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内容摘要:区域货币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正在不断的得到推进,因而产生了指导货币合作实践的相关理论。目前,比较完善的用于解释国际货币合作的两大主要理论体系分别是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从两个维度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一是从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出发,基于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相似性、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程度这六个判断标准,探讨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二是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缺陷出发,引出了人们对建立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质疑。
2、最后,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分析得出结论:东亚国家或地区目前还不适合建立区域内最高形式的货币联盟东亚货币一体化。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理论 东亚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 引言 最优货币区或称最适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s )这一概念,由蒙代尔(Robert.A.Mundell,1961)首先提出。最适货币区是指这样一种最佳区域,在此区域内, “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固定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最适货币区理论试图阐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适
3、合组成货币联盟,或进行货币一体化。根据该理论实行单一货币会给成员国带来诸多利益:一是实行单一货币,可以节约大量的兑换及交易成本,有效刺激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经济一体化。二是在单一货币区和货币联盟区,成员国可以节省外汇储备,减轻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负担,消除汇率波动,降低金融风险。三是稳定物价,维护经济稳定。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欧盟于 2002 年在12 个成员国统一启用了欧元,开创了国际货币的新纪元。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可行性。 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出发,尝试性地从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程度、
4、通货膨胀率、经济发展水平结构的相似性以及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程度这六个判断标准来分别分析东亚主要国家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东亚货币的合作是否可行。 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一)生产要素流动性 1961 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在他的论文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中提出,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和该地区的要素流动程度有相关性。 1.劳动力流动性。东亚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构成方面的差异远大于欧盟各国之间的差异,地理疆域也更为广阔。东亚各国家或地区也并未像欧盟那样将鼓励区域内的劳动力流动提上日程,也没有打算
5、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出入境签证手续也比较麻烦。因此,东亚地区内的劳动力流动性非常低。除此之外,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也阻碍着区域内劳动力的流动。 2.资本流动性。相比较于劳动力流动性,东亚国家或者地区间资本的流动性要强一些,但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通常来说,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资本流动性就越高;反之,金融发展水平越低,资本流动所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如中国香港与新加坡均是地区性金融中心,其与外界的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受什么限制。日本虽然资本项目早已经对外开放,但仍对外国资本投资本国公司进行了繁杂的限制。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经济体,金融自由化起步的时
6、间比较晚,金融管制比较多,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程度仍然比较低。大部分遭受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或地区,都再度对资本流动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总体上来说,东亚地区内,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比较低。 (二)经济开放度 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on)1963 年在蒙代尔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开放度是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实施固定汇率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货币合作区的建立。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情况差异很大,但是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度还是比较高的(见图 1) 。例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其对外开放度都在 100%以上,其中新加
7、坡和中国香港更是高达 300% 以上。另外,韩国、菲律宾的对外开放程度也都在 50%以上。由此可见“东亚四小龙”及东盟大部分国家基本上属于开放经济体,对汇率变动较敏感,因此有迫切需要稳定汇率的需求,并进行地区货币合作,这对建立最优货币区是有利的。但是存在两个阻碍,一是作为亚洲经济大国的日本,因为该国经济相对较封闭,其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在收益可能不大,其动力和积极性也自然地受到一定影响。二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对外开放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见图 2) ,这将导致中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愿降低。很难想像一个没有中国和日本积极配合与参加的东亚货币合作能够取得成功。所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
8、的可行性有待考虑。 (三)产业结构与产品多样化程度 1.产业结构。东亚地区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而产业结构差别也较大(见图 3) ,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老挝、越南等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所占比重较大。 2.产品多样性。彼得凯南(P.B.Kenen)1969 年提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是产品多样化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那么其抵御非对称冲击的能力就越强。东亚各国中,除中国、日本等少数经济体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则主要集中在某些类别产品的生产上,比如电子或电器产品、纺织品、石油产品等
9、,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多样化程度也相应比较低(见图 4) 。因此,东亚各国在抵御外部非对称冲击的能力方面较弱,进而不利于建立区域货币联盟。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性以及一些国家或地区产品多样化程度比较低,都使得东亚地区容易受到非对称冲击的影响,不利于建立固定的汇率制度。因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在金融合作的意愿上就会降低,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就有待进一步考究。 (四)通货膨胀率相似性 哈伯勒(G.Harberler)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 年提出用通货膨胀率相似性作为判断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或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区
10、域内各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汇率波动将趋于消失,因此会更有利于组成货币联盟。然而,东亚各国或地区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很大(见图 5) ,根据哈伯勒和弗莱明的“通货膨胀率相似性”的衡量标准,东亚现阶段不利于实施东亚货币一体化。 (五)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性 从理论上而言,假如来自外部的经济冲击对贸易区内各国或地区影响是对称的,那么贸易区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就能够采取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货币政策予以抵消,这样各国就不需要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然而衡量冲击是否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当,经济结构是否具有相似性。欧共体形成货币联盟的过程中,就伴随着各国人均产出的趋同,因此需要考察东亚各国
11、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表 1 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上,特别是人均 GDP 这项指标,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最低的越南人均 GDP1050美元到最高的日本人均 GDP40050 美元,将近差了 6 倍之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各国的经济体制多元化、经济结构差异较大所导致。因此在面临外部冲击时,东亚各国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将会不同,这就会不利于东亚地区货币一体化的建立。 (六)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程度 詹姆斯伊格拉姆(J.C.ingram)在 1973 年提出,将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在一个货币区域内,各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与资金流动情况有关,尤其与缺乏
12、长期证券的自由交易有关。国际金融一体化是通过对外贸易比率(贸易总额与 GDP 的比值) 、对外投资比率(对外和外来投资总额与 GDP 的比值) 、利率等指标来体现。东亚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并不高(见图 6) ,除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以外,其余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大部分限于国内。虽然日本有几个国际金融中心,但是从整体上看,其金融一体化程度也不高。同时,东亚各国或地区对资本的流动也进行了严格限制,相当部分国家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亚洲的美元市场也不太发达,可以看出资本在东亚区域的流动性不高。此外,东亚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也有差异,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日本则是单一汇
13、率制,而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马来西亚实行的是单独浮动汇率制。因此,东亚各国在这一指标上,并不具有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缺陷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统一 在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实行,但是财政政策并未统一,财政政策依然由各个国家独立制定。欧洲的货币政策以通货膨胀率变化为依据,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这种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的货币政策却不能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而导致对该国经济的不利调解,那么当该国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时,就只能借助于财政政策,而过度依赖于财政扩张来刺激经济发展,将最终导致该成员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的债台高筑(见图 7)
14、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低迷时,为了抑制本国经济的衰退,货币联盟区以外的国家,可以通过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节,欧元区国家则只能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支出以及减少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当欧洲央行统一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该国的财政政策不协调时,会使该国经济陷入困境,导致公共支出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大幅度增加,进而出现债务累积和主权债务危机,例如欧债危机的爆发,就是因为政策的不协调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大幅度增加所致。 (二)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 欧元区内各成员国虽然都属于发达国家,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着巨大差异。首先,成员国间经济总量存在着巨大差距
15、(见图 8)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欧元区四大核心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总量占整个欧元区的 76.86%,而其他国家所占比重较小,其中希腊占 2.65%,葡萄牙、爱尔兰只占 1.82%。其次,产业结构方面,德国和法国等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产业结构比较完整,而欧元区诸多小国产业结构却相对单一,并且其支柱性产业均是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周期性产业。欧元区国家之间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导致欧元区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周期上出现不一致,进而各国所需要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措施和力度也不同,这使得欧洲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平衡。 (三)监督约束机制和救助机制不完善
1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里规定了两项加入欧元区的重要标准:一是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 GDP 的 3% 以下;二是政府债务/GDP占比保持在 60%以下。但由于欧元区国家对如何执行这一规定未达成统一意见,并且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尤其是违反条约的惩罚措施,导致违反条约的收益主要由违约国独享,而造成的恶果却由整个欧元区的国家来承担。欧元在 1999 年正式启用后,货币政策就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欧元区成员国就只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本国经济,一些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国家由于过度使用财政政策,使得本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违反欧洲联盟条约规定的国家没有被处
17、罚,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德法在内的欧元区核心国家,为了刺激本国经济,也过度使用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大幅增加。同时,欧元区成立时为了规避成员国的道德风险,欧洲中央银行并不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且规定成员国之间除了自然灾害和不可控制的事件以外不能相互提供任何救助,同时也反对成员国向任何国际机构寻求救助。这个规定对成员国虽有一定的震慑力,但是一旦该国遭遇经济危机,就容易失去最佳的救助时机,使得该成员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成员国,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和危机的不断恶化。2009 年底希腊债务危机发生时,希腊既不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救助,
18、也得不到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其他国家的援助,最终引发了这场波及欧洲多国、严重影响欧盟经济发展并引发人们对欧洲货币一体化质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结论 本文从两个层面对东亚地区目前建立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否定,一是基于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了东亚地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得出目前东亚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差别较大,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迥异,产品多样化程度较低,通货膨胀率差别较大,这些指标都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的特征,所以目前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还不存在可能性;二是分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缺陷,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二元性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的缺失,导
19、致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引发了人们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质疑,甚至对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产生了质疑。 因此本文认为,东亚各国在不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条件以及最优货币区理论还存在很多质疑的情况下,盲目建立东亚地区最高形式的货币联盟是不明智的。 参考文献: 1.MundellR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1,VOI.51(4) 2.Mckinnon,R.I.Optimum Currency Are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9 3.Kenen PB.
20、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An Eclectic ViewM.Monet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1969 4.J.M. Fleming. On Exchange Rate UnificationJ.Economic Journal,1971 5.黄梅波.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分析J.世界经济,2001(10) 6.张彬.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4) 7.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J.国际经济评论,2011(1) 8.蒋俊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反思及其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0(10) 9.耗宇彪,田春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l(2) 10.刁慕蓉,程永锋.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前景研究J.亚太纵横,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