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彩源于“留白”“留白”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果说画家巧用“留白”手法开拓了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在高潮迭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留白”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营造教学的精彩。 一、借导课“留白” ,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紧扣观众的心弦。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其中,富有“留白”意境的导入,能让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使学生求学情理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发求知欲望,点燃学习兴趣,从而拉开一堂教学课的精彩序幕。 例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这一内容时,笔者没有急于直奔课堂教学主题,而是先播放几则有关内蒙古、新疆与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巨变的短片,同时配以宋祖英唱的歌曲爱我中华 。生动的画面加上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一阵惊喜之后顿生疑惑:这跟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各民族的生活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学生议论纷纷,求知的渴望凝聚在每个人的眼神里。笔者则故作茫然,说欲知谜底,请参考课本相关内容。于是,学生立即对课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冲动,迅速地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很显然,借用导课留白,为整堂课的成功展开作了良好的铺垫。 2又如,讲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时,笔者借用导入这一小环节来链接生活大课堂,
3、巧妙留白,迅速弹响学生心中求知的琴弦。上课前,笔者通过视频播放了一首流行歌曲。正当学生如痴如醉之时,美妙动听的歌声却戛然而止,只听到视频中的黑暗里传来一阵哭声。刹那间,教室立即安静了下来。笔者问学生:“歌声中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想听!”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笔者轻点鼠标,用视频展示了一则“千里会网友而受骗”的真实故事情节,故事内容就像一块石头,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探究案例发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新的学习过程。 课后座谈会上,一位专家为此作出这样的点评:这样的导课,一彰显,一留白,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烈焰,撞出
4、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借评价“留白”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失败与成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点燃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对问题解答的正确与否,更要关注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和勇敢表达,并予以积极的鼓励。 例如,讲授“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前,笔者通常先出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沉默片刻之后,不少学生举手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很喜欢大自然和动物,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瞧见河里有鱼尾在摆动,很难听见树上小鸟的歌声,3更谈不上在山上看见大型动物,只能到动物园去过过瘾
5、,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有的说自己很喜欢植物,然而现在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少了,只有公园的景色还赏心悦目,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有的说自己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水不清了,空气不新鲜了,天空不蓝了,人与自然太不和谐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乍看学生的回答大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识并不一定准确、完整,但都是可喜的多元化感悟,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是学生的智慧火花在闪耀,显得那么鲜活灿烂,富有生命力!此时,如果教师不注意保护学生的满腔热情,只顾自己按事先准备好的答案轻率地评价学生,无疑在扼杀学生的创新火苗。于是,笔者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太有才了,从不同角度讲了保护环境的原因,其中有的见解独到,连老师也没有想到。现在
6、,还有谁愿意继续说说老师还没有想到的其他原因?”学生一听都笑了,纷纷举手,抢着发言 教学评价有时不能一锤定音,而要用富有幽默弹性的“留白”给学生留出思想的余地。在这里, “留白”成了一种呼唤,一种引导,一种激励,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创新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三、借作业“留白” ,张扬学生灿烂的个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布置作业后往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希望每次都达到几乎一样的期望值目标。这显然漠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反,还要正确面对、高度重视。按发展性教学理论, “差异是一种难得的资源” 。既然学生的差异
7、是一种难得的资源,那么,我们教师就应4当尊重并合理利用好这种资源,巧借作业“留白” ,就充分尊重了这种差异,进而张扬了学生灿烂的个性。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除了布置共同的基础作业之外,教师不妨多多尝试分层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且都能跳一跳,够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例如,讲授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一专题复习内容之后,笔者问学生:“今天学习了这一内容后,大家想要做什么作业呢?”有的学生说,想回家了解一下自己村里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学生说,很想了解台州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巨变;有的学生说,浙江这三十年的确发生了很
8、大变化,自己想知道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不少地方依然落后,自己很想解析其中的原因于是,笔者在布置完全班学生都须完成的基本作业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两个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课外作业。笔者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就一起欢呼了起来,大大出乎了笔者的意料。要知道,平时学生最害怕教师布置作业,那天学生一反常态,做作业的积极性大增,甚至连一些后进生也显得兴趣盎然、信心十足。都是作业“留白”的功劳!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经常埋怨说,学生上交的作业数量越来越少,作业质量越来越差。其实,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不一定全是学生的错
9、,教师可能有责任。如平时教师布置作业,总习惯于一个模式:要求学生按统一的要求、格式,并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5这样做,只会让学生失去选择的余地,无法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还会有做作业的积极性吗?!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事先与学生讨论一下,布置一些自选作业,给学生在作业中留下属于他们自己填写的空白,使作业更人性化,效果反而更好。因为作业“留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尊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真正“活”了起来,个性张扬成为可能。 四、借探究“留白” ,锻炼学生探索的能力 近些年来,笔者在不同场合听了不少思想品德公开课,发现几乎每堂公开课都运用了探究式教学,存在着两种较为普
10、遍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种是“重形式上的探究要素、重探究步骤完整、重文本式探究结果”式探究教学,整堂课塞得满满的,没有留下一点“空白” ;另一种则是教师不作适度引导的“完白”式探究教学,貌似“留白” ,其实“放羊” ,效果不好。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只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学,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主要是重视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锻炼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探究教学中,教师的“留白”应该巧妙,属于知识上、心理上、活动上的暂时性“空白” ,目的是为了给学生
11、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让其自主活动、自己建构、探索新知。 例如,讲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一教学内容时,班上绝大部分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知识点。如果此时笔者直接讲解,学生的理解顶多是一知半解,不能从内心深处予6以领会。怎么办?笔者立即想到了借助探究“留白”解决这一难题,即让学生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两个角度探究原因。由于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议疑、解疑、发现、感悟,学生个个热情高涨,连一些后进生也表现得兴奋不已。有的小组从历史和文化渊源的角度去探索;有的小组从民意的角度去分析;有的小组从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角度去寻找;
12、有的小组从国际形势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更加稳定、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等角度去深挖经过一番热烈的探讨之后,笔者再采用记者采访以及答记者问的形式来彰显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后,听课的十几个教师一致认为:单从学生自信的回答,就足以看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探究教学;授课者借助探究“留白”的教学手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探究深刻地体验了探究、创新的成功乐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借结课“留白” ,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 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会对课堂导入大举
13、投入,作出精彩设计,却舍不得对课堂结尾花费必要的精力与时间,要么干脆没有结课设计,要么匆忙而过、草草收场,不仅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还使前面的努力黯然失色,使整堂课的质量大打折扣,令人遗憾又惋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结尾,并把它当成一门艺术来正确对待。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往往是“言虽尽而意无穷” ,可以再次激发学生7的思维掀起高潮,颇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给人留下余味无穷、余音绕梁的美好印象。当然,由于教学时空的限制,课尾结语“留白”设计要巧妙,以弹好“终曲” ,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维的浪花,从而大力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而好的结语“留白”又为下堂课的顺利展开埋下伏笔,使本课的结尾
14、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堂新课的开头,达成课课之间有机衔接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课结束之际,笔者提了两个问题:一是请学生课后搜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环境问题;二是让学生找寻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结语“留白”让学生热情高涨,第二天纷纷拿着资料来和笔者交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似火,让笔者也情不自禁,立刻与学生一起探讨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学生看到笔者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意外之后特别高兴,探究的热情迅速进入高潮。经过一番全身心投入的研讨,学生达成共识:要解决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使下一节要讲授的“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导入水到渠成。 事后,笔者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好的一堂课不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巧借结课“留白”让学生浮想联翩的省略号,将想象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课外。 总之, “留白”是思想品德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之一,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求实,激活教学,拓展课堂,启迪学生8的智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要思品教师愿意并乐于向艺术学习,巧妙运用留白技法,就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掀起精彩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