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摘 要淮南子继承了道家自然中心主义的传统,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淮南子以“道”为基础建立了其整体主义的生态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人亦物也” 、 “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思想。其以“无为”作为人类各项活动的基本原则,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生态保护思想。 关键词淮南子 ;生态整体;生态平等;生态伦理;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B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45-07 当代人文主义物理学家 F.卡普拉(F.Capra 1938)认为,佛教、道家、
2、儒家、禅宗等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各种生态智慧,并作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评价:“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这对道家学派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予以肯定并作出很高的评价。 淮南子继承了道家自然中心主义的传统,即“道家独特的以自然(天地万事万物)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人生的传统” ,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了养料。 2一、 淮南子的生态整体观 淮南子在对先秦各家学说进行融合吸收的同时,重点继承了老庄的“道”的思想
3、,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发生的总根源:“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淮南子对“道”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把世界的本原直接等同于“一” ,认为“一”是“道”的初始状态,宇宙万物都由“道”发展而来。有学者指出:“淮南子直接将道等同于一 ,是其用道来统一宇宙万物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天文训对“道”生万物的过程作了具体而细致的描述:“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
4、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即宇宙万物的发生遵循“虚霩(道)宇宙气天地阴阳四时万物”这一生成模式。 精神训则把宇宙的生成过程描述为一个由未有天地到生成天地、阴阳、八极并最终形成万物的过程:“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受汉代哲学偏重形象思维和直觉体悟的影响, 淮南子在对道作具体解释时,已不自觉地把道趋同于人们可认知的气了。 ” 由上, 淮南子建立了其“道”生万物的世界观,认为“道”是世3界万物的本原,所以它说:“万物总
5、而为一。 ”生化出的万有尽管纷纭复杂,但根本上都是“道”的体现,因此万物百事纵然枝举叶张,千奇万状,但都共同来自一个根源,就是“道”:“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今夫万物之疏跃枝举,百事之茎叶条蘖,皆本于一根,而条循千万也” ;“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 。此外,“道”还是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它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内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而为“德” ,制约着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因此,宇宙大自然中每个个体都是“道”的体现,万物皆出
6、于道,均在“道”的基础上统一并相互感应。 “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 ,只要能把握住道的规律,就能掌握住万物的变化。 生态系统是一个维持稳定和平衡的整体, 淮南子继承了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认为大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有维系自身秩序的作用方式,即“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11它以“物极必反”的方式来维持宇宙中自然万物的和谐秩序,确保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对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的继承。 淮南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根源于“道”并以之作为其存在发展的根据,以“道”为法则来维持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井然秩序;大自然是一个不能
7、分割、以“道”为基础而彼此联系的生态整体,万物相互依存而不能离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与现代生态学所证实的生命与生4命之间的相互依存都不能脱离其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生物圈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是, 淮南子便成功地以“道”为基础建立了其整体主义的生态观,从而为其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淮南子的生态平等观 基于“道”生万物、 “万物总而为一”的生态整体观, 淮南子认为,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员亦不例外,与其他非人类存在物是同源的,皆为“道”所生而蓄道之德,由此它提出“人亦物也” 、 “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 淮南子认为,天地形成后,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
8、物” 。从根本上来说,人与其他生物都是“阴阳合和”而产生的:“至阴飂飂,至阳赫赫,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 。“和”就是阴阳之气相谐交感下的最佳状态,两气要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开展创生的作用。只不过“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因其所禀受的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相对的。 地形训中探讨了生物的进化过程,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物都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湿玄。湿玄派生出“毛风”和“羽风”两支。毛风演化出胈(人类)和毛(兽类) ,羽风演化出羽(鸟类) 、鳞
9、(鱼类)和介(龟鳖类) 。由此, 淮南子认为,作为万物之一物的人,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来自自然的化育:“譬吾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 ”作为万物中平凡的一物,人的生死对于其他物和整个宇宙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其生我5也,将以何益?其杀我也,将以何损?”它还说:“夫造化者既以我为坯矣,将无所违之矣, ”人对造化者来说,只不过是一“坯”而已,没有什么不同;“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於地也无以异;其已成器而破碎漫澜而复归其故也,与其为盆盎亦无以异矣” ,造化者化育万物,就象陶人制陶一样,人的生命和其他万物一样,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其生与死犹如陶器与粘土。 原道训中
10、则说:“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天下万物是属于人类的,同时人类也属于天下万物的,这是一种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人与自然万物的观点,这种观点没有把人类看做是这个世界上特殊的、高级的物类,而是与其他万物放在同一水平上,把人类自然化。 精神训言曰:“不识天下之以我备其物与?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然则我亦物也,物亦物也,又何以相物也?”不知万物是因为“我” (人类)的存在得以存在,还是即使“我”(人类)不存在万物也能存在。 “我”是物,物也是物,那么我与物之间就没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 “人亦物也”的思想强调了作为物之一种的人与其他物之间
11、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泰族训说:“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见。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 ”认为宇宙中的万物是“相连” 、相互依存的,但淮南子不同于董仲舒神学的天人感应,它把天人感应、万物相连建立在同是由“气”而生的本质上。 齐俗训提出“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无不贱也” ,强调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平等的,都有“其所贵” ,有“其所贱” ,6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而没有贵贱之分。 精神训中将人的器官及其功能比附天地四时等自然现象:“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
12、取予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 ”天文 、 时则 、 地形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机械的比附显然有其不科学之处,但其本意是为说明人的肌体来源于大自然,而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万物中的一类而已,强调的是万物之间的平等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曾一度占据人们的思想,它认为, “人类高于其他一切存在物,是道德主体,能够过伦理生活,是价值和利益的中心。其他非人类存在物不在伦理共同体范围之内,它们对人类来说只有工具价值,所以人类对其不负直接的道德义务” 。淮南子 “人亦物也” 、“物无贵贱”的思想则明显摆脱了人类中心论的束缚,与儒家思想中“水火有气而
13、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的思想相比,在生态学上更具有进步性。两千多年后,现代美国环境伦理学先驱李奥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指出,自然界的事物是没有等级差别的,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事物是平等的,他还提出“大地伦理学”理论,认为伦理范围应当扩展到土地, “土地伦理规范只是扩展了集群的界限,使其纳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统称为土地” ,并主张“将社会良知从人民扩展到土地” 。德国思想家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提出要“敬畏生命” ,即“敬畏我自身和我之7外的生命意志”
14、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当像敬畏自身的生命一样敬畏万物的生命。他指出, “到目前为止,所有伦理学的一大缺陷,就是它们认为只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然而,伦理学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却是人对世界、及他们遇到的所有生命的态度问题” 。这些思想与淮南子的生态平等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此可见, 淮南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学上所具有的超前性。 淮南子靠直觉体悟出的人与天地万物同源的理论,虽缺乏一定的科学根据,但其物我同一、人与所有生命物平等的结论与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得出的人类和其他生命都是由基本的细胞单位构成并且大多数具有相同遗传机理的成果是不谋而合的。在“人亦物也” 、 “物无贵贱”总体观
15、念的影响下, 淮南子并没有把人类与万物分离开来,没有把人类的位置放得很高,而是以一种自然的眼光来对待人类,强调作为万物之一物的人类在根本上与其他万物没有什么两样。 三、 “无为”的生态伦理原则 作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 “道”化生万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目的和意识,它“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跂行喙息,蠉飞蠕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 ;“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 。淮南子从其生态整体观出发,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为一体,认为人类社会的秩序与宇宙万物的秩序应是和谐一致的,人不能主宰自然,而只能效法并顺应天地之道
16、。 淮南子从生养万物并无处不在的“道”中推出“无为”的原则,8认为“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 。它指出, “无为者,道之体也” ,把“无为”作为“道”的本质要求,而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也应以“无为”作为其行为的指导原则。 老子的“无为”主张顺应客观态势,提倡绝圣弃智、退让自保,反对人们积极从事任何认识和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之,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应毫无作为。 淮南子则对“无为”思想作了新的发展和诠释,认为“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不乱为,不强为,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其他事物,即“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17、;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淮南子所谓的“无为”更多地强调了“因”的观念,指顺应自然、摒弃个人意志、嗜欲, “因其自然而推之” ,依“道”行事,不人为地做违背客观规律和事物本性的事。它说, “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勿扰勿撄,万物将自清”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实现“无不为” 。这与其生态整体观强调“道”是制约万物运动的总规律和生态平等观强调“人亦物也”而不应为其他自然物立法是一致的。 然而, 淮南子的“无为”并不否定人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自然中的万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人类要“因其所贵而用之”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生态环境。它说:“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
18、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水依势东流,需要人加以疏通;农作物春天生长,需要人去耕种。它肯定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认为人对生态环境的9有利改造可以使自然环境发生有益的变化。然而,它又指出, “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 ,江河水流、禾苗生长都受其内在规律即“道”的支配,所以人类的改造活动必须以顺应自然、遵循其规律为前提条件,它举“以火熯井,以淮灌山”为例,认为这样便是“用己而背自然”之举。 “无为”的原则具体到生态环境的改造活动中则是要以尊重
19、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 四、 淮南子的生态保护思想 天地万物与人一样皆是尊贵平等的,在共同的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人类亦不能脱离生态系统而存在。作为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不仅要对自己的同胞承担道德义务,而且也应尊重其他生命物种,对整个生命共同体承担道德责任。 淮南子在其生态整体观和平等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其生态伦理思想,并在“无为”的生态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人类在生态伦理方面的行为规范。 首先,要尊重生命,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自然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从属于整个生态体系的一个环节。 主
20、术训以“先王之法”的方式提出其生态保护思想,反对“涸泽而渔” 、 “焚林而猎”的灭绝生物种群式的猎捕方式,反对人类过分向自然索取,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它说:“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10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谿谷,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焚林而猎,得兽愈多,后必无兽”的后果。此外,人类还要保护与其他生物共处的生态环境, 淮南子指出,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认为只有维持“水积” 、“木茂
21、”的生态环境,做到“食其实者,不折其枝” ,才能使万物按其内在规律自然生长,使“物以有为于己也” ,使“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 ,实现生物的多样繁荣与生态系统下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节令规定对生物捕杀的封禁和开放。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以时禁发”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原则,其后孟子、荀子也先后提出类似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山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财也” 。11淮南子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吕氏春秋的有关学说,并进一步总结了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根据寒暑气候的更易创制了更完备的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气,在时则训中根据自然节律的流变和万物生长的规律,规范了生产行为,从一月到十二月详尽细致地阐发了其保护生态的主张:“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毋聚众置城郭”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