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数据时代加快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思考摘要“大数据”时代,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事关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命运的战略抉择。出版业转型升级需要固本出新,需要研究解决影响产业长远发展的新、老问题并对症下药,需要正确处理“政”与“企” 、 “母”与“子” 、 “转”与“改”的关系。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出版业 转型升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正在迅速迈入“大数据时代” (Age of Big Data) ,出版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企业在发展理念、战略、思路上应做出怎样的及时调适?在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政策环境等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上应该采取怎样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2、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这些问题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思考之一:出版业必须顺势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处理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特征。当今社会,谁拥有数据、掌握数据、主导数据并加以整合利用,谁就会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提纯”的数据也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大数据,使人们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有了新的视角,预测未来的能力有了新的技术支撑。知识生产方式和传播模式得以加速变革,信息传2递和消化吸收的过程、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方式也将发生更大
3、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使大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及应用有可能改变课堂教学的面貌,达到弥补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过程和轨迹的数字化记录及分析,将为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供依据和帮助,因材施教有了新的可能和途径。教学模式的上述变革对出版也将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为教材内容、习题、测试等的数字化出版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学过程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给出版提出新的任务并创造新的增长点。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新的教学需求,出版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以教育出版为主业的出版企业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一要积极探索数字出版规律,提
4、升信息分析加工、集成应用能力。二要努力提高课程资源产品数字化水平和教学服务能力,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三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同创新,形成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做到双边或多边互惠共赢。四是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出版业如何得到有效应用,如何在数据仓库中寻找出新的商机,淘出意想不到的宝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事关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命运的战略抉择。出版业要加紧战略谋划和整体布局,理清转型思路,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释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为助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的实现,为开拓文化改革发展新境界、满足人民群
5、众日3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和重要基础。 思考之二:转型升级需要固本出新 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实践中,既要善于“固本” ,又要善于“出新” 。不“固本”就会丧失自己,不“出新”就会被时代淘汰。 “固本” ,必须始终坚持出版固有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出版的育人功能,做到魂体合一。所谓“魂” ,就是传统出版所肩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学术的精神价值。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体” ,就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数字出版的“体”包括内容研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营销体系,以及多样化
6、的产品和服务等。出版的“魂”和“体”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魂”只有依托“体”才能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体”只有服务于“魂”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出版要坚持植根教育,服务教学的宗旨,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只有做到“魂”和“体”的融合,才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出版企业也才能在圆梦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固本” ,必须坚守内容至上。出版企业要深入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扬己之长,不能抛掉传统出版的强项和核心资源。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出现了令人难堪的窘局:电商网络平台图书品种数如芝麻开花般上来了,
7、用户却没有如潮水般涌来;网站页面如山花般遍地盛开了,阅读体验却4难有品茗般的感觉;平台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了,预期中的收益却遥遥无期。为何出现如此现象?最深层的原因是“内容、技术、平台、支付”体系之间尚未形成真正的融合。只有将合适的内容放在最好的平台上,用最实用的技术、最便捷的支付手段推送到受众的终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有效产业链。 “合适的内容”是这个链条中的关键,数字出版在本质上还是内容为核心的产业,这恰恰是传统出版的价值所在,也是传统出版不可被替代的根本所在。传统出版长期形成的重要作者资源、训练有素的编辑队伍、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和质量管理制度等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石,不能轻言放弃。 “
8、出新” ,就是要主动求变,勇于探索。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三是改变。 “出新”就是改变思维方式,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专家预断,大数据产业的价值创造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数据本身、处理数据的技能以及用数据催生创新的思想。在印刷时代,出版从业者更多的是与文字、图像打交道;在大数据时代,不仅仅如此,还要懂得如何收集、整合、挖掘和分析数据。在策划和营销工作中,要尝试运用新的技术,敏锐地捕捉用户端的需求变化,做到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已有的知识存量进行再加工、再选用,提升存量资源的附加值。对现代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准方向,探索规律,
9、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企业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坚持在“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主导下进行重组再造。在数字教育模式上,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总之,创新是企业发展不5竭的动力,也是企业的生命。只有瞄准大方向,坚持出版与科技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大限度贴近市场和受众,打造高品质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才能达到产业的增值和事业的科学发展。 思考之三:转型升级需要对症下药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拥有了可观的用户基础,出现了一批试点企业,积累了初步的实践经验,锻炼了一支骨干队伍,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尚处于
10、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面临着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影响产业长远发展的新、老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表现为“惰” ,动力不足,对出版发展新趋势缺乏敏感性,习惯于老观念、老办法,对外面山呼海啸的世界,却我自岿然不动;有的表现为“急” ,要求抛弃传统,彻底“转型” ,期望马上见到变化、结果和效益;有的表现为“等” ,一等二看,行动迟缓,效率低下。 二是产业规模和结构问题。 20122013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2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营业收入 1 935.49 亿元,虽然比 2011年增长 40.47%,但与国家要求和相关行业相比,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尚不大,整体实力较弱,结构也不合
11、理,其中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与手机出版占据总收入榜前三位。作为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三是数字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多种办法加大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但对这种新型的著作权形态的保6护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保护法规不健全,保护制度不完善,数字出版侵权案件取证难、认证难、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还未得到很好解决。为规避侵权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出版企业往往对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心存忧虑,缺乏积极行动。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目前出版业普遍缺乏适应转型升级新要求的人才。在数字出版人才观念、人才能力、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重要环节上还存在
12、着不少误区和难题。 当然还有产业标准问题。可喜的是,我国正在加快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长期困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容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针对目前影响转型升级的相关现实问题,需要采取“上下联动,重点突破,因企制宜,科学发展”的方针,对症下药地予以解决。 第一,在实践中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只有观念变,才有行动变。转变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化改革,在改革行动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首先要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出版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要由长期形成的“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的角色转变,由被动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观念向主动提供服务的“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转变。
13、 “以受众为中心”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理念,更应成为实际行动。 第二,积极探索有效的商业和赢利模式。围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的目标,打造强劲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完全市场化的数字出版公司形成了几种7不同类型的运营模式。但目前我国由传统出版单位创办的数字公司依然未能找到有效的商业和赢利模式。为此,要继续进行新的探索。要寻求有效的合作对象和机制,采用有利于把产权变成产品并防止被侵权、盗版的办法,建立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形成整体有效的利益分享与共赢机制。要以市场和受众需要为导向,及时分析掌握受众和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最新
14、动向,以资源为前提,以平台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实现和受众的良性互动。通过增强产品丰富度、现实体验感、服务便捷高效性等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人与信息的结合和互动中生出新的商业模式。要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掌握受众的关注度、满意度、抱怨度等,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和点子,为管理决策和精确营销提供服务和支持。总之,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将单纯的传统出版产业链条延伸到信息服务链条,变过去单一的赢利模式为多元化的赢利模式。 第三,加强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数字出版物具有搜索即使用、点击即阅读、下载即复制、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一旦被大规模地无偿复制、传播利
15、用,产品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直接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打击研发者投入的积极性,最终有可能导致数字出版企业胎死腹中或产业萎缩。只有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才能及时确立出版企业对数字产品的法定权利,最大限度实现数字产品的价值,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动。基于数字版权具有的智力密集性、类别多样性、与著作权的关联性等特征,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应尽快构成更加健全的数字版权法规体系。在加强数字版权立法8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和强化数字版权的执法机制,配备必要的执法力量,实施网上监控,建立执法绩效考核机制,切实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理念先进、业务过硬、勇于探索、善于攻坚克难的编辑、技
16、术、营销人才队伍,是转型升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证。攻坚克难,体现了出版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这就需要在人才观念、人才能力、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重要环节上花力气、下功夫,建设善于攻坚克难的人才队伍。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在人才观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事业、感情、待遇来吸引、留住人才,并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在人才能力上,既要解决每个个体“脑袋”停留在过去发展模式上的习惯问题,还要解决个体能力优化与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问题。在人才结构上,一是要着力解决核心人才和关键性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
17、流动,造就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一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及时补充必需的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人才思维模式的改变。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实战能力强、善于攻坚克难的紧缺人才。特别要着力培养知晓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规律的新型人才。 思考之四:推动转型升级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在推动转型升级这一历史性跨越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推动转型升级,既要发挥企9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这就需要处理好“政”与“企”的关系。出版企业要克服瞻前顾后、消极等待的思想,勇于探索,攻坚克
18、难,有所作为。目前国有文化企业已成为国有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2) 显示,截至 2011 年年末,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 10 365 户,资产总额 15 966.44 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7 976.95 亿元,增加值 1 994.95 亿元,利润总额 849.94 亿元。其中,中央文化企业共 2 578 户,资产总额 5 332.36 亿元,营业总收入 2 610.54 亿元,增加值 779.45 亿元,利润总额 357.68 亿元。国有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理应在转型升级中发挥表率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在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
19、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和服务功能,为文化企业改革发展铺路搭桥,努力急企业之所急,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并千方百计营造一种鼓励改革创新的发展环境和版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是正确处理“母”与“子”的关系。目前一些出版企业正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推动转型升级,既要作为母体的出资人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又要各子成员单位的积极作为和有力配合。正确处理集团内部的管理问题,其实质就是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对于母公司而言,既要维护出资者的参与管理、考评经营者、资产收益等合法权益,对子公司拥有股权性控制权和契约性支配权,从而实施有效的监管。又要在发挥母公司主导作用的
20、同时,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子公司来说,既要充分行使法人财产权和企10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享有法律上与母公司相同的民事权利,又要承担集团成员企业的义务,服从集团的整体规划,自觉接受母公司来自产权方面和集团章程规定的监管,从而确保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建立任务明确、分工合理、 “错位”发展、协同创新的转型升级整体思路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是正确处理“转”与“改”的关系。转型升级是一个探索前行的过程,业态发生新的改变是一种期望的结果。翻滚的波涛,乃可承载帆船;忙碌的蜂蝶,乃是为了探寻花踪;转型升级是在继承中创新,乃是为了成全一种美好的未来。但
21、过程是关键。因此,我们不能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当然也不能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转型升级首先意味着着眼未来,不满足于现状,在坚守阵地、弘扬传统的基础上,对过去不愿做的进行改变,对以往不敢干的勇于尝试并取得突破。 “思想认识是前提,但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只有既胸怀理想、充满激情,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们经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协同作战,才能最终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向创新驱动转型,向结构优化转型,进而掌握出版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做到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范卫平.新闻出版业转型发展的三个问题.中国出版,2013(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