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水润西安”之浐灞水系的发展战略研究【摘 要】 本文阐述了“八水润西安”的提出和浐灞水系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八水润西安”中的地位,分析了浐灞水系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浐灞水系的发展规划。指出要从浐灞水系的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水景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人文环境规划着手,为打造“八水润西安”的西部第一和谐水城提供借鉴、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八水润西安” ;浐灞水系;发展战略 一、 “八水润西安”的提出 古长安依山傍水,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川分流,相背异态,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胜景,昔日的八水曾对西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受到环境和城市发
2、展的影响,西安八水面临着水量锐减和污染严重两大问题。 为此,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安市大力实施“大水”工程,变“八水”绕城为“八水”进城,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湖、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水系新格局,使西安成为拥有“大水面”的西部山水之城。本世纪初,为体现人-水-生态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体现了一种新的城市精神,又提出“八水润西安”理念。 从过去的“八水绕长安”到现今的“八水润西安” ,一字之差,却蕴2含着丰富的意义。 “润”包含了“润、进、惠”的内涵,不仅是引水进城,更是滋润城市、惠泽百姓。西安未来将呈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象,形
3、成八水滋润的国际化大都市。 “八水润西安,九湖映古城”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建设,无疑会让许多滨水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会使生活于此的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同时也将促使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西安新时代的城市精神。二、浐灞水系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八水润西安”中的地位 1、浐灞水系的历史渊源 水是文明诞生的摇篮,也是文明存续的命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论是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王国,还是引黄河、长江为母亲河的华夏文明,可以说有水才能有文明、才有城市,古代楼兰古城的灭亡则从反面印证了水对于文明和城市的重要作用。对于西安而言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拥有 30
4、00 多年的建城史和 1100 多年建都史的文明古都,西安这个城市的发源、勃兴、辉煌,水都在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逐水而居是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普通法则,早在九十多万年以前,浐灞一带就留下了“蓝天猿人”的足迹,而在六千多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先民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勾勒出水域西安的特色魅力:“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滈、潦(即涝) 、潏、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丰水的灞河流域自古就是西安的交通枢纽和人文要塞。灞河水域的文化脉络在盛唐时期3达到顶峰。 “望春楼下千帆竞”的广运潭盛景、 “杨柳含烟灞岸春”的灞柳风雪、鉴证了灞河水域的人文内涵:
5、半坡遗址、灞柳风雪、灞陵、杜陵、广运潭、铜人塬、禁苑宫、隋代灞桥等文化瑰宝,铭记着灞河水域的辉煌历史,可以说,灞河水域的一切文化都是“成于水”而“盛于水” 。2、浐灞水系在“八水润西安”中的地位 浐灞水系作为“八水润西安”的主要水系,浐河和灞河均发源于秦岭北麓,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区域,灞河流域年均径流量 6.10 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量的 30%,浐河流域年均流量 1.79 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量的 7%,浐灞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但已开采较多,可利用相对较低。地下水总补给量 2.31 亿立方米,可开采量 2.90 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量的 20%,实际开采量 2.27 亿立方米。充足的水资源,
6、尤其是地表径流资源,为浐灞水系打造西部第一水域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浐灞河流域是西安市境内除过境河流(渭河、泾河)之外流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最大的河流,是连接西安市两大生态带(秦岭、渭河)的重要纽带,又处于西安的上风口。从历史上看,浐灞河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相比其他流域更为突出。因此,浐灞河流域对西安市的生态环境影响举足轻重。由于浐灞河所处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通过全流域上下游的同治、共治,为浐灞生态区乃至西安市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为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做示范提供借鉴。 浐灞河流域优势突出的水资源决定了浐灞区域属于西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湿地资源丰富,其分布呈现“丰而不湿”特色,适宜于人4
7、类的生活与居住,适合发展以水景观为特色的生态新区,从而有助于体现人-水-生态的和谐,也体现了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体现了一种新的城市精神。城市水生态文化建设也将促使城市形象的提升,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西安新时代的城市精神。 三、浐灞水系的发展现状 浐河现状年水质状况良好,尽管在入灞河前水质现状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的目标水质;灞河蓝关镇断面现状水质为 III 类,满足目标水质要求,下游三个断面水质均为劣 v类,其中浐河入灞口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氟化物,分别超标 3.14 倍和0.05 倍。 浐河的一级支流荆峪沟,其位于白鹿原狄寨南 2km,距市区约30km,流经蓝
8、田、灞桥、长安,于灞桥区内汇去浐河。荆峪沟内由上至下依次修建有鹿源水库、杨家沟水库、红旗水库。其中红旗水库位于荆峪沟口,是荆峪沟流域梯级水库中最下游的一座水库。鲸鱼湖根据李家河水库供水管线设计,李家河水库退水进入曹庙水库,由曹庙水库退水进入荆峪沟,主要改善荆峪沟生态环境,并改善浐河下游水质,荆峪沟引水可作为幸福路的备用供水水源。 灞河位于西安之东,是渭河右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高陵县汇入渭河,全长 104km,流域面积2581km2(含浐河 760km2) 。城市段从灞蓝交界处至灞河入渭口,全长28.7km,设计河宽 300500m,百年一遇流量为浐灞交汇
9、口以上2500m3/s,浐灞交汇口以下 3300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5.32 亿 km2,5已治理段提防长度 58.7km2,正在治理堤防长度 11.55km,规划治理段提防长度 32.13km,未治理(平原段)提防长度 66.74km。 灞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6.10 亿 m?,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1.79m?,扣除引水口以上流域现状及规划的用水户用水量,保留一定河道基流的前提下,浐灞河引水系统 50%、75%,水平均可供水量分别为 4631m?、4122 万 m?。浐河引水工程主要供水对象为雁鸣湖。灞河引水工程主要供水对象为沿河岸的广运潭及未央湖。 四、浐灞水系的发展规划 1、浐灞水
10、系防洪治理工程规划 (1)浐河水系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浐河河堤设计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生态化、亲水化,而且还要与两岸经济发展相协调,使堤防工程既是防洪保安工程,又是城市景观工程,也是农村道路工程。 浐河城市段亲水化堤防断面为复式断面,分布在城市段橡胶坝蓄水区;浐河城市段梯形生态化护坡断面为梯形断面,主要分布在城市段橡胶坝上游;浐河农防段及支流,规划河堤采用梯形断面,设计洪水位以下采用浆砌石护坡。 浐河拦河坝规划了 13 座坝,其中已建成正在运行的有1、2、3、4、5、6共 6 座橡胶坝,7坝为建成水厂滚水坝,13坝为正在建设拦沙坝,其余 8、9、10、11、12共 5 座橡胶坝为待建工程
11、。浐河橡胶坝非汛期充水蓄水,形成水面,汛期排水堤坝,安全泄洪。 (2)灞河水系防洪治理工程规划。灞河河堤设计采用不同的断面型6式进行设计,规划堤顶宽度由大堤防渗、抗滑稳定要求、防汛抢修、工程管理等确定,滨河路与堤顶路合二为一。城市上游段的护坡同城市段为梯形断面,宾格石笼护坡植草。仅堤顶宽度与其不同。蓝田县城上下游农防段的河堤断面为梯形断面,分河堤和护岸两种形式。设计洪水位以下降浆砌石护坡,粘土斜墙防渗,洪水位以上及背水坡草皮护坡。 灞河拦河坝规划了橡胶坝人工湖 16 座,现灞河已成橡胶坝共 9 座,其中灞桥区 5 座,蓝田县 4 座。新建 7 座橡胶坝。灞河支流未规划橡胶坝。灞河已成溢流坝 3
12、 座,计划建设 11 座。灞河支流未规划溢流坝。河道景观水面发挥水环境和生态功能。 2、浐灞水系的水景观规划 (1)浐河水系的水景观规划。以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林和经济林。并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布设景观节点,保留现状水生植物和滩涂植被,充分利用地方树种和宿根花卉、水生植物和野花组合,形成生态湿地。 (2)灞河水系的水景观规划。灞河上游生态景观规划按照人水和谐的治河理念,总体布局按“三点一带”的机构进行规划。 “三点”:华胥镇的蓝田西北家具工业园、灞桥区纺织产业园、蓝田县城生态湿地公园。“一带”: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兼有风情民俗园、农耕体验园、桃园杏林等休闲
13、旅游功能。 针对上游情况,灞河生态景观建设主要以灞河河堤周边沿线为景观轴,从北至南依此为:灞桥区纺织产业园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蓝田西北家具工业园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蓝田县城生态湿地公园以及白鹿原生态7旅游观光带。为了营造一种天然的氛围,景观元素多采用草、林、石等自然景观元素,生态林以白皮松、国槐、栾树、杨树、垂柳、红叶李、花石榴等为主,经济林以核桃、樱桃、杏树、葡萄等为主。 生态改造灞河的河流地貌和水面的自然肌理,建设多出自然石坝加宽主河道,形成较大水面;多采用灵活、可移动设施。建设多处自然小石坝,形成梯级水面叠瀑,构造河滩中次河道及湖潭景观水面,堤外将突出灞河历史文化特色,展示自然生态景观和都市
14、田园风光,承载游憩、娱乐、文化、体育功能,提供游人驻足观赏休闲场所,形成灞河亲水动态空间。 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高于自然”的原则;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使灞河生态湿地公园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 3、浐灞水系的生态环境规划 浐河、灞河水系使生态区具有西部地区少有的水资源优势。有水则灵,生态区绿地系统与浐灞河水系的紧密结合,使绿地系统更具活力和灵性,生态内涵得以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绿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对浐灞河水系整体水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生态区绿地系统
15、与水系的紧密结合更彰显了“八水润西安”的理念。 (1)加大浐灞水资源整治,建立浐灞水生态区。水资源是城市的命脉,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秦岭山区水源地及诸河流水系的生态保护,下大气力进行丘塬、丘陵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平原区、城市区环境污染的8治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浐灞等河流水系的生态建设和治理力度,建设浐灞河城市段、浐灞交汇区等水面和各大公园人工湖及三环路水带,加快西安水环境生态工程建设。 (2)注重浐灞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区绿地系统中各类绿地植物种类选择、维护管理模式等方面应强调地域特点,突出节水省水要求;引入先进技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循环性。因此,在街道、停车场等区域采取渗透或半
16、渗透地面收集雨水,并将落到屋顶、太阳能收集板、小路、外廊、阳台的雨水输送地下水池,与经过过滤的下水道污水,淋浴和洗漱用水而得到的“中水” (grey water)混合,可灌溉屋顶花园,维护生产性景观植被,同时也利用生态廊道渗入场地,几年后区内所有的水将循环利用,水的输入量将趋近于零。 (3)大手笔运用河岸亲水性湿地创造浸润型的公众空间。在营造浐灞河的沿岸绿色地带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创造浸润型的公共绿地空间,既可以控制水坝水位的高低,使其接近而不淹没河沿,河中的湿地的高度,又可以通过水坝季节性水位的变化,营造一种时而被淹没时而露出的特殊感觉的湿地。 4、浐灞水系的人文环境规划 根据区域发展定位,是
17、水构成了浐灞生态区核心的竞争力,浐灞能够营造的必然是以水为依托,以水作文章,充分挖掘水资源优势的人文环境。而浐灞的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丰水只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中国西北和北方城市;二是西安的水,浐灞的水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水,充满着各种历史典故,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的水。基于此,浐灞生9态区未来的水环境的规划应该是朝“历史的水” 、 “人文的水” 、 “情景的水”以及三者构成的“西安的水、中国的水”为发展方向。 (1)营造“历史的水” 。所谓“历史的水”就是要恢复、引导上古历史的中国水环境形态和水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西安浐灞的水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年代,代表原始人类社会起源之一的半坡母系社
18、会就发源于浐灞区域,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已对秦朝时期的长安八水有过详尽的描述。 而与浐灞历史文化深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社会文化的缺失。且别说诗词歌赋,仅从字词的丢失(不用或者用的频率减少)就可以明显看出。比如浐灞二字,在国产软件找不到,而只能借助于微软输入法。 这种文化及文字的缺失对浐灞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就是除上述地名、河名与水有关的文字的逐渐丢弃,这其中不乏有代表水边多木陆地的“浒” ,水中小块陆地的“渚” ,积水洼地的“沼” ,其他还有涧、渊、泽、泊这些词的逐渐丢弃,就为我们对于逐水巢在文化和历史的深入上提供了思路,浐灞应该回避现在营造以大为美的现状,通过不同大小,深浅水面,通过不同水
19、与陆地关系的处理,营造出类似于“涧” 、“渊” 、 “沼” 、 “泊” “浒” 、 “渚” 、 “洲”等的水环境,不仅恢复上溯到上古形态的水,而且也将这些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的体现出来。 (2)营造“人文的水” 。所谓“人文的水”实际上就是营造上述带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涧” 、 “渊” 、 “沼”等水环境的过程中,注重人在环境中的舒适性即宜人的设计尺度。这实际上就是指浐灞在水环境的营造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大尺度的大水面的营造,而是更要注重大与小、10点线面的结合。 (3)营造“情景的水” 。所谓“情景的水” ,则是人文的水的进一步提升,即这种水环境中不仅强调宜人的尺度和人景合一的境界,而且还强调
20、人在环境中活动的感情因素,使之触景生情。换言之,它是环境营造过程中情的因素运用,神的营造,是古代园林文化对情景互动和托物言志理念在现代的运用,旨在营造“踏雪寻梅” “渔舟畅晓”等意境。 总之,浐灞区域未来的特色应从区域水资源优势出发,以水环境为核心,挖掘西安在北方城市生态优势的角色,营造水与西部城市之间形成强烈对比的生态新区。也就是一个充满着对比与冲突的西部第一和谐水城。首先,它是一座“城” ,而不仅是一个功能区,是城市中心区延伸的复合功能区,承载着城市副都中心职能。其次,它是一座“涧” 、“渊” 、 “沼”水城和以水为核心的生态新城。再次,它是一座对比与冲突之“城” ,充满着现代与传统,内与外交流的对比之城。最后,它是一座和谐之城,所有的对比与冲突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同时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同时,功能综合化的“城” ,意味着功能与产业的和谐,生态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望未来,浐灞生态区一定会沿着“西部第一水城”的路越走越欢快,成功打造一个高度生态化的环境面貌,异常优势的水资源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商务、会展、休闲、人居为主导,以高素质人群商务、生活、度假为形态,汇聚高价值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 “水、绿、城、史”四位一体,在对比和冲突中求得和谐的国际化副都市新城。引领着西安走向世界,使西安从此生态、从此高效、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