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752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摘要: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进行解析。关键词:理解;四原则 2012 年 11 月 29 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 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 6 章 65 条,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四原则进行解析。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

2、控制。 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该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 全面性原则有两层意思:一是全过程控制,即对单位整个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它包括单位管理部门用来授权与指导,进行购货、生产等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

3、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及进行报告的程序与步骤等。因此,单位应针对人、财、物、信息等要素及各个业务活动领域制定全面的监控制度;二是全员控制,即对单位全体员工进行控制。单位每一成员既是施控主体,又是受控客体,保证每一位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及基层执行操作人员都受到相应的控制。贯彻全面性原则可以保证单位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全面性原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而导致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失败。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之中,假如有一个环节脱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有其它起作用的环节,都会变得无用。 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

4、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 内部控制不但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还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关键岗位加以特别防范。所谓的关键控制点是指业务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且一旦存在差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高风险领域。所谓的关键岗位是指有关人员容易实施舞弊的职务。对于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企业应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使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降到最低。由于规模、性质、业务范围、组织形式等不尽不同,高风险领域也会变得不同。内部控制防范不了所有的风险,但是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

5、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所谓制衡就是创造相互制约的两极或多极,是任何一极都无法单独决定事物的全过程和结果。也称之为牵制原则。另外,在制衡的同时要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难点在于权力的合理分配,约束适当。如果内部控制过于复杂,它会影响到单位运营的效率,对于风险大的业务,我们首先的任务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1.机构设置及分配的制衡 单位内部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应符合内部制衡原则,单位应当确保内部机构、岗位和人员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单位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职能

6、划分和管理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以及基层作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单位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时,要实现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制衡。 单位在设置人员和对人员进行权责分配时,要实现对权利的制衡。绝对的集权能够有效地防止错弊发生,但是它没有效率。因此单位必须将权利分配到相应部门的人员,同时进行权利之间的制衡。如将审批、执行、监督、记录等权力分配给各层次的管理者,这样可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2.业务流程的制衡 在单位业务流程中,单位可以根据业务流程的过程,设置职能不同的岗位,使它们形成稽核或监督关系,可以

7、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达到业务流程的制衡。 四、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就是内部控制应当与单位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也称之为灵活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单位的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是不以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每一个单位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单位将会走向失败。适应能力即应变能力是一个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修订应该具有前瞻性,同时必须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及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单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内部控制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2 年 11 月 29 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 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