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807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让经验在“破”与“立”中修正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这一直是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是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久前,笔者就碰到了这样一道极富启发意义的图形面积计算综合题。在对这道综合题的思错、悟错过程中,学生主动修正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 此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理和复习”后的一道练习题。此题中的小树由 1 个三角形、2 个梯形和 1 个长方形组成,数据繁多,灵活性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严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是一大考验。 学生在完成了这道题的尝试作业之后,笔者经过批改、整理,发现该题的解答出现诸多错

2、误,其中最大的问题出现在第(2)小题的解答中。根据样本统计,全班无一人做对。大部分学生都是用“手工纸的面积小树的面积”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教师提示,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结果最终能够剪出 9 棵树的也只有一位同学(而且耗费了很长时间) 。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结合学生的计算过程和平时作业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二、思考与分析 1.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是用“手工纸的面积小树的面积”的方法?2事实上,从学生学习除法开始,这类“大面积小面积=包含的个数”的思考方法,已成为学生头脑中十分稳固、强势的问题解决经验。从整数除法开始,直至学生前一阶段所学的小数除法,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习题(如例 1,摘自五上年级配套

3、的课堂作业本 P.40,该题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的课堂练习) ,无不在暗示学生, “大面积小面积=包含的个数”这一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例 1:某班要做一些如图 1 所示的直角三角形小红旗,一张长 1.2 米、宽 0.8 米的长方形红纸,能做这样的小红旗多少面? (1.20.8)(0.30.22)=32(面) 答:能做这样的小红旗 32 面 于是在碰到类似问题情境时,学生提取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成为自然、唯一的方法(如例 2) 。 例 2:人民医院用一块长 7.2 米、宽 1.8 米的长方 形白布制作包扎用的三角巾(如图 2) ,能做这样的三角巾多少块? 7.21.8=12.96(米 2) S

4、=ah2=0.90.92=0.812=0.405(米 2) 12.960.405=32(块) 答:最多能做 32 块这样的三角巾 从这两道习题来看,学生经过这样的练习,头脑中已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脉络,一旦相似的问题情境出现,头脑中的原有经验便被瞬时激活: 3我们知道,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 ,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并作出行为反应。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影响。一方面,思维定势可以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使学生采用最简捷的途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当问题情境改变时,思维定势却容易导致学生在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上出现不当乃至

5、错误。这其实就是学生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意识的体现。 所以,从学生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使用来看,正是积极思维定势的体现。这种借助原有的思维活动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本文所述习题,求这样的小树可以剪多少棵,也是学生消极思维定势的体现。 2. 为什么要让学生完成这样一道习题,它的练习价值在何处? 这个问题并不指向于错误产生的原因。对分析错误原因毫不相干。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在拨开错误迷雾过程中,跳出习题看问题。题中的数据可谓繁杂,也不像先前的求图形面积、求阴影部分面积等习题那样标识得很清晰。但是深入思考不难发现繁杂的计算并不是该题的目的,那么该题的练习目的、练

6、习意图究竟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从中能获得哪些有益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方法?先前的学习经验、问题解决经验,在此处能派上用场吗?与这道习题“一脉相承”的其他习题,能否为这道习题提供教学思路? 三、解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如何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破茧而出” ,4建立新的思维活动经验呢?思维的“破”与“立”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这道题,笔者运用缓坡度、分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体会思想方法的运用之妙,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新活动经验的获得,帮助学生完善问题解决经验。 第一阶段: 1.出示例 1(见上文,题略):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得出:大面积小面积=个数 2.出示例 2(见上文,

7、题略):你能解答吗? 学生在原有经验的提取、运用下,很快就解决了。不出教师所料,方法依然是:大面积小面积=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例 1 是学生在课堂作业中完成过的,例 2 则是笔者在进行作业讲评时补充的。这样的设计,意在经过练习,总结形成经验,即经过一定数量的“感性经验”的积累,获得“理性经验”对规律的概括与提升。这是学生从结合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直观形式,到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初步生成和积累的过程。这一步,对于学生经验的获得而言,同样十分重要。 第二阶段: 出示例 3:农具厂要切割底和高都是 2 分米的直角三角形铁板,现在有一块长 1.3 米、宽 0.4 米的长方形铁板,最多可以切割这样的三角形

8、铁板多少块? 绝大部分学生的解法仍然如法炮制(图 3) ,没有意识到虽然问题情境是相似的,但方法已然不再适用了。 5这时笔者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很快意识到原有经验的局限性。通过课堂交流、实践操作,学生在肯定了原先方法的同时,找到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图 4) 。 学生自行总结:原来“大面积小面积”方法有些时候可以用,有些时候却不能用。像上面图中,旁边的小长方形就不能再切割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了。 学生在完成了这道习题后,对解题方法进行了反思得出: 生 1:我们可以把两个这样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拼起来。 生 2:先算出一行能剪多少个,再算出一共能剪多少行。也就是每行个数行数=总个数 生

9、 3:还可以用画图法。先画一画图画。每行画几个,一共可以画几行。这样图画里的个数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三阶段: 1.出示课本习题:用一张长 45cm、宽 21cm 的手工纸,能剪几棵这样的小树? 很多学生受前面两个经验的影响,两种方法都出现了(图 5、图 6) 。讨论:这两种做法对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第一种做法是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因为小树是组合图形,也可以说是“不规则图形” ,所以不能这样做。第二种做法比较浪费,因为旁边还留有很多纸。教师辅以课件演示(图 7): 2.教师引导:既然这样“横”着剪比较费纸,能不能竖着剪?课件6演示(图 8): 观察:小树长多少?宽多少?能不能在这张纸中

10、,放下这样的两行小树?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两棵小树中间的空隙上。 生 1:两棵树之间有 1 个空隙,把小树倒过来刚好是 1 个空隙的大小。这样,5 棵树之间共有 4 个空隙,那么就可以放下 4 棵小树。 生 2: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植树问题嘛! 生 3:间隔数=棵数-1。 生 4:我知道了,就像是两个手的手指交叉在一起的样子。双手交叉就行了。 教师出示课件(图 9) 方法的运用、总结过程,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修正过程。从最初的“大面积小面积” ,到后来的“画图相乘法”,再到最后的“双手交叉法” ,课堂上学生分析、总结方法,有助于个体经验的主动改造、丰富和提炼,

11、有助于自身数学活动经验的充实、完善。或者有人会问:这个方法后续学习中有没有用呢?其实这样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开阔了经验积累、经验修正。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库存得以丰实的同时,策略意识得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在后续学习中,学生需要提取“双手交叉法”的经验,只是,那时的“双手交叉法” ,已经成为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见例 4, “双手交叉法”间隔中嵌入的现实原型见图 10、学生作业见图 11) 。 7例 4:在长 12.4cm、宽 7.2cm 的长方形纸中,剪半径是 1cm 的圆。能剪多少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P.100) 四、说明 本次干预过程,实际上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新

12、方法的学习,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方法、知识运用与思维水平之上的。分阶段结合当时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原有经验进行肯定、否定、再认可新经验的分次教学。缓坡度让学生对头脑中的已有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直至形成自己较为完善的问题解决结构。每一阶段的教学,不应排斥原有方法和经验,但必须给予学生认识到已有方法的局限性的机会。不断寻求新方法,从而形成新经验。继而,在后续学习中,能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方法、思想、经验,根据新情境完成新任务。 还需指出的是,剪小树这道题确实比较难。部分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后,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即使是在有学生给出“手指交叉”的手势后,仍然对此题心存疑惑与恐惧之感。笔者认为

13、,后续教学中,教师仍需要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方法的体验。 经历过不代表就一定能获得经验。经验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丰富反思的过程。在新的问题、新的情境、新的猜想产生中,学生思考、验证、尝试的数学活动,都是学生基于原有经验进一步主动修正、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为学生经验的螺旋式上升与发展提供了机会。经验,可以促进成长,却也可能阻碍成长。不同方法在不同问题情境中的反复运用,有助于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减少消极的思维定势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不断地体验与感悟,沟通方法之间的内在结构联系,8有助于学生认识各种不同方法的局限性或者普遍适用性,从而产生自我修正方法的积极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破” “立”交替,主动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机会。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镇车恂如小学 31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