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523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创新,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根本途径。何谓思维创新?简言之,就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思维创新。下面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就具体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努力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诱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学生的思维在兴趣的牵引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会不时激起创新的浪花。引人入胜的寓言、诗歌、歇后语、

2、民谣、漫画、幽默故事等都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激趣手段;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制作地理模型、编绘地图等活动,更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索然无味,更不用说启发学生思维,也无创新可言了。 “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重在开窍” 。老师只有有所改变,有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课堂分组讨论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既能充分让师生互动起来,2又可以培养学生群体参与和竞争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

3、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路自然也打开了,一些创新思维自然会如泉涌般而出。如在讲到“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一课时,鼓励学生想想可以做一个什么教具能形象展示出昼夜长短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教具的制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启发其思维创新,同时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并为今后的自我学习奠定基础。 二、大力鼓励质疑求异 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是诱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关键。要想使思维创新,首先要学会质疑。明代教育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有了疑问才能引人深思,才能突破前

4、人的发现。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时,课本上曾说,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由于赤道热,两极冷,地球上将形成由赤道到两极的一圈环流,这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地球真的不自转,地球将有一半始终是昼,一半始终是夜,应该是昼半球热,夜半球冷,热力环流还能是从赤道到两极吗?仔细想来,确有道理,此时此刻,我们怎能不为学生的这种思维的创新而击掌叫好呢! 要想使思维创新,还要学会求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求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地理教学中的一题多变,假设或更改条件进行设问,都体现了诱发思维创新的思路。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假设:如果地球的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自东向

5、西) ,那么会出现哪些与现在相反的地理3现象呢?在这一假设条件下,不仅能启发学生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问题,还能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发现现象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这种训练是诱发学生思维创新的良好途径。 改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方式,将“问题权”放给学生,是提高学生质疑勇气和质疑水平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问答填空式,此时老师是实实在在的主体,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由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老师的推动下,学生被动地跟进,这样怎能使学生思维创新?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呢?比如在讲到“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原因”时,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提问方式,而是把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过程以材料的形式提供给

6、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果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进来又移出去” ,教师先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进而再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原因。这种传统提问模式的改变既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在无形中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变成了主体,所有的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自然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 三、积极引导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一般是指一种无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的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发散是求异的基础,没有发散就没有求异,也就没有创新,可以说,思维发散是思维创新的发动机。在地理

7、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新因素,适时选择发散点,引导4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诱发学生思维创新。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我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画出各种光照图,结果出现了许多突破常规的画法;在学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时,我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结果也是新意迭出。引导学生思维发散时,要注意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的扩展,注意正向发散与逆向发散的变换,避免思维的刻板、僵化,当然,发散后一定要收敛。在学习中强调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重视知识的迁移和新知的开拓,都是思维发散的体现,这种做法对诱发思维创新大有好处。 逆向思维是诱导思维发散的有效方法。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如果能反过来思考,或颠倒过来考虑,那就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发明。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带有创造性,常使人茅塞顿开。因此,地理课中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教师如果能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进行假想性推测的例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练习,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又可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