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24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摭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导入艺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自然。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巧妙的导入,让课堂绽放魅力?现将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设计例说如下。 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是指教师运用与教材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教学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积极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式。这种导入即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又能激起

2、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轻松?趣。 如在讲“屈辱的岁月”时,首先播放幻灯“开心一刻”: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时,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 ”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小明的爸爸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在同学们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后,提问:既然圆明园不是小明烧的,那么是谁烧的呢?同学们一定也很想知道火2烧圆明园的真相,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

3、走进这段百年屈辱的岁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用趣味故事导入的方式,使学生以较高的兴趣投入到求知、获知的过程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可使学生迅速地产生求知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 时事导入,就是把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包括报上刊登的新闻热点,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式。这种导入可以让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我们的能力,拓展视野,不再成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

4、圣贤书”的书呆子。 如在教学“爱琴文明和早期城邦国家”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2008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数第一的骄人成绩。那么这一全世界人民热情关注的体育盛会是哪一年创办的?起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古希腊。 ” 这种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式,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就变得活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歌曲导入激活学生情感体验 3歌曲导入,是指教师选择跟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再现历史情境,从而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的一种导入方式。

5、有位理论家曾经这样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 ”这种导入方式能创设真实情境,渲染情感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进入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国土与人民”一节时,这样设计新课导入:同学们的学习很努力,不知道大家的其他才艺如何?老师今天想点一首歌大中国 ,大家会唱吗?(生:会唱)请文娱委员来领唱。 (师生同唱: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展示了现代中学生的风采。下面,再请大家谈谈对这首歌的理解好吗?(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6、国家,各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那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国土与人民这一课来了解我们的家有多大, “兄弟姐妹”有多少。在这个导入设计中,巧妙地利用歌曲大中国对祖国大家庭的歌颂,通过师生共唱,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将这首歌曲与新课学习的内容相联系,把学生带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理想情境。利用歌曲优美的旋律,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演唱中体会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可亲,?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强化了历史与社会课的德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 “九一八”事变一节时,可先预备好录音磁带,放一段松花江上 ,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一定会创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教师要抓住这

7、极好的时机,导入新课。 4四、诗词导入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古诗文或名言、警句,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文学性。诗词导入是指教师适度引用一些寓意深刻的诗词、名言、警句,给人启迪、令人深思的一种导课方式。这种导入方式能够很快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较快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如在教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时,课前用幻灯打出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蹈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指出这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针对中国现状,诗人写下的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甲午战争以后,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当时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8、?由此导入新课。又如,在教学“宋元文化”一节时,教师可先吟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慷慨、悲壮的诗句,问学生“这是谁的传世名句?”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再问:“这豪迈、奔放的名句又是谁的佳作?”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都是宋元文化的成就,并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这样,运用诗词导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使历史与社会课更富有丰富的文学魅力,既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轻松接受和形象理解所讲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悬念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悬念导入即设疑导入,这是一种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使学生思维进入惊奇、矛

9、盾等状态,构成悬念的一种导课方式。亚里斯多德说过:5“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设疑一致被认为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时,教师这样导入:“在 20 世纪的英国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英国的议会要员们,必须走下汽车,坐上 17 世纪的马车,穿上 17 世纪的官服才能进入王宫内,宫内所有的布局装饰及卫兵、宫女的服饰全都是 17 世纪的。那么为什么在 20 世纪的英国要保持这种 17 世纪的风格习俗呢?

10、17 世纪的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使人们至今念念不忘呢?” 。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又如,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节时,可以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我国古代有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也有人认为人是由猴子转变而来的,但这些都是不科学的答案。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经这样一渲染,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下面所讲的内容上。这样的悬念导入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急于找到答案,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学生的兴趣也就被吸引住了,于是教与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就形成了。 总之,历史与社会课堂导入虽无一定之规,却有无穷之妙。不管我们广大教师运用什么方式导课,在设计导入语时应做到:求精,有概括性;设疑,有启发性;巧妙,有趣味性;求准,有思想性;让课堂绽放魅力! (责任编辑 李 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