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731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新课程理念下精彩语文课堂的相同因素摘 要: 每一节好的语文课都有不一样的思路,但是,细细品味,却能发现每一节优秀的语文课都有许多相同的要素:优秀的教师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善于由浅入深,挖掘文章的深度,等等。总之,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的背后都蕴含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堂 相同因素 在新课改之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教育者将凯洛夫的教育学视为教育界的“圣典” 。但前苏联教育专家到中国授课时,以“解题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讲解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介绍写作手法”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时,语文老师们都在暗地里笑话前

2、苏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目中无“学生”的教学完全扼杀了学生对文本的见解,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界得到认可并得以全面推广,从教师的角度说,以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并不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本教案可以伴随老师的终生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这样教师非常轻松,可以说,备了一次教案,就可以每年都用同样的教案教学生。教师暗自窃喜,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上课简单化了,再不用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的权威地位得以巩固,2教师的话被奉为至理名言,完全忽视的学生的理解、体会、感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

3、知识的“机器” 。至此,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得以全面开花。在精英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模式得到了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认可。 2001 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各学科的课程改革至此拉开了序幕。 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并提出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使全体高中生都获得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4、: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首席”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服务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平台,给他们创造并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呢?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有什么标准呢?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的“异曲同工”之处在哪里呢?是不是就如现在老师认为是经典的新课程模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揭示目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问题探究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呢?我想,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我觉得,备课、上课不一定要有固定模式,但是,每一节成功的

5、语文课都有相同的要素,在此与3同仁分享。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在当今的教育界有“南钱北魏”之说,南方有个钱梦龙,北方有个魏书生。钱梦龙倡导的“三主”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理解、体会、感悟,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自学方法、提升自我,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而成为以学语文靠熏陶、感染、浸润、唤醒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由魏书生的

6、“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不难看出,每个环节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定向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开展自学,在学习中学生展开交流合作讨论,存在问题师生平等对话解决,自测、自结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从教育教学效果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不管在意志、品德、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还是在读、写、听、说能力等方面都高人一筹。 二、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 一部优秀的作品,当它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它还不能称得上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作品,当它通过读者的阅读与理解,形成自己对所读文本的再次创造,形成基于时代及个人经历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独特见解后,才

7、能称得上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一部完整的作品必须包括作4者的创造与读者再创造,我们所教学的每一篇文章,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再创造,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取代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但是,是不是教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就是不管学生的见解是否合乎事理呢?我认为,但学生对文本的见解存在价值观的偏见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让学生从师生共同的解读、商讨、交流中分辨善恶。老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期待,但是教师没有放弃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引领,这种引领不是告示、灌输,而是积极的引导与唤醒。 三、每一个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渗透着教学理念 我们在听一些教育名家上课时,听他们所说的话语,在他们的话语中无一例外地都有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他们说话的理论依据。钱梦龙老师每次上课前,都有一段与学生的对话,如:“我虽说年纪比较大,但是了解我的人都说我很年轻,因此,同学们可以怎么来称呼我?”有的学生说是老师、爷爷、叔叔、大伯、朋友、好兄弟,等等。从中不难发现,钱老的目的是要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作铺垫。 总之,教无定法,老师在备课、上课中不能忽视学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师生共同挖掘文章深度,创造性地解读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