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606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究摘 要: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对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合作从周边概述、合作历史、协作机制的方针及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这对加速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中原经济区及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合作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Bas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cooper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entral pl

2、ains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ring provinces of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surrounding overview, history, policy and content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acceler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rise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3、 and the central China reg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henan province 一、引言 中原经济区是本世纪以来国家新批的区域性战略发展地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为主体,包括 5 省的 30 个省辖市和 3 个县(区)的经济区域,面积 28.9万平方公里。该区域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中部崛起的

4、重要基地、是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河南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我国目前已存在的较大经济区划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从经济理论上看,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属于次区域合作的范畴,在合作中适用运用多层次治理的理论。本文以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展开深入的研究,这对加速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及其周边概述 河南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战略地位

5、非常突出;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和劳动力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1/6,夏粮占1/2;还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同时,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也极为丰富。目前河南省以中原经济区为依托正在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省与周边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接壤,周边分布着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关中-天水、武汉城市圈,以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六个或大或小的经济区(圈) ,它们与河南省空间相邻,经济、文化等联系较为密切,这些经济区(圈)联动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是推进中原

6、经济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河南省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1.确立重视边界地区建设,开展多边界多层级协作的总体指导思想 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联动发展,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的方法,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讲求实效和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中原经济区,从各自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联合推进为依托,先从条件最成熟的领域入手,然后由浅入深地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联动。 依据河南省省际边界地区地理分布状况和当前合作的现状,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以中原经济区规划中的“米”字型骨架为依

7、托,构建多边界、多层级、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特色的省际边界发展协作区,并针对每个协作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协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一区一策建设策略。具体来讲,多边界就是将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依据地域分布及现有协作区划划分为六大协作区:鄂豫陕伏牛山汉江中上游协作区、鄂豫皖大别山淮源协作区、苏鲁豫皖黄淮经济协作区、冀鲁豫冀中平原沿黄协作区、豫晋太行山沿黄协作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作区。同时,依据现有协作区的建设情况,分别确立各个协作区为国家、中原经济区或所在省的试验区或示范区。多层级是指每个协作区均包含国家级、协作区级、所属省级、所在地市级、所在县市级、边界口子镇级六个层级自上而下完善的政府指

8、导或管理部门。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每一个协作区均按照有关指标分析计算,确定一个城市为该协作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改变以往单一建设省会中心城市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做法,突出强化边界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2.明确协作的重点领域 按照上述的总体思路,依据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河南省与周边互动合作发展可以首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而构筑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格局。 2.1 对接交通物流网络 各省份应加快物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公路、铁路主枢纽建设为依托,以货运信息网络为纽带,健全货运站网络系统,构筑物流服务平台,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向专业化、信息化、标准

9、化的现代物流转变。目前首要的是要加快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的物流信息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与周边省份城市的对接与辐射,吸纳周边省份物流借道郑州航空港出境,助推中国中部物流中心的形成;其次,借助天津、上海、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各大港口实现与海外的畅通,如此既有利于河南省进出口业务的拓展,又支持了周边省份港口的发展。 2.2 承接产业转移 对于河南省而言,要紧密结合区域内产业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充分考虑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有选择、有重点地承接来自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3 共同开发资源 河南省可以积极引进长三角、京津冀经

10、济圈等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先进工艺技术,合作实施资源开发和深加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卖资源转变为卖产品,拉长本地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而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亦能够借助这样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拓展内地广大市场。 2.4 接轨现代服务业 河南省应大力开展与周边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现代服务业接轨,积极吸引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金融、物流、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商务服务等行业到河南省来开办分支机构,共享服务资源。而对于这些地区和城市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亦需要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支撑。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2.5 合作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空

11、间相邻,在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古国文化、古都文化、军事文化、生态文化、交通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上都有共生、同一的领域,同时也是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再加上沿海发达地区在旅游文化开发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这些都为河南省与周边省份共同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平台。以旅游业为例,合作推进区域旅游业可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应是共同协调规划和开发各地的旅游资源,突破现有范围,联手共建旅游圈,并突出重点和特色,相互推荐和宣传区域内的特色旅游景点。第二阶段,应把无障碍旅游推进到合作领域。第三阶段,可以共同开发旅游景点,合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度假区,联手共建一批符合现代休闲、

12、娱乐、养生的旅游项目。 2.6 联合共建基础设施项目 作为欠发达地区,河南省建设资金尚不充足,而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等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另外,还有大量的民间游资需要寻求出路。如果能够引导这些资本投入本省建设,既可以解决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为这些发达地区的资本寻找到新的投资渠道;同时,这些发达地区还有着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与河南省携手联建一批能够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互取所需,合作共赢。 3.构建并完善区域合作治理体系 3.1 制

13、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国家宏观的地区政策框架下,通过制定与合作省份相应的规范性法律法规,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合作的基础和相互间的利益协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对外合作,尤其是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应着力于双方的资源利用和区位优势。规范的这一法律体系应该包括它所要界定的利益主体及其所协调的范围、区域协调的总体规划与进度、区域协调发展基金的来源及其使用标准、专门的区域合作协调与促进机构的职责与任务、区域协调效果的评判与纠正等。这些对河南省与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具有长远意义。 3.2 设立一个区域合作的协调和促进机构 以谈判机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区域经

14、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为实现一体化的目标,可以尝试成立一个在中央政府协调下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使用河南省与周边区域合作协调与发展基金(即类似于欧盟的聚合基金和结构基金) 。中央政府对区域内大型建设项目的拨款可直接拨至该机构管理;二是中央政府明令区域内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上缴协调管理机构。 3.3 改革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 修正对官员的考评体系使之与区域经济合作联系起来,考核方式应由主要以数量指标为主,向以质量指标为主转变。区域内各级政府及领导应该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区域整体利益的决策意识,实现由单一的

15、物资合作向商品、要素和服务全方位的合作转变,由单纯注重本地经济发展向谋求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由以政府行为为主向市场引导下的企业主动参与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转变,由对内联合合作为主向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并重转变。 4.创新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主要职能 4.1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的具体职能 结合前面次区域合作的范例,中央政府的职能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核地区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样做能够尽是减少盲目的区域合作行为,也是中央政府的一项特权。二是,推动可能或有必要合作的区域尽快完成。中央政府因为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掌握了区域合作所必需的政策资源,所以它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或经济手段,甚

16、至领导人的权威来推动必需的区域合作。三是,为区域合作提供政策和环境保障。中央政府在区域合作完成以后,就应该着手制定有利于区域合作的政策,并为区域合作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如促进市场完善的法规,公平竞争的法规,产业结构的政策法规等,甚至居民迁移政策,人力资源流动政策等。四是,协调地区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之间因为处于一个层次,双方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进一步协商,这时中央政府就应该出面。此时的中央政府是处于高位的,它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有利于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处理地区之间的矛盾。其协调的手段可能是强制性的。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扮演了相对直接的角色。其一,地方政府可能是直接参与者。地方

17、政府如果直接参与区域的组建,那么,它就要与其他地方政府进行谈判,协商地区合作的主要问题。另外,作为政策制定者,区域内的政策法规,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都可能由地方政府来直接完成。其二,设立相应的组织来配合区域的成立和管理区域内的相关问题。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性使其必须要为区域的发展承担相应的职能,这些职能又要体现在各种相关组织的设立和正常规范地运行。其三,区域发展所需公共设施的提供者。地方政府可以不直接建设公共设施,但必须组织和发动本地方和区域内其它组织和单位参与区域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比较好的环境。其四,区域安全的直接维护者。区域的发展要有稳定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地方政府要自觉提供

18、和维护,这是其政府职责的必要前提。另外,区域的安全还应表现在其政策的安全上,区域内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要让区域内的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能深受到政策的安全性,以更积极和更有预见性地工作。其五,区域公共问题的应对者。地方政府对属于本地方的公共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应积极面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其六,区域的宣传者。地方政府应把合作的区域作为一个品牌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宣传,特别是要宣传因区域合作而发挥效益的组织和企业,要让区域内的组织和企业有成就感。要为区域内的组织和企业与区域外的组织和企业,甚至国外的组织和企业的合作提供机会,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形象和机遇。 4.2 正确处理合作中的

19、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无论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央政府赋予的,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有很多的事情无法完成。具体来说,在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关系处理的原则是:(1)中央政府仅宏观协调,把握区域发展的总体方向,使之不至于偏离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过远。地方政府则具体运作,在不损害国家其他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区域合作以促进发展。 (2)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限定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而不能干预区域内部的事务。地方政府在中央宏观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区域内部的政策

20、规范。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涉及国家整体发展的问题上要进行协商。中央不能直接要求地方政府的公共事务不作为。4.3 正确设置各种区域内部的组织及运作机制 区域内部的事务要由区域组织来完成,因此就必须设立相应的区域组织承担相应的职能。区域组织可以是在区域内各相关组织(包括政府)协商建立的。区域性组织机构可以是超越地区政府之上的,在解决区域范围的问题时起主导作用,也可以是由地方政府相关成员组织的,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区域组织机构的运作机制主要应该是协商式的,这种协商应该有明确的时间,地方,主持人,议题和议程。协商的方式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无论何种组织和机制,都必须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规范下设置和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瑞莲,等.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J.中国行政管理,2002(12):65-68. 2Hardin.Garett.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 3李铁立,姜怀宇.边境区位、边境区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J.人文地理,2004(6):1-6. 4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5):39. 作者简介:周青浮,男,南阳理工学院教师,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