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的策略研究摘要:为解决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瓶颈难题,高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积极探索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的途径。然而,在一些有力的尝试中部分高校资源流失与损坏严重,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又对于社区成员的需求供不应求。如何在社区成员、高校教育教学以及资源共享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成为了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职能;开放资源;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07-02 教育作为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根本上要求它的一切资源为全民所有、全民所治、全民所享。高等教育更是如此,
2、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必须面向社区开放:高校通过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直接体现者。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以社区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从社区到社会的辐射带。理论上,学校面向社区开放资源,高校责无旁贷。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出于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高校总是将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隔离在大门之外。如何在保证正常教学与工作的前提下,高校与社区共享资源成为高校建设的新课题。 一、转变服务理念 2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成员利用网络媒体踊跃参加高校的学历继
3、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开展继续教育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高校可以在物质、信息和人力三大资源层面大有作为。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高校服务社区的意识薄弱,致使高校的开放力度、资源贡献率和社区建设参与率处于低水平,严重影响了高校和社区的双赢发展。高校正确认识和理解服务社区的理念成为了其向社区开放资源的前提条件。首先,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深刻认识到服务社区是高校的责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定了“教育是什么”的特性。公共性是教育本质属性的核心,它明确了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 “具有既使整个社会受益,又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受益的功效和
4、职能” 。从这一点来看,高校必须具有服务理念,努力做到一切资源为全民所有、全民所治、全民所享。其次,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全面把握高校服务社区的理念。任何一种社会交换都是以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前提进行的,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正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社会活动。一方面,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履行了自身的职责,又通过实践检验了人才质量,巩固了科研成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服务社区过程中,高校赢得了社区更多的物质支持和成员参与,真正做到“高校教育社区化” 。再次,从世界名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全面提升国内高校服务社区的意识。耶鲁大学利用十年时间,通过在经济复苏、改善邻居关系、增进市区安全感和关注城市形
5、象四个领域的建设,复兴了纽黑文市;谷歌投3资商约翰?多尔把斯坦福大学比喻成“创业者的胚胎” 。放眼全球,服务社区已成为名校建设的核心理念,而国内高校建设在意识和行动方面与国际名校均有一定的差距。 二、统筹三大职能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研究和作为创新与领导能力基础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高校开展公共事业、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三大职能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落实服务理念主要从人才库、科技库和思想库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人才库是高校发挥科技库和思想库的先决
6、条件,因此,高校要着力充实人才库,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高素质、高密集的师资力量成为了高校吸引社区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在我国社区建设队伍素质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形下。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根据驻地社区的人才供求、产业结构和社区发展规划等要素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通识与专业教育、科学与生活教育、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的有机结合,逐步开展落实毕业生社区服务计划。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服务职能要各有侧重。研究型院校要为社区发展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成果;教学型高校要培养“因地制宜”的复合型人才,传播先进文化;职业院校要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高校科技库功能的发挥要
7、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应用型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率。科研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4要形式。多年来高校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科研成果注重以论文形式呈现,对成果转化的关注较少,导致应用型研究数量少、水平低。即使产出大量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的不完善也影响了成果的社会化效益。除此之外,高校科研在实践中遇到了“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瓶颈,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挫败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再加之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致使优秀科研人才流失严重,高校科技库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建立科研人员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成为高校发挥
8、科技库功能的先决条件。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分配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人员开发机制及健康的科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区成员的共建共享,通过建设青年创业中心、学生实训基地、科研成果孵化平台等增强科研成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思想是社区人才与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向社区开放的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精神资源。高校浓厚的校园与学习文化可借助媒体、师生等载体传播,课程、讲座、论坛等形式无一不是为社区成员科普知识、传播文化的有力工具。 三、开放共享物质资源 与人力资源相比,高校物质资源的开放更具时效性和普惠性。目前国内高校物质资源的开放渠道主要以校系图书馆、餐厅、文体活动场所、教学设施设备为主。从资源
9、开放力度来看,高校物质资源主要以部分开放为主,全面开放仍在摸索阶段。从资源服务性质来看,主要以福利性服务或无偿、低偿服务为主。当今,高校正以“兼容、扩展、开放”的理念迎接每位社会成员。然而,国内高校在开放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同时5也烦恼颇多:复旦大学图书馆被外来成员挤到爆棚,本校生借阅、自习无处落脚;交通大学停车场被社会车辆大量占用;川大食堂成为附近白领、老人和农民工等人的就餐首选地,教育津贴流失严重。为平衡高校师生利益和社会成员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开通证件实名办理和场地预约服务。高校校园环境资源承载力低、安全管理和设施维护成本增加,而有的社会成员素质偏低,导致高校资
10、源流失与损坏严重,大部分高校面对开放资源的使命踌躇不前。因此,部分资源开放成为了高校当下的最佳选择。通过终身学习卡、借阅卡、健身卡、运动证等证件的实名办理和活动场地预约服务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第二,积极寻求与其他同类同质场所的合作,推行异地调节服务。近年来,北京高校推动成立了图书馆联盟,成员主要有国家数字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部分街道图书馆。通过资源的异地调节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地延伸了高校开放资源的服务,又满足了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构建覆盖社区成员的数字化、终身化的高校信息网络。高校资源开放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形总是矛盾重重,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求更大
11、程度的开放,拓展服务范围?构建覆盖社区成员的数字化、终身化的高校信息网络成为最佳途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跨时空、强交互的特性,建立数字图书馆、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更高层次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第四,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寒暑假期间高校闲置资源较多,高校在不影响教学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考虑社会成员的作息时间、需求层次,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主动6邀请社区成员进校学习、观摩、活动,确保高校资源开放真正能为民所享。 参考文献: 1陆为群,罗兴奇.略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径:以江苏沿海区域高校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 2罗建旭.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探索J.学理论,2012, (15). 3王晓波.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典型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9, (2). 4朱庆葆,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 5彭省临,湛毅青.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科教兴湘行动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8, (1). 6美理查德雷文.大学如何服务于社会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