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及其公平问题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我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分地区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 19932011 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利润收入;考虑省际异质性,不同地区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不同,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的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机会公平四个维度并结合地区差异,从劳动者报酬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初次分配; 居民消费;劳动收入; 利润收入 中图
2、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50009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劳动报酬占GDP 的比重)持续大幅下降。据统计,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已从 1993 年的4949%下降到 2011 年的 4494%,降幅达 455 个百分点。而利润收入比重(营业盈余占 GDP 的比重)则从 1993 年的 2478%上升到 2011 年的2654%,增加了 176 个百分点% 2数据来源:根据 19942012 年历年我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如果从国际角度比较,我国
3、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更加严峻,2005 年主要发达国家劳动收入比重都在 50%以上,其中美国为 6030%、欧洲为 6360%、日本为 5880%,而我国仅为 4140%;19952005 年,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 1030 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美国下降 120 个百分点,欧洲下降 180 个百分点和日本下降 430 个百分点1。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劳动收入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不断降低。我国居民消费率由 1993 年的 4443%降至 2011 年的 3541%,远低于美国的 7157%、日本的 6040%和印度的 5721% 数据来源:我国数据根
4、据 19942012 年历年我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美国、日本、印度数据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居民消费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消费公平意味着起点公平和社会公平2。因此,收入分配失衡和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成为我国政府、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传统理论,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前提,居民收入的下降势必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那么,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否也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有关呢?如果是,收入分配失衡对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对此,我国如何应对?这不仅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和“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
5、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问题的答案。 一、文献综述 对于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有文献分别从不3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如朱国林等1,李扬和殷剑锋2,方福前3等。这些研究主要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分析了总体收入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事实上,居民收入经再分配后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比重与初次分配格局密切相关4,因此,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于提升居民家庭收入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国内有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在近年出现一些文献。汪同三5认为,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过低是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魏众6指出,国
6、民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不断下降对我国消费率过低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乾和魏下海7认为,国内需求体系是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比重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所在。储德银和闫伟采用19932009 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内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工资份额对于促进居民消费的长期增加具有重要作用。郑延智和黄顺春以江西省为对象研究结果也显示,工资收入提高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用大于利润收入。 国外学者对于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资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关系。Borooah 和 Sharpe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英国 19631982 年有
7、关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家庭年度调查数据,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估计了各个收入阶层的消费函数,以检验各个阶层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显著的差异。Cutler 和 Katz 对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消费分布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变化趋势和消费不平等相互4并存,劳动力市场工资分配变化是造成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变化的根本因素。 已有的研究对于探讨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并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这些研究多为定性分析,且都以可支配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总体视角看忽略了居民收入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效应,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全面,甚至并不可行。近年来虽有研究关注收入初次
8、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却没有考虑各省份异质性的存在。事实上,由于发展背景、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层级的省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忽略省际异质性,可能使得实证检验结果的普适性大打折扣。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 Panel Data 模型,并考虑省际异质性,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依据。 二、计量模型、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依据 Bhaduri 和 Marglin 的消费函数模型(以下简称 BM 模型) ,构建初次分配影响居
9、民消费的计量模型。该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在消费函数中考虑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 BM 模型中,国民总收入(Y)被划分为工资收入(W)和利润收入(R) ,居民消费(CS)可以表示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函数,即: CS=CS(W,R) (1) 根据式(1) ,可构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影响居民消费的面板计量模5型: CSit=0+1Wit+2Rit+t(2) 其中,0 为常数项;1 和 2 分别表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t 为随机误差项;下标 i 和 t 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二)变量说明、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劳动者报酬对工资收入(W)进行测度,采用营业盈余对利润收入(R)进行测度。并
10、选择 19932011 年我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之所以如此,首先,我国省级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统计数据自 1993 年开始;其次,西藏的部分数据缺失。 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各省份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数据采用本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78 年=100)进行平减,居民消费数据采用本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 年=100)进行平减。 19932004 年各省居民消费、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 ,以上指标 20052011 年的原始数据来源于 20062012年我国统计年鉴 ;19932011 年
11、各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本文使用的计量软件为 Eviews 72。 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会改变其原有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化,而且还可以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因此,本文对平减后的CS、W 和 R 取自然对数,分别用 LnCS、LnW 和 LnR 表示。从而式(2)可改写为: 6LnCSit=0+1LnWit+2LnRit+t(3) 通过估计式(3) ,可得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此时,1 和 2 分别表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弹性。考虑省际异质性的存在,在估计式(3)时,本文首先以 30 个省份的总体样本进行估计,以判别国民收入
12、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总体特征,并记为模型 I;然后,将 30 个省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划分,依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划分方法进行。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等 12 个省份;中部地区包含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 9 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 9 个省份。 ,探寻不同地区收入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特征,并分别记为模型 II、III 和 IV。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样本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1 面板单位根检验 常用
13、的面板协整检验有针对同质面板假设的 LLC 检验、针对异质面板假设的 IPS 检验、Fischer-ADF 检验和 Fischer-PP 检验,为增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以上四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 LnCS、LnW和 LnR 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 1%显著水平上,各变量的原始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其一阶差分均平稳。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2 面板协整关系检验 7Kao 检验和 Fischer 检验的结果都显示,在 1%显著水平上,模型 I中的 LnCS、LnW 和 LnR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 面板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设定形式的 F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 I 应设置变截距模型
14、;在此基础上,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模型 I 应设置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注:方括号内数值为 t 统计量;*表示在 1%显著水平上被估计参数显著异于 0。本文主要研究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故仅展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 对上述模型面板残差的 LLC、IPS、Fisher-ADF 和 Fisher-PP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估计结果的面板残差在 1%显著水平上平稳,表明本文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从表 1 可以看出,一方面,在 1%显著水平上,LnW 和 LnR 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我国居民消费均产生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工资
15、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利润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收入每增加 1%,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120%;利润收入每增加 1%,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仅增加 089%。 (二)分地区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1 面板单位根检验 采用 LLC、IPS、Fisher-ADF 和 Fisher-PP 检验方法,对模型II、III 和 IV 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 1%显著水平上,三个模型中各变量原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变量。 82 面板协整关系检验 Kao 检验和 Fischer 检验的结果都显示,在 1%显著水平上,模型II、III 和 IV 中的 LnCS、LnW 和 LnR 之间
16、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 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设定形式的 F 检验和 Hausman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 II、III 和IV 均应设置为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2 所示。 对上述三个模型面板残差的 LLC、IPS、Fisher-ADF 和 Fisher-PP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面板残差在 1%显著水平上平稳。因此,模型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注:方括号内数值为 t 统计量;*表示在 1%显著水平上被估计参数显著异于 0。 表 2 显示,在 1%显著水平上,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对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具体地,东部地区工资收入每增加 1
17、%,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112%;利润收入每增加 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129%。中部地区的工资收入每增加 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114%;利润收入每增加 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084%。就西部地区而言,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每增加 1%,分别促进居民消费增加102%和 054%。从表 2 中还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工资收入,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利润收入。比较三个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消费弹性后可以发现,中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的利润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影9响效应都最小。
18、 四、基于社会公平维度的原因分析 从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以全国为总体还是考虑省际异质性,除东部地区外,劳动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均大于利润收入。因此,提高劳动收入对于促进居民消费进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近年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收入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利润收入的比重则不断上升,这不仅导致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日趋加重,而且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大幅快速提升。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当前引致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劳动者地位不平等,劳动者身份歧视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用工制度。第一,在劳动者市场进
19、入方面,对劳动者身份做出过多不合理限制,如对部分非特殊性岗位的性别限制、对普通岗位的学历限制和民族限制等,从而造成大量劳动者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第二,企业对待员工的身份歧视普遍存在。部分企业因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不合理的要求,对农民工甚至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工身份歧视严重,如公开歧视农民工、歧视妇女劳动者、少数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劳动者等。因身份歧视,临时工、合同工比重居高不下,且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甚至被大量扣押,造成企业内部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 (二)规则不公平,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不健全 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落脚点。然而企业利益分配时,规则不公平问题突出,企业内各类职工
20、不能平等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10突出表现在:第一,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不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制度,我国政府虽然于 1993 年发布实施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 ,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且在 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正式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但当前我国劳动市场制度仍不健全,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仍处于弱势地位,其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不明确,计算标准不一,甚至部分用人单位对最低工资制度刻意回避,且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第二,企业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当前我国工资分配秩序较为混乱,部分企业经营者薪酬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高管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自己制定过高的工资水平,大
21、多企业的工资分配尚未与企业绩效挂钩,加之普通工人对工资的集体谈判能力不强,使得企业职工无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造成大多数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微薄。 (三)分配不公平,生产环节税收相对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税制结构中,生产税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19782010 年我国生产税收入比重下降了 2470%,但直至 2010 年,我国生产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仍为 6470%,其中货物和劳务税收在税收总额的比重高达 6080%。另外,从我国生产环节税收增加速度来看,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如图 1 所示,1994 年以来,我国生产税净额、劳动收入和 GDP 名义增长率均达到 5%以上,但三者相比较后发现,除个别年份外,生产税收入增加速度大于 GDP 增长率,且 GDP 增长率大于劳动收入增加速度。 (四)教育资源配置与就业培训机会不均等,劳动者技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