,从总体上讲,高校师生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他们能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能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带头示范作用。但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也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不适应发展新形势要求、组织建设松散,部分党员与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不强及工
6、作作风飘浮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一方面,解决高校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缺位、管理乏力、制度缺失、监督不力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一些师生党员政治意识淡化、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要用长效机制做保障,推进高校基层党员创先争优,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解决高校师生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思路 创先争优活动不是权宜之计、朝夕之功,而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因此高校党员创先争优不仅要作为一项活动来抓,而且要长久地坚持下来,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督促广大师生党员通过开展批
7、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自身的不足,努力在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使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在高校建设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建立长效机制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任务,要谨防形式主义,不能为建立而建立,努力在必需、对路、4可行、务实上下功夫。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上海大学环化学院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院、维护校园安宁、服务师生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目标,着力建立健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结合,重视实效,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着力从五方面探索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 1.构建特色学习培训机制,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
8、员创先争优思想动力。创新和完善学习培训机制能够为高校基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平台,使党员成为坚定信念和加强学习的表率,从而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思想动力,在本职工作和个人综合素质方面体现出创先争优的实效。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实施“对象分类,突出学习的科学性,内容分层,提高学习的实用性,载体分块,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努力达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学习型党员的目标”的“三分三创”培养教育模式。针对党员干部,督促其在书本资源、网上互动、实践课堂等载体中努力学习,带头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星期参加一次集中学习,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度参加一次专题辅导,并通过党
9、建课题和党建项目发挥其创先争优能力,撰写内容丰富翔实的调研报告和课题总结,以此进一步提高其政治素养及管理决策能力,激发其创先争优内在思想动力。 2.构建身边典型示范机制,形成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引导力。以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引领高校形成创先进、争优秀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引导作用不可或缺。树立先进典型并发挥其带5动和引导作用,有赖于典型树立机制、宣传机制及示范发挥机制的完善和创新。示范发挥机制要注重效果评价的科学性、监督的可行性和作用的实际性,使先进典型成为广大党员师生的表率。在这方面,上海大学环化学院积极推行基层党支部“达标激励管理”机制,要求各党支部争创“五个好
10、”先锋支部,即具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工作实绩;同时对党员进行“五级”评选定级,将定级“优秀”的党员评选为“岗位之星” ,并以各种渠道宣传身边党员典型。通过“评星”引发“追星” ,由“追星”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优比优”氛围。 3.构建全方位的党内外关怀机制,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凝聚力。创新和完善党内关怀、党外联动及帮扶机制,能够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凝聚力、战斗力。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委结合实际建立党内外互助金,做到党员群众有重病组织必到,家有重大困难组织必到,家有重大变故组织必到;建立对困难
11、党员群众的关怀机制,为困难师生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定期慰问基层党员群众;建立对年轻教师的“双导师”孵化培养机制,学院以各党支部为实践单元,根据岗位特征和本支部人才的特长,分别为其配备管理和业务两方面合适的导师帮带人,对其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分别进行指导督促,帮助其找准工作方向,指导他们创造性开展工作,并更加准确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党内外关怀机制,有效提高了学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凝聚力。 4.构建明确的目标责任机制,形成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6的内动力。推动高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必须创新和完善责任保障机制,目的是通过建立高校党组织活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
12、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形成党建工作分级负责、逐级追究、共同落实的格局。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借助设岗分级、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及党务公开等活动契机,先后制定出台环化学院基层组织建设责任追究制度 、 学院党建工作考评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学院党建责任追究制度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和运行机制,以是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一个标准,检验各级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通过构建清晰的责任机制,明确各级抓党建的工作职责,分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分级负责、逐级追究,落实抓党建的责任;实行学院创先争优“多方联动”工程,将党建考评目标进行具体的量化,实现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直通车”责任链,形成“领导有力、责任到人,上
13、下联动、党群互动”的良好党建工作格局。 5.构建严格的考核评议机制,形成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外推力。激励考核约束机制是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内在动力的最为现实的机制,能够最直接地调动整个动力机制的各构成要素。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岗位定责制、公开承诺制、合格奖励机制、不合格批评惩罚机制等。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建立完善岗位定责制,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创新和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制,结合各岗位本职工作的实际和群众需要,做出公开承诺,阐明实现承诺的保证,并每半年接受群众对党员的履诺践诺监督和评价;完善“三维一体绩效贡献”考核体系,坚持考核标准要依据实际表现、工作7成果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将创先争优考核机制引向常态化、科学化、实效化,特别是将考核机制和结果纳入党组织和党员的评优制度中,纳入党员干部的年终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