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92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819 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摘 要中国和美国是分处在北太平洋东西岸的大国,中美交往的实现必须依靠海路。18 世纪末美国开辟中美太平洋航线。到 19 世纪初叶,大西洋沿岸的美国与中国的交往主要是贸易往来,太平洋商业航线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美国对外领土扩张到达太平洋东岸,太平洋航线得到快速发展。19 世纪末,美国在太平洋开拓新殖民地,为中美交往提供更多便利,形成了稳定的太平洋航线。控制在美国人手上的太平洋航线对中美两国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关键词中美交往;太平洋航线;海上交通工具;商业利益 从 1784 年美船“中国皇后号”绕过好望角远涉重洋来华到 21 世纪初,中美两国的交往时间已经超过

2、 300 年。前人对中美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交往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中美的交通航线尤其是太平洋航线的重视程度不足。实现持久的中美交往必须依赖良好的中美交通条件。广阔的太平洋是横亘在中美两国之间唯一的地理障碍,发展太平洋航线是改善中美交通条件的必要选择。由于中美两国对太平洋航线的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笔者认为有必要认识太平洋航线的发展历程。18 末到19 世纪的一百多年是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大发展时期。航线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对中美交往的影响不断提高。到 19 世纪末,它已经成为维系中美交往的主要纽带。 一、第一阶段(17881819) 21788 年, “哥伦比亚号”帆船从纽约港出发,沿南美洲

3、最南端的合恩角,取道太平洋夏威夷岛,最后直达广州。这是中美两国在太平洋上建立的第一条航线。从“哥伦比亚号”商船来华到 1819 年美国领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这个阶段,中美之间的地理距离极大限制了太平洋航线的利用。加上受中美贸易的影响,太平洋航线处于不稳定状态,没有形成固定的路线。中美两国对外交往的态度截然不同,美国对太平洋航线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远远超过中国。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中国清王朝为维护封建统治,更加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导致中国的远洋航运业逐渐衰弱。商人往来“南洋者十之九,东洋者十之一” ,1几乎没有中国船只横渡太平洋。建国不久的美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远洋航运事业。由于美国濒

4、临大西洋,国土未到达太平洋沿岸。从美国到中国,需要绕行南美洲合恩角,横渡太平洋到达中国广州。中美太平洋航线的使用源于两国商业贸易。美国为了平衡对华贸易的逆差,竭力在太平洋寻找来华贸易的新货源。1788 年美船“伊利诺拉号”从纽约尝试性地贩运 13000 张海豹皮经印度转运至广州,毛皮销售一空。1789 年美国船长格雷用“哥伦比亚号”商船将北美西北海岸搜集的毛皮运至广州。这是美国船只首次横渡太平洋,它开辟了中美交往的太平洋航线。 “自 1790 年格雷船长航行成功之后,美国商船来往于西北海岸与广州之间者,络绎不绝于途” ,2中美贸易有了新的开始。为了保持对华贸易的稳定性,美国在太平洋建立起殖民地

5、。“1811 年纽约皮货商人奥士拓在太平洋岸建立一个美国与广州之间贸易的永久商站,作为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个根据地。 ”3美国在太平洋建3立的商站殖民地成为美国本土同中国交往的枢纽。太平洋哪里有资源,哪里就有美国船只的足迹,所以这个阶段的中美太平洋航线没有形成固定的路线。美国在太平洋竭力寻找对华贸易的货源,足迹遍布太平洋众多岛屿,将檀香木、玳瑁壳、海参、鱼翅以及动物皮毛等等销往广州获取暴利。但是这种贸易不能长久,随着这些资源的枯竭和消费市场的饱和,到 19 世纪 30 年代,由这种贸易活动形成的太平洋航线繁忙程度已大不如前了。 这一时期,美国来华商船大多比较小,例如 93 吨的“白特塞号” 、7

6、0 吨的“希望号” 、62 吨的“香客号” 。在 1840 年以前,从事东印度贸易的美国船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上千吨的。美国人将单桅帆船、横帆帆船、不装横正帆双桅帆船、双桅方帆船和双桅纵帆船等等选作太平洋和中国贸易之用。4美国人由于财力的限制难以建造大型远洋船只,选用北美盛产的橡树和松树作为造船原料。这些帆船船体轻小,航速较快,易于操作,非常适合中美之间的快速贸易。1845 年,美国制造出首艘飞剪式帆船,这种快速帆船航速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帆船,美国人就多用它来运送中国茶叶销往欧洲和北美。19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这种帆船作为中美交往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轮船早在 1807 年已经问世, “

7、木质或铁制轮船的载重量小、耗煤量大,长途航行又难以取得补给, ”5无法作为远洋运输工具,以至于帆船仍然能够称雄一时。可是帆船却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它的行动完全依赖于风力,无风时则不能行动,百吨重的海船是人力划不动的。航行时要依靠船员熟练的驾驶技术,时刻注意风力和风向,及时调整帆、桁、索具,以防被风吹翻。沿岸航行时要注4意下风一侧的海岸情况,防止搁浅触礁。6所以帆船是无法满足交往日益频繁的中美海上交通需要的,中美交往需要新交通工具。 二、第二阶段(18191898) 从 1819 年,美国成功地将领土扩张到太平洋海岸。到 1898 年,美国开始在太平洋地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这个阶段的中美两国,

8、由于地理距离缩短,两国交往更加便捷,交往的内容也丰富多样。中美也逐渐改变了对外交往的态度,重视太平洋航线对两国的作用,加大对太平洋航线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太平洋航线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航线。 虽然美国人在俄勒冈建立了商站,但俄勒冈主权归属西班牙,奥士拓商站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运至美国本土需要绕行南美洲。中美贸易刺激了美国的对外扩张,拉近中美两国的地理距离成为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 “争取独立与扩张领土是北美独立战争的两个基本目标。 ”美国总统杰斐逊主张扩张领土来巩固美国的共和制度,并为美国规划出“自由帝国”的蓝图:“把联邦的领土扩大到古巴、佛罗里达、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部分,在这些

9、新领土上实行共和与自治” 。 “他是第一个主张通过海上贸易把中国纳入“自由帝国”范畴的人” 。71803 年美国从法国购得新奥尔良和整个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 “纽约的商人认为,俄勒冈是通向太平洋的钥匙,它将控制太平洋岛屿、东方和中国贸易” 。81819 年,美国通过亚当斯-奥尼斯条约从西班牙手上获得俄勒冈地区,美国边界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美国一跃成为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的美洲大国。美国领土扩张到太平洋东岸导致中美太平洋航线发生变化。美国从5中国进口的货物可以从广州运至奥士拓,再转运至美国东部,而不必绕道合恩角,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美国获得俄勒冈之后,觊觎加利福尼亚广阔的土地和优越的地

10、理位置。1846 年美墨战争后,墨西哥割让上加利福尼亚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对美国交通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由于加利福尼亚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全新的世界交通线” 。91852 年美国培里舰队奉命前往日本要求开国。要日本开国的目的是“需要日本作为美国前往中国的太平洋航路上的中继站,以便将美国产业革命期间生产的棉制品输往人口众多的中国。 ”101854 年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 ,日本接受了美国提出的要求。中日美三国被北太平洋航线稳定的串连在一起,中美交通更加便利。1848 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引发淘金潮和移民潮,旧金山、波特兰等太平洋沿岸港口繁荣起来。开采加利福尼亚金矿急需大量劳动力,美国商人就从

11、中国运来廉价的华人劳工来从事繁重的开矿工作。 “据统计 1857 年已由香港殖民官员颁发证件的移民出口船只,自 1857 年 1 月 17 日至 1857 年 12 月 15 日共有 20条船只驶向旧金山。 ”11美国东部地区的许多人也去加州淘金,从东部地区开往中国的商船,先载满这些人绕过南美洲去旧金山,然后再驶往中国。中国方面,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外国人和外国船只来华的中心。内战结束后的美国政府以恢复经济为国家建设的中心,积极发展交通事业。1867 年美国成立太平洋邮船公司,经营加利福尼亚至上海、横滨航线。 “这是 1887 年以前横贯太平

12、洋唯一的定期航线。 ”12在以后的几年里,该公司不断在航线上投放新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1868 年,清政府外交使团6在蒲安臣带领下赴美修订条约。使团自上海虹口黄浦江码头乘坐美国轮船“格斯达哥里”号轮船前往日本横滨,转乘美国“中国号”轮船直航美国旧金山。蒲安臣使团的成行得益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 中国和美国西部交往有了太平洋航线,但美国东西部缺乏便利的交通线路联系,影响到美国东部地区同中国的联系。 “1858 年,有人从中部城市圣路易乘四轮马车去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花费 24 天时间。 ”13蒲安臣使团从旧金山到纽约取道巴拿马,花费 23 天左右的时间。美国东西部之间的交通不便,不利于

13、美国的统一以及中美交往。1862 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建设起自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至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的太平洋铁路法案。1869 年 5 月,铁路建成。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对中美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从中国到达美国西部后,前往美国东部不需绕道巴拿马、合恩角或者乘马车横穿美国大陆,利用太平洋铁路便能轻松到达。1874 年,清政府命祁兆熙护送第三批赴美幼童。他们到旧金山后, “坐上横贯美国大陆的火车六天六夜,走了三千里, ”到达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城。14从美国西部到东部的时间缩短到七天时间,也意味着中国到美国东部的时间减少了至少半个月。 在美国积极发展太平洋航线的同时,中国也做出了一定的

14、努力。19世纪七、八十年代,轮船招商局非常重视远洋航运事业,积极开拓太平洋航线。1880 年,轮船招商局派遣首艘中国商船“和众号”驶往华人集居的檀香山和旧金山。中国发展赴美的远洋航运事业,触动了美国的利益,受到美国百般刁难。 “和众号”在旧金山被美国海关扣押,除“照缴进口正税,又加征罚项等税。 ”15中国为发展太平洋航线所做出的努力7在美国的阻挠下归于失败。1882 年,轮船招商局赴美的航线停驶。面对外商的极力抵制和国内封建官僚的阻挠,纵然国内民众要求轮船招商局发展远洋航运业务的呼声高涨,轮船招商局也未再加入远洋航运事业,中国远洋航运事业继续被外商垄断。 工业革命的发展带动造船技术的进步,蒸汽

15、机船取代了帆船,成为中美主要的海上交通工具。美国利用工业革命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从1819 年开始,美国的钢铁行业迅速发展,钢铁产量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机器制造业,优质钢材是建造蒸汽机船和锅炉的材料。蒸汽机船较帆船的优势在于在不同风力和风向下均能有效的航行和操纵,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帆船高。汽船可开出定期航班,在海上的航行一般比帆船可节省 1/3,甚至于 1/2 的时间。16早期的蒸汽机船是明轮船,它是由蒸汽机动力带动装在船舶两舷或船尾的桨轮旋转,让船在水中行驶。它存在弱点是蒸汽动力的利用效率低,对煤的消耗非常大,缺少供煤港口便不适宜远洋航行。19 世纪 50 年代之后随着蒸汽机和锅炉的不

16、断改进,蒸汽机船的动力不足问题得到解决,蒸汽机船的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蒸汽机经过不断改良,蒸汽动力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蒸汽机船的船速更快,燃料更省,适应性更强。加上造船技术的不断提升,蒸汽机船也从明轮船跨越到螺旋桨推进轮船。蒸汽机船的使用和改进,为中美之间太平洋定期航线的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第三阶段(18981900) 19 世纪末,美国将对外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太平洋和东亚,更加重视和需要广阔的中国市场。为此,美国需要开拓更多的赴华航线和维系航8线稳定的中转站,以利于美国对华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抢占中国市场。在美国的积极努力下,太平洋航线得以固定下来,形成一批新的航路。 内战后的美国约翰逊政

17、府本想继续实施对外扩张政策,但是受美国经济实力的限制,难以大力对外进行扩张,仅在 1867 年购得阿拉斯加。美国只得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建设和消化即得成果,以增强自身的实力。但美国对外扩张的意愿从未消失,以武力开拓殖民地来获取市场的扩张主义逐渐成为主流。经过 30 年的发展,到 1894 年美国制造业已居世界第一位,海军实力居世界第五位。 “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既给美国扩张主义以国际竞争的信心,又使其对外扩张成为一种需要” 。1719 世纪末的非洲已被列强瓜分完毕,广阔的太平洋和东亚成为美国扩张的目标。 1895 年,美国与西班牙关于古巴问题爆发战争,战事波及西班牙在美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 “美

18、西战争是美国第一次踏上殖民征途,古巴与菲律宾成了美国进行殖民主义实验的地方。 ”18菲律宾靠近中国,处在太平洋西部的重要位置,获得菲律宾是美国太平洋扩张战略的重要一步。美国总统麦金利在对参议院的演讲中说道:“菲律宾群岛永远是我们的,直接随着它,还有中国那一片无限广大的市场,我们既不能放弃前者,也不能放弃后者。 ”191898 年美西战争结束,菲律宾和关岛由西班牙转让给美国。美国占领菲律宾是为了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1901 年美国为参加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阿德纳查飞陆军少将带领 2500 名美军从菲律宾出发北上天津加入到八国联军的行动。美国殖民菲律宾方便了美国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不必像在美西战争

19、中劳师以远,从美国旧金山调派11000 远征军。此外,地处夏威夷以西 500 公里的关岛对美国同样重要。9“长期被美国捕鲸船作为集合地的关岛是夏威夷和菲律宾的直航线,它所处的位置正好使这里乘船到日本、韩国、中国上海和香港,以及菲律宾港口乘船到这里都为 5 天的时间。 ”20关岛可以作为美船在西太平洋的的停泊地和供煤站,地位不容忽视。夏威夷群岛处于太平洋中部重要的位置,距美国旧金山 3846 公里。美国认为夏威夷“实质上是美国州体系的一部分,是北太平洋贸易的锁钥。 ”21美国为谋取自身利益积极干预夏威夷王国内政,不许其他殖民势力染指,不断将夏威夷引向美国化。1898 年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夏威夷

20、群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1899 年冬天,应旧金山华人之邀,梁启超即拟前往美国。结果因清政府阻挠,走到夏威夷就停止了。在东亚前往美国的太平洋路途上,夏威夷已经成为进入美国的第一站。 美国通过在太平洋的殖民扩张,将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据为己有,作为进入中国的跳板。中美之间形成了新太平洋航路,即美国西海岸-夏威夷-关岛-菲律宾-中国。 四、太平洋航线发展的特点 (一)美国是中美太平洋航线变化的主导方 中美太平洋航线随着美国领土和殖民地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处在大西洋一隅时,美船“哥伦比亚号”来华开辟了首条来华太平洋航线。随着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东岸,从美国西海岸到中国的太平洋航线亦是由美国人开辟。美

21、国在太平洋扩张殖民,为中美交通提供了更多的中转站和来华路线。中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从没有固定到长期稳定,均由美国促成。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交往。中国的商船也无力同美商争夺远洋航运业务,在洋商的排挤和封建统治盘剥下被迫停止。10美国是中美交通路线变化的主导方,中国是中美交通路线的被动接受方,中国与美国的交往需要通过外国的船只行驶在美国人开辟的太平洋航线上。 (二)商业利益是中美太平洋航线变化的根本动力 中美关系开始于两国之间的商业往来, “中国皇后号”来华的成功后中美贸易迅速发展。早期中美贸易存在巨大逆差,美国人前往太平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输往中国的商品以扭转不利局面。美国为了对华贸易扩

22、张得到的西部领土,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商人为节约开发成本,将大洋彼岸的廉价华人劳工运来从事繁重的工作。移民潮促进了太平洋航线的发展。随着美国工业实力不断增长,广阔的中国市场成为美国觊觎的对象,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需要中国的通商口岸。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美船来华的目的地被限制在广东。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沿海通商口岸大片开放,美国殖民势力乘机涌入中国,美国商船和兵船肆无忌惮的来往于中国南北。为维持和扩大在华利益,美国需要保证太平洋航线的稳定,占据太平洋岛屿作为中转站成为必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商业利益为根本目的。 (三)中美太平洋航线变化借助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交通工具的革命为中美太平洋航线变化提供了物质保证。早期美船能否成功来华的物质条件主要是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美国建造的木质帆船虽然轻快,但是航行依靠风力,船只在海上航行受季节影响较大,加之太平洋的路途漫长充满着风险。这些因素不利于中美交通路线的稳定。美国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