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出发谈“中国梦”实现的价值维度【摘 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大提高和完善、人类思维在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下不断地开拓进取。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二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这标志着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出发,对我们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中国梦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2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
3、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难题,人的全面发展能否顺利得到实现?在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这一历史时期下,又如何实现?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新的社会时期里,这一思想又被赋予哪些新的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哪些指导意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4、,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否,其根本标准是人能否得到自由和解放、整个人类整体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领域上,马克思通过一系列著作进行阐明:在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人是人的
5、最高本质”这一深远命题,并且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3“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和经典性表述。”并且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即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其基本内涵为: (一)作为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吃喝住穿” ,再此前提基础之上延伸为其他如“视觉、嗅觉、听觉、思维、感觉、愿望”等作为类的特性或机能。指出人的全
6、面发展首先离不开的是人的“多方面需求”或“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 。需求的满足是人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对自身的需求的追求,而需求的发展促使人从事更多的社会关系实践,是实践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是在人类活动需求的发生发展的变化,是为了使人类自身主体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的社会活动。人的需求和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是社会的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人的需求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以任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社会关系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 18571858 年经
7、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此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这段话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作为个人的人的需求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是人与社会关系4交往的普遍性的发展。 (二)作为人类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及发展目标。人类社会从自然王国过渡为自由王国,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的实现。在马克思看来, “个人的发展”并非“单个人”或“某一个人”的发展,而是社会
8、“每一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发展” ,是整个人类社会“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的社会,社会发展到了这一天, “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的脱离了动物界,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一个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主体力量的人能否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能否满足人的需求、最高意义上的人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人类社会的发
9、展历史是一个由文明为主线而演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演变、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完善、还是历史的进步、文明的演变,一切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历史活动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的全面发展5是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 (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人根据自身的需求、能力、观念、等一系列的主观性的目的对社会生活进行创造或对原有的事物进行改变,以达到自身理想中的期望物。一个社会的发展形态、发展方式、发展目的都是由占主体性的群众所根据自身的社会发展属性和所处的客观实际情况而确定的。 (二)社会发
10、展的依靠主体力量是居于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能动主体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承担主体,也是社会既定任务的完成者。作为主体承担者的人,无论是对这一社会所既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对这一社会既定目的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人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来完成的。 (三)社会发展的合乎目的性是人的价值的体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手段、实现方式是否具有正确性、合理性、是基于人是否得到全面的发展。人能否正确的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社会时期的客观条件来选择和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的发展的既定目标是否具有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是否符合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否符合这一时期的客观条件、是否促进这一时期的
11、社会进步,是取决于这一时期的人是否充分的认知性、创造性和具备高素质的知识和道德情操。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政治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6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向前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12、而社会的进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发展必须要把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和发展人。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维度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人类历史已经证明,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
13、统一,世界和平。 ”江泽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 ,并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7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
14、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党的领导人根据我国的客观历史条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这些丰富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归根结底是“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崇高价值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为
15、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中国梦,二者从理论蕴涵层面来看,具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追求人的解放,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和创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沿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价值主线为导向展开的。探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就是要不断的坚持科学发展观,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8(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16、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梦”的价值维度。有学者认为中国在以“物本模式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公有制主体地位削弱、失业问题和难就业问题突出、能源枯竭进一步明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社会道德风气沦丧、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这使得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得不进行反思: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解决民生问题?这就迫使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必须坚持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由“物本模式” 转变为“人本模式” 、从粗放型经济转变为节约型经济。从以资源为主转变为以人为
17、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应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应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应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解决人民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石,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伟大复兴、而这五大文明的复兴,其最终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圆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
18、应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理念、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文明。9建立健全民主法治,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和谐发展,应积极去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协调统一发展,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需要的基础和保障。
19、“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国家富强的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人民富裕成功的梦、是青春奋斗的梦、习近平同志所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线和归宿促进人的解放、自由、全面的发展;深情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20、001. 2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3 习近平.习近平主席 9 句话阐释“中国梦” ,2013-5- 16. 1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作用J.探索, 2009(2). 8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8 年 10 月 15 日. 9 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年 11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