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37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对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摘 要】 本文阐述了对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认为在当前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民本论” ,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尊重村民的权利观念,切实维护农民权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乡村;社会建设;农民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曾经品读过社会学鼻祖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 中国生育制度 、江村经济等著作,也看过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成功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和熊培云一样看过曹锦清的黄河岸边的中国 。与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细细品读熊培云的著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相比,熊培云的力作让我更有历史感和现实感,也更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理由

2、有三:一是同生于一个年代。作者熊培云生于 1973 年江西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大堡村,我与作者都出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我在湖南一个小山村杉山村。上世纪 70 年代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大地灾难逐渐过去与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帷幕的一个新的年代。作者出生并成长在中国的最底层农村,对大堡村村庄所有人、事的描写,即使是就意识形态的解构与批评,都是尽量做到真人、真事,其真实性、形象性把我从现实中又拉回了自己生活的那个小村庄,勾起了对童年、少年生活的回忆。二是地理位置上的接壤或近邻。湖南、江西处于相同的纬度,且相邻接壤。对作者所描述的村庄生活及其反映的中国社会现实有类似的感受。三是地方性知识2感同身受。从作者所描述

3、和反映的大堡村村民历史事件如抗战时期的“戊寅跑反” ,就是我的祖辈们在我童年时经常所说的“走日本” ,大堡村村民的民俗、风气,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劣迹无不在我所在村庄不同程度地出现过。 细细品读完此书之后,纵观全书,熊培云作者是以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身份,秉着对社会负责与关爱的良知,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走访与观察,收集中国最底层农村村民的口述史,并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经验与生活而随之流出的草根情节,来对近乎平凡、卑微的生命做一番见证,来为中国农村底层民众的贫穷、艰辛鼓与呼。结合作者自身留学法国时亲临乡村生活的经历、出访香港、美国等地的乡村生活与治理后,以国际视野来审视中国农村社会。通过哀痛“故

4、乡沦陷”到惊喜地“重新发现社会”不仅揭露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荣辱与沉浮,更是警示中国在村民公民意识、公共精神逐渐觉醒的过程中推进社会建设须谨慎:顶层制度的设计、制定政策水平的提高、契约精神普及、真正民主的落实、土地权物归原主等等。若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深陷书中不能自拔,可能让我对政府及其施政行为有种悲凉的感慨,但是及时抽身跳出来再联系实际,斟酌当前乡村社会建设,现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遵循“民本论” ,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推进乡村社会建设不仅践行了科学发展观,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重大举措。当政府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

5、最终都会把问题焦点落到公共利益3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上。社会建设进程受到村民的阻扰和抵制,相关事件就会被媒体曝光、跟踪报道,之后有关“农民素质问题”的讨论会如潮水般涌出来,农民素质低、愚昧、落后、刁民、野蛮、自私自利、没有公共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担当等等成为了农民的标签。然而农民生活在农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长年累月地耕作着,最后结果是不仅不能赚,有时候可能还得亏本。特别是在当年推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无形地把城市与农村隔离开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剪刀差让农民一直被禁锢在土地上致贫所产生的阴影挥之不去。在这样情况下给农民贴上“愚昧”的标签实属不当。虽然现在国家有

6、相关的“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的出台,但仅仅是通过这些减免税收的政策出台就能让老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就如此书中“几位乡镇干部想说的话”纪实中乡村干部所说的“国家想通过取消农业税来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说的难听点那简直就是忽悠” 。 乡村中的村民其实并不愚昧,只是太贫穷、太艰辛。农民不怕苦,只怕穷。每年都有几千万农民工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为何?他们中间的大部分在城市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为何他们还要来城市打工?正如作者所说“不是农民被城市绑架了,而是被贫穷绑架了。绝大多数农民是因为农村收入低才到城市里去,城市只是给他们提供机会的地方,而不是痛苦的源泉。 ”确实,当“农产品价格像眉毛生长那么

7、慢,而农资品又像胡须生长那么快”的情况下,农民固守在土地上收获又有几成?乡村的贫穷驱使他们外出务工来赚取养家糊口的费用。生活这么艰辛,有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时候,我们又有何理由要求他们像4政治家一样精明?或去谴责他们没有公共精神?没有社会责任担当?更何况农民尽自己的本分种好田地,让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不至于饿死,已经是对社会尽了最大贡献与最大责任。试问这天底下又有几人尽到了对农民的责任了呢?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原因何在?不正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或无政治伦理或无职业操守,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么? 农民不仅不“愚昧” ,反而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勇敢的胆略。安徽小岗村村民就是鲜活的例证。当年在

8、那样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冒着生命危险按下红色手印的 18 位村民,他们掀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序幕的改革浪潮。这样的村民能给他们贴上“愚昧”的标签吗?难道这样的人能不让我们敬佩吗! 经常从各大媒体上看到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有官民冲突,特别是征地拆迁过程中官民冲突。因为贫穷所致的阴影让村民不敢再回望历史,只期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风调雨顺、生活吃饱穿暖、出行出入平安。村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唯一怕的就是穷。就如作者在书中“几户人家”纪实中所反映的“大保”家事。在作者与大保交谈时提到政府,“大保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会立即得到收敛。这不仅因为年轻时大保曾经吃过公安的亏,而且在许多农民眼里,政府就是

9、公安,公安就是政府。因为他们见到最多的,能够代表政府权利的,就是公安,或者说,在他们眼里政府已经缩减为一种强制力,而非民意执行机构。大保曾和我提起不怕政府让我坐老虎凳,就怕政府搞罚款 。这话说得有点极端,却也道尽了农民赚钱的艰难。农民不怕苦,只怕穷,不怕累,只怕自己可怜的收成被政府收走”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官民之间有冲突,5有时还有暴力冲突,原因在于村民只是想通过自身所能采取的方式来争取、维护好自身的权利。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祖祖辈辈赖以维持生计的源泉,是最主要的谋生方式,一旦土地被征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之主渠道。因此,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要以民为本,尊重村民的权利和意愿。要建设

10、,不要暴力。 二、尊重村民的权利观念,切实维护农民权利 一个长期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国家难于凝聚民心。在当今中国,随着社会的分化与开放,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公共精神逐步形成。即使是几千里外的征地拆迁、食品安全、公共交通、社会安全事件等等,网友们都能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他们借鉴他人的命运而倍加地关注自身的命运。 今日中国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以死相博,是因为绝望,还是因为勇气?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为什么在骚乱中无相关利益者会卷入其中,并朝着警察扔石头、打砸抢烧公安机构?除了村民公民意识的觉醒、维权意识的增强外,借用作者的话来说“如果只是说社会矛盾比过去激烈了,

11、显然是不够的。过去不是没有矛盾,只不过在过去很多人都被掏空了权利观念,且学会了忍气吞声。在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分化,当人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平等观念,他们就越发容易体会到不公正,有一种被剥夺感。如果官员不能平等地对待这些人,久而久之,他们也会不平等地对待官员,视官员为异类” 。所以当今民众仇官、仇警现象如此严重,甚至有分裂社会的风险。 正因为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民受到了太多不6公平待遇。如今国家重视社会建设,地方政府须以推进乡村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农民的权利建设。 1、真正落实民主权力 “乡镇精神”和“民情培育”是托克维尔的论美国民主时提出的两个重要东西。作者在本书中强调

12、的“乡镇精神”意味着不管国家惯例和法律如何,乡镇都能集聚和自行组织起来,不被外在庞大的政权所摧毁。说到底这就是民主权力。作者通过“从民选省长到民选村长”的纪实如“湖南共和国”到“欧盟来了观察员” 、 “失落的村干部” 、 “村官的抵抗” 、 “组织意图”来揭示了如今农村社会民选村长仅仅是流于形式这样一种蜕变过程。为什么?因为村民的民主权力被挟持了,被贿赂了,被架空了。就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X 是吃了民主的亏,实际上吃的是组织意图的亏,毕竟,民主并没有加害于他,民主只是为他提供了一次机会,而组织意图却不肯给民主一次机会” 。在现实农村社会中,这种流于形式的民主不仅有所闻,而且还有所见。 只有让

13、村民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了自己的决定,投了决定自己命运的选票,那才是真正的民主。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村集体事务、需要召开村民大会集体决定的事情,政府要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力,并维护好村民的这种民主权力观念,不要横加干涉,以权压法,更不能以暴力阻扰之。 2、培育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目的双方彼此协商、制定规则并共同遵守。作者将民主权力、以在契约精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宪政寓7于大堡村村民的玩麻将这一赌博游戏之中。理由:一是农民的智力素质。农民并不愚昧,与村民打麻将时,作者常会惊讶于他们牌技之高超。调侃地说小堡村村民中绝大多数人的牌技都高于大谈宪政且拿了

14、 35 个博士学位的胡适老夫子。小堡村村民个个都是能码“长城”的能工巧匠。二是权利观念。宪政的首要基础是承认个人才是自己利益的最后判断者。村民在牌桌上打出的哪一张牌不是在不断地重申自己的权益,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同样重要的是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人们因为契约走到一起,平起平坐。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有在制定规则时有效。三是对规则与秩序的尊重。和宪政一样,打麻将同样有着严格的程序与规则。开始前,大家可以商定沿用旧规则,也可以重新拟定新规则,不同意者可以自由退出。四是对地方自治的认同。中国麻将的打法恐怕远不下千钟,一个村庄内可以有几种截然不同的打法,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制定规则。麻将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村民们

15、对公共规则的认同与遵守。 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契约精神这种软权力来做保障。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涉及到官、民、商之间的协商、谈判。在此协商、谈判过程中,如果三方都具有契约精神,并有法律这一硬权力保驾护航,相信就不会再有暴力拆迁现象出现。 3、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 “没有土地,农民就没有灵魂”这是作者在本书中高调推出的观点。保护了土地,保护了乡村,就相当于守护了灵魂。 1993 年底分税制改革将土地出让金完全划归地方政府后,这些土地收益顺理成章地沦落为地方政府的“金库”与“提款机” 。当地方政府把8土地当成生才之道, “守土有责”因此变成了“靠地吃地” 。许多农民正是在此背景下

16、被驱逐。虽说物权法规定了土地流转权,农民可以通过交换、出租、入股等方式来分享市场红利。但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集体,其实就是归国家所有,而地方政府就代表了国家利益。当地方政府借以公共利益为名要上项目时,就会出现征地强拆、暴力强拆的现象。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合理诉求得不到合理合法解决的时候,村民只能采用自焚、自爆的极端行为以示抗争。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血腥型抗争,一方面是村民要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力入侵,另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的土地所有权,没有与官、商谈判的资本和条件。作者如是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没有拒绝他人侵入的权利,没有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选票,你就不能说农民是这片土地上的真实主人” 。 作

17、者思考着在推进乡村社会建设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制度改革,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近年来学者、政府和民众都熟知的事情,搞好乡村社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但是搞乡村社会建设远非修几条路,盖几排房子那么简单。就如作者并不认为 “尊农 、 惠农 、是什么赐予 ,而是一种还债。有些官员将送温暖当作政绩,后面还跟着一堆摄像机,这在政治上是不及格的,因为让社会免于饥寒交迫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可有可无、可9送不可送的礼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近六十年的城乡分治格局下,城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18、,这是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作者用数据和实例列举了城乡收入差距、医疗差距、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教育差距、经济权利差距、就业方面的差距。就拿收入差距来说,早在 2002 年,国家统计局有官员坦城,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 6:1。十年过去了,这一比例是否一直在扩大呢?看到有关贫富差距、以及有关财富迅速向极少数人手中集聚的报道和研究之后,相信大家都能得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 因此,现在正是并将继续朝着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好时机。 【作者简介】 成秋英(1979-)女,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共海南省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公共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