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894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1 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前景展望【摘 要】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本世纪伊始接连发生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使 21 世纪的中日关系开局不利,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既存在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这为判断、预测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新世纪初期两国关系将在友好合作与竞争摩擦并存状况中得到发展。【关键词】21 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前景展望 一、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 (一)政治领域 由于 2008 年是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 30 周年,胡锦涛主席借此开

2、展了对日为期五天的暖春之旅,这次访问对两国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两国首脑会谈之后,中日两国签署了“第四个联合文件” ,即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双方第一次确认了两国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条文。此次联合声明的签订展现了两国的大国风范,更表明中日两国在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亚洲繁荣与稳定方面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二)经济领域 2中日之间的经济往来是维护两国之间关系最重要的力量。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再加上又是邻国,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显然十分重要。从今后较长时期内看,中日之间仍是经济互补型的关系。中国对日本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需求还是很大,日本则需

3、要中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等。众所周知,中国在接受国际援助中,日本对华援助是居首位的。截至目前,日本政府已累计向中国政府提供了日元贷款 3200 亿日元。 (三)文化领域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文化交流也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互动过程当中,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利用错误历史观误导本国国民对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中日本侵华问题上的认识,美化当年日本侵华战争。这种错误的行为导致中日两国民众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产生了差距,增加了对立情绪。为了缩小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距和疏通两国民众的情绪,中日双方成立了共同研究历史的专家小组。这个历史问题研究的专家小组还是有利于弥补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巨大分歧,也

4、有利于避免中日民众的情绪化,更有利于维护和加强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四)安全防务领域 在 2008 年 2 月时,应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的邀请,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斋藤隆海军上将访华。双边就安全形势、军队建设等进行交流。这次访问开启了中日两国今年在安全防务领域的交流活动。 3(五)民间交流领域 民间交流一直是维护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纽带,无论是在中日建交以前,还是在建交以后,更没因中日两国政治因素而中断交流。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时,日本救援队迅速来华,日本改派自卫队运输机为民用飞机赴华运送救灾物质。这两个事件给两国民众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使得两国民众在感情上的距离更加接近。同

5、时,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的开启对于今后两国感情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能源领域 中日两国是世界上能源需求大国,彼此视能源为本国经济的生命线。因此,东海问题解决的迫切性摆在中日两国政府的面前。由于东海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两国的能源和领土主权问题。经过几轮磋商和谈判,两国政府出于现实的考虑终于在 2008 年 6 月 18 日达成了东海共识-两国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资源。东海共识的达成为以后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土争端处理的问题上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开端。同样,东海共识为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开始了具体的实践工作。 二、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6、内部因素:日本右倾政策 日本右倾政策是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利用攫取的政治权力和大众的要强心理而推动制定的行动准则。究其实质,主要在于日本政坛混沌,具体包括:一是为侵略历史翻案;二是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废除宪法第九条;三是妄图走向军事大国。究其根源,是对军国主义清算极极不彻底;4二是神道教和天皇神国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三是日本未能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 四是冷战后东亚战略形势的变化造成了相应国际环境。究其影响,主要是作用于东亚政治,具体包括:一是增加了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变数,危及东亚安全;这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东亚国家的警惕和不信任,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1.关于历史的认识问题。这个

7、问题既是困扰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本方针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而日本更多地强调“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的重要性。这成为引发两国摩擦的一个根源。 首先,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小泉自 2001 年上任以来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不仅对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愤怒和抗议漠然置之,甚至攻击中方的严正交涉为“干涉日本内政” 。为此,中日首脑互访中断数年,中日关系曾降到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点。而且,小泉的后任安培,在未上任之前就制造事端,就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投石问路,大大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其次是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不顾中韩等国的强烈反对,

8、批准扶桑社歪曲历史的右翼教科书出版。而一些阁僚则不断发表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论,并呈越演越烈之势。对于这两个问题,日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抚平中国人民乃至亚洲各国人民的创伤,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中日两国互相信赖的关系。 2.关于台湾问题。这既是关系到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也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敏感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5中日在台湾问题上的摩擦再度加剧。2001 年、2004 年,不顾中国强烈反对,日本两次同意“台独”势力头面人物李登辉访日。与此同时,日本进一步提升对台关系,公开或秘密地加强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和军事关系。2005 年春,日本追随美国,以有损台海安全

9、为由,明确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同年 2 月,日美又将台海安全列为“共同战略目标” ,并于 10 月就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加强军事一体化达成新的协议。日本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加深了中国对日本走向的疑虑。近年来,日本提升对台关系,批评中国反“台独”斗争, (1996 年中国开展反台独斗争,进行导弹演习,日本对此表示“抗议” ,成为亚洲国家中唯一公开偏袒台湾的国家)与美国全面加强军事同盟关系并联合研发 TMD(实际上将台湾包括在其同盟条约的覆盖范围内) ,台湾问题重新凸显,并开始溢出政治问题的范围与安全问题相联系,成为中日之间在政治、安全两大问题上的共同摩擦点。 3.关于钓鱼岛主

10、权争端问题。钓鱼岛问题是涉及中日主权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又一个不利因素。钓鱼岛列岛(日本称尖阁列岛)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 92 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等 7 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 7 万平方公里,1895 年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一同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处心积虑,当年就将钓鱼岛划归自己的冲绳县管辖。美国也插手了此事。1971 年 6 月 17 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夕,日美签定归还冲绳协定 ,将钓鱼岛也划入归还区域,但又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中日之间关于钓鱼6岛主权之争便延续至今。

11、中国政府主张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虽然至今仍在日本实际控制之下,但中国从未放弃对其拥有主权的立场。日本则认为,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拥有对该岛的主权和控制权,否认中日存在领土之争。 (二)外部因素:美国的遏制政策 中日关系受到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另外两对关系,即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的深刻影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其中,以日美安全条约为载体的日美军事同盟是问题的关键。1972 年的中日联合声明曾郑重指出, “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在联合声明之外,时任外务大臣

12、的大平正芳又专门以谈话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表明,日美安全条约是不针对中国的。但是,时隔 24 年之后,全球冷战已宣布结束之时,日美又于 1996 年重新定义了军事同盟,1997 年,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出台,1999 年日本国会又通过了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 、 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等“周边事态法”的三个相关法案,并且把台湾纳入日本周边事态法的适用范围内。通过这些措施,原称不针对中国的日美军事同盟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其中当然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后重新调整其亚洲军事部署的考虑,但也不能不看到日美两国遏制中国、插手台湾问题的真实意图。随着“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国内的高涨,联合美国防范和

13、围堵中国成为日本领导集团的重要战略考虑。 7中日战略关系存在这样一个死结:一方面,日本之所以迟迟不能摆脱“美主日从”框架,就是因为在日美同盟问题上未能让中国安心。其实,日本要成为“普通国家” ,障碍不在中国,而在于对美依赖,原因也不在中国,而在于日本在历史与现实问题上未能实现日中战略和解。对日本而言,如何为 21 世纪的对美、对亚外交定位,特别是如何为对美、对华外交定位,将是通过分析能够得到预测的问题。 三、中日关系的前景展望 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模式,中国著名中日关系研究专家金熙德先生列举了在当前中国学界颇具代表性的几种模式:一是美国霸权下的中日关系模式;二是中日某一方主导的地区模式;三是中日

14、主导东亚一体化模式;四是地区多边合作模式。 同样,日本著名日中关系研究专家天儿慧先生则举出在当前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对华战略:第一,建立强有力的“美英日”轴心,在此基础上谋求部分地改善中日关系;第二,在维持良好的日美关系的同时,决心谋求中日关系的根本转换和根本改善(中日协作论) ;第三,日本不拘泥于“美国还是中国” ,致力于创造“第三条道路” 。 中日两国的中日关系专家描绘的这些未来中日关系模式,比较了各种可供选择的道路。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能否根据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从战略的高度把握中日关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就未来相互关系及地区与国际秩序问题不断扩大战略共识,缓解和消

15、除“中国威胁论”和“日本威胁论”的恶性循环,致力于把两国关系纳入“双赢”轨道。 8所谓立足现实,就是要务实面对中日两国都在成为东亚地区大国的现实;务实面对在东亚地区有着重大战略利益的美国的存在;要改变“一山不容二虎”的心态,务实面对同一地区几个大国并存的格局。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谁也难以阻挡。对于中国来说, “立足现实”就是务实面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存在,冷静面对日本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必然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中美日三者关系,使之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 所谓放眼未来,就是要从中日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愿望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两国关系。中国政府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全局出发,积极推进“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政策,对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中国没有理由与之走向冲突与对抗。同样,日本也没有任何理由与中国交恶。2005 年四月底,胡锦涛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为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确定了基本框架。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友好相处,合作共赢,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日两国能否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未来中日两国大国化的道路上,两国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理性地对待竞争,中日关系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合作、和谐发展,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91 金熙德.2007-2008 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J.日本研究, 2008(1). 2 高红梅.迈向亚洲货币基金的举措J.望,2008(19). 3 孙承.试析安倍内阁以来中日关系回暖的原因J.日本学刊,2008(2). 4 金熙德.中日关系的新特点与新趋势J.亚非纵横,2008(2). 作者简介:渠源(1990.04- )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 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太国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