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物流管理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0引言11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概述111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理论1111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1112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1113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112软实力的相关理论2121软实力的概念2122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2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321航运中心全面建设的需要322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分析331逐步加大航运方面改革开放力度,但还需提升港口开放度和税收优惠度332航运金融建设日趋重视,待丰富金融服务433信息建设成效明显,待提
2、升信息服务质量434人才培养逐渐加强,但还需提高人才质量54加强上海航运中软实力建设的建议5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541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在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5412建立宽松的航运政策环境6413与国际接轨完善航运法律环境642综合全面的打造良好金融环境和信息技术环境7421大力丰富航运金融保险服务产业7422努力打造快速通畅的信息技术环境743着力培养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744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特航运文化85总结8摘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近些年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虽然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中国有声有色地开展着,但是学术界对于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研究,
3、特别是对于新形势下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定位问题研究甚少。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航运中心和软实力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建立良好的金融、信息、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协调机制,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打造独特的航运文化等方面探讨软实力建设的的方向。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航运文化ABSTRACTINRECENTYEARS,THECO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ISONEOFTHEIMPORTANTIMPETUSFORSHANGHAIRAPIDECONOMICDEVEL
4、OPMENTTHECONSTRUCTIONOFTHE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INCHINALIKEARAGINGFIRE,BUTACADEMICSELDOMSTUDYOFTHE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SOFTPOWER,ESPECIALLYSELDOMSTUDYANDEXPLORETHEDEFININGQUESTIONOFTHE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SOFTPOWERINTHENEWSITUATIONONTHEBASISOFPREDECESSORSRESEARCH,THISPAPERSUMMARIZES
5、THEBASICCONCEPTOFTHE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ANDSOFTPOWER,ANALYSISTHENECESSITYOFCONSTRUCTING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SSOFTPOWERANDTHENFOCU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WEAKNESSOFTHESOFTPOWEROFSHANGHAI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FROMASPECTSOFTHESETOFGOODENVIRONMENTOFFINANCE,INFORMATIONSYSTEM,SHIPPINGL
6、AWANDPOLICY,THEESTABLISHMENTOFASTRONGREGIONALCOORDINATIONMECHANISMS,THESETOFLOCALACTSTOSPEEDUPTALENTTRAININGANDINTRODUCTIONANDSETUPASPECIALSHIPPINGCULTURETOSTUDYTHEDIRECTIONOFTHECONSTRUCTIONOFTHESOFTPOWERKEYWORDS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SOFTPOWERSHIPPINGCULTURE10引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也依托于上海、长三角地区、长江
7、流域以及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0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五年居于世界首位,且集装箱吞吐量也居于世界第二位。总体来说,上海已经初具国际航运中心雏形,但是和其他国家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软实力的建设仍然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成长步伐。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研究文献已经有许多,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环境的转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过去对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某些认识现在看来也存在误区,旧的发展思路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
8、重新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探讨,不仅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国内其他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借鉴。1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概述11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理论111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目前在港航方面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在理论和概念上并不是一致的,有些专家和国际航运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经验和研究理论对于这个概念进行直观的理解,这样不可避免就要存在着盲目性、不具体性、不完整性。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而当前主要是指集发展成熟的航运市场、完善的物流体系、集疏运体系、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的,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
9、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112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并非是拥有某一领域的单纯优势就能够决定的,港口吞吐量、航运公司数目、运力和泊位规模等硬件条件都不能使一个城市或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航运中心。而在学术界中逐渐达成的一种共识是国际航运中心应是航运资源或要素的聚集和配置地。因此只有将与航运有关的配套服务都相对完善并且操作更为规范,才能吸引航运要素不断集聚,并保证持久不衰。1113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国际航运中心从功能上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它的形成阶段,它形成于19世纪初一直持续到至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形成了所谓的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如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
10、特丹等港口城市。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主要分布于欧洲大陆,是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所决定的。这2个时期航运中心的最重要特征是运输中转。2第二阶段是开始于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也就是所谓的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如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城市都属于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这个时期海上集装箱运输方式逐渐开始兴起,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程。这个时期,整个世界基本上处于和平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也需要国际性生产、国际贸易、加工以及国际分工与合作,因此加工增值型国际航运中心是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特点。第三阶段是开始于20
11、世纪8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在继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比如香港、新加坡、釜山、鹿特丹、上海、高雄、伦敦、纽约、东京等港口城市。从其地理位置和分布上来看,其历史成因主要是由于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从功能上看,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是以资源配置为中心区别于前两代航运中心的,即是集有形商品、资本、信息、技术于一身的集散运输。第四阶段开始于21世纪,“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系“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是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的一种崭新模式。作为迄今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史上制高形态,“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
12、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了质的飞跃。12软实力的相关理论121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最初是由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约瑟夫奈教授看来,城市的软实力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城市竞争硬实力之外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表现为一个城市通过自身的文化、发展环境而吸引外界的一种吸引力,这种能力处于城市的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之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竞争能力。它还是一种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其外延涵盖文化渊源、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民族凝聚力等。目前来说,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具体指的是城市的本身所有的文化、价值观念、生产环境、配套设施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
13、响着城市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号召力。具体来说,一个城市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凝聚力、城市文化被外界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以及城市参与到国际活动方面的程度等。122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政府性软实力和经济性软实力两个方面。其不受资源条件的制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港航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外延也比较丰富,可以包括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公正严明的执法;公平透明的航运政策和积极高效的政府服务;开放信用公平发达的航运市场;丰富的金融资源以及广泛的融资渠道;迅速的准确的信息中心;多数量高素质综合的专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机构。3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1航运
14、中心全面建设的需要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来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由依靠自然条件到依靠体制的推进。显然以伦敦、鹿特丹为代表的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主要位于欧洲大陆其核心的决定因素是其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从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时代开始,体制构建、政策推动的成分开始上升,一些硬条件上的缺陷往往可以通过借助体制与政策的推动加以弥补。以香港、新加坡这两个航运中心为例,完善的市场体系、自由港政策等强调软环境构建的措施有效地弥补了其内部市场狭小等硬件条件的不足。而国际航运中心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发展,就不仅是量的转变而更加是质的变化。量是泊位数量以及港口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增加,而质主要体现在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
15、功能是综合资源的配置,这就更需要发展软实力来全方位的实现其功能。目前,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正在加紧建设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但是由于软实力的部分缺失并未全部的实现其功能。22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确立往往不是以港口设施、吞吐量等硬实力来决定的,而是以航运服务、信息、研发、教育等相关行业的软实力来决定的。这是因为港口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要依靠的还是软实力。软实力是伴着硬实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当港口经过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硬实力逐渐减退或趋向平稳时,其核心竞争力必将是体现在软实力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一旦港
16、口丧失了硬实力,其积累发展的软实力将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历史已经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个规律。曾经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伦敦在丧失了其硬实力后仍然能够凭借其软实力保住全球级航运中心的地位。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上海港在经过了多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后在港口设施、泊位数量和港口吞吐量等硬实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世界大港。同时在决定港口持续竞争力的政策、金融、法律环境等的软实力建设上也有所成就,但是相比于一些国外的航运中心还是有所欠缺。关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软实力建设上的现状和不足有助于其在以后发展阶段中的方向和目标的调整。31逐步加大航运方面改革开放力度,但还需提升港口开放度
17、和税收优惠度在2007年,上海试点加入了特案免税制,主要体现在对2005年底以前已在境外办理船舶登记手续、船龄达到一定年限且符合规定的技术条件的中资船舶,在今年7月1日起两年内报关进口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按现有船舶登记等制度回国登记。这意味着上海航运中心税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2009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又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航运相关业务的支持政策,诸如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4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
18、营业税。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探索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其发布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并给予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标志着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目前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我国的航运政策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研究,致使很多的规定未能与国际接轨,如我国的航运市场主体权利法只有一部海商法和港口法,无论在数量或是质量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些优惠政策使外资享
19、受了超国民待遇这就导致了在减小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和对外资企业的优惠中没有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而相比于世界上其他的一些知名的实行自由港政策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在港口的开放度和税收的优惠度上显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航运法规有趋同化的趋势而我国在航运法规立法上与国际常用法规及国际惯例存在加大的差距,这为航运业务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具体来说不足之处首先在于我国航运立法面太窄,在很多重要的领域上存在空白,如我国航运主体权利法只有海商法和港口法,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是偏少的;过去的航运政策致使航运立法缺乏前瞻性导致立法的内容和社会实践脱节,不能够对迅速变化的航运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一些
20、法规内容陈旧,立法层次较低,部门规章太多太杂,致使规程缺乏权威性。32航运金融建设日趋重视,待丰富金融服务上海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较小,与航运规模相比远不匹配,与伦敦、纽约、香港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全球每年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而上海在全球航运金融市场的份额还不足1。而另一方面上海也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由证券、货币、外汇、保险和商品期货等构成的比较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实现金融电子化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重要基础设施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票据收支信用信息咨询系统。上海国家航运中心的金融建设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系统化的格局。在金融环
21、境建设上不足之处具体来说体现在首先银行在保税港配套提供相关离岸金融服务上不够丰富;其次,没有创新航运金融衍生品,积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第三,没有进一步完善航运金融相关扶持政策,包括简化航运相关公司成立、船舶抵押登记程序和周期,降低抵押费用以及加快发展航运金融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等;第四,和上海航运金融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不快。包括对我国航运企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率给予优惠,对我国银行船舶贷款业务营业税采取减税政策,提高银行在船舶贷款业务中的竞争力。总的来说目前上海航运中心的金融环境还不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金融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层次与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
22、资成本很高,造成资源配置的效果不佳。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未能够形成规模与范围经济。33信息建设成效明显,待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上海航运交易所发挥了信息中枢的作用,其发布的“中国进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被视为世界三大航运运价指数之一,可以揭示整个航运市场和相关市场的供需态势,向国内外的航运企业提供5重要信息,加强了我国航运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上海港的信息化进程还包括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监管部门、码头、船公司、船代、货代、理货、堆场等为服务对象的EDI数据交换平台,其中心任务面向的是国家集装箱运输中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提供电子数据交换和包括数据抽取和归类、船箱货的动
23、态查询和统计分析等相关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动态航运信息,为政府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利用拥有大量航运信息的优势,自主开发具有集装箱运输行业特色的港航网站,提供口岸最为及时、准确的船箱货动态查询和信息跟踪,同时发布航运方面政策、新闻等信息;第三利用自身在技术、航运方面的优势为集装箱运输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和咨询服务,研制面向港口航运的专业化、商品化软件产品。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信息中心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系统操作还不是很完善。航运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与世界上其他航运中心还存在大的差距。没有充分发挥上海港航EDI中心及上海电子口岸平台的整合优势,上海港与长江干线港口
24、的交流合作力度还不够,没有完全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和形成港口、航运、物流、监管等信息共享和应用体系。34人才培养逐渐加强,但还需提高人才质量总体上来说上海航运业的相关人才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结构上也趋于合理化而且人才的整体素质也稳步提高,但是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具体情况是人力资源总量进入稳定增长期但未完全适应于航运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体系尚在构建,形成了包括会计、审计、翻译、工程、船舶等在内的十六个门类的专业人才。但是上海的航运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的航运服务业而现代的航运业所占的比重较小,举例来说2009年上海航运相关从业人员估算为2199万人,而其中航运
25、衍生业的从业人员仅为021万人;8另一方面目前上海航运人才培养模式大大落后于航运业的发展且缺少人才梯度的培养体系且相关的优惠策略力度不够,没有能够吸引和留住很大一部分航运高级人才。目前来说不足之处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还存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短缺、综合管理型人才少、人才知识更新缓慢。航运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滞后于航运业的发展。4加强上海航运中软实力建设的建议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41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在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一般观点认为由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是一个政府逐渐放松管制放松宏观调控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束。恰恰相反,
26、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政府在某些领域中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发达国家中是这样,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更是如此。政府应在财政、投资和货币等政策领域大力发挥这只“看的见的手”的作用。由于软实力中的政策和环境因素本身就是政府影响的结果,显而易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大方向上政府应该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以及按照国际惯6例办事的法规制度,切实有效的履行法律性条例和国际公约。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情况,在港口经营、口岸收费、航运金融等多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法规,在立法、司法和执法部门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和
27、相互制衡的机制,最终可以理顺有关航运与港口管理部门、航运企业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成为中介服务最发达的地区。由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涉及机构繁多且部门之间职能交错、利益多元,而协调机构的管理力度薄弱,对各部门只有提出建议的权限而无直接命令的权利,造成跨区域的协调工作一直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实际进展。管理部门的分散导致其职能交叉、工作互相掣肘,会影响上海港的投资经营环境。举例来说如投资者欲参与洋山港区的投资或经营,既可以找港口局、建设指挥部或者港
28、务集团,也可找保税港管委会、建设交通委,或者国资委、口岸办,因为这些部门都或多或少地负责港口某方面事务的审核和决策。但实际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上海市政府,这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业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的叠加有时还会形成管理“真空”。如上海港要发展国际港口物流,但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协调或主管却并不十分清楚,一旦需要进行研究或协调,可能还需上报至市发改委或者市经委。因此为谋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应当建立起相对集中的协调机制,对领导者赋予实际职权,能够切实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所牵涉地区的人、事、物进行统一的调配与管理,在发生难以协调的问题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412建立宽
29、松的航运政策环境宽松的航运政策可以保证政府工作公正公平,可以提高航运中心的活力,吸引国际中转和国际航运金融机构。其归纳起来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各项费率、税收项目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的不公正行为;降低口岸运营和配套服务的成本,港航企业税赋成本较低,如可以对船公司的收入税、运费税实行优惠政策等;对造船费实行优惠政策;实行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政策,达成通关便利化的目的;提高港口开放程度,船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港口不能对其强行指泊等;对船舶港口服务业实行全面开放;政府提供高效服务,创造良好稳定的航运环境。还可以在包括自由贸易、自由通航、允许境外货物与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
30、的外贸货物免收关税等等一系列措施上实现进一步的开放,给予国际货物流通最大的便利和尽可能的节约贸易成本,促进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提升了上海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413与国际接轨完善航运法律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持系统。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建设符合国际惯例、适合国情的国际航运法律软环境。可以看出凡是航运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套维护和促进航运快速发展的法规制度。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尤其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都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市场经济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体系,从而实到了对航运市场的有效管理的目标。所以在我们努力建设发展国际航运中
31、心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体系和经验,制定出一整套既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政策法规与法律制度,以逐步形成与国际航运体系相适应的法律环境。742综合全面的打造良好金融环境和信息技术环境421大力丰富航运金融保险服务产业航运业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投入。而在航运服务产业中,航运金融是支撑航运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市场的完善也是航运相关产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来源的必要因素。要发展和丰富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业,首先应该要大力开发航运金融保险产品。其次要马上建立起评估认证体系,对航运企业的诚信度和企业资信度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应研究开发航运融资贷款产品,并对诚信和资信
32、良好的外资企业适度开放融资项目。具体来说,应根据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422努力打造快速通畅的信息技术环境电子商务、无纸化通关是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指标,而建设现代化的港口信息产业是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信息产业包括政府的EDI平台,航运、金融、贸易等各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建立查
33、验机关、服务企业和用户共享的信息平台,更应该为中转货主提供实时跟踪的服务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尽量缩短货物和船舶的在港时间;用信息技术改造装卸工艺,提高装卸效率,从而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成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立技术先进、运作高效、服务完善的港口信息产业体系。43着力培养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造就航运服务中心的关键是人才,而政府的人才扶持政策对人力资源的集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熟悉法律、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将有效地提高航运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服务品牌,增强服务的辐射能力。可以看出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是人才。而
34、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求,人才资源应具备知识复合型、外向型、高新技术型和综合管理型等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航运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加强在校教育,要从现代航运业发展趋势出发,加强对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管理、相关基础学科及高新技术的教育;其次要完善在职教育,可以有计划多批次地派遣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和行政管理人才,到国内外有关专业院校、航运管理负责机构、大型航运企业研修和学习;再次还应加强在职培训,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过程中各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应尽快制定“岗位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鼓
35、励他们自学,进一步促进港口、航运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造就一批适应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制定优惠措施和激励政策吸引国外高级航运人才来到上海。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制定引进规划。根据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各阶段的发展重点,确定引进人才的规模和专业分布,使高级人才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也应完善引进人才模式的管理。依照国际惯例,采用契约方式,8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真正实现岗位与收入相结合,贡献与收入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44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特航运文化不可否认,国际航运中心的持续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软实力方面,航运服务、航运金融、法律政策、人才教育的影
36、响力是持久的高效的。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股把这些软实力要素牢牢集合在一起的力量是从何而来的。在伦敦航运中心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独特的人文历史条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具有悠久的航运文化具有独特的航运人才培养传统才逐渐达到了航运要素累积汇聚的结果。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国际航运中心之间的竞争就不仅是单纯两个港口之间的角力,而在更深的层面却是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的直接对话。当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航运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港口独有的航运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传承久远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文化的内在精髓对于我们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必将起到事半功倍
37、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航运文化影响是文明意识、道德水准、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作用力,并以号召力、创造力和吸引力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两省为两个侧翼所共同组成的。因此肯定不仅仅是上海的航运中心,也是苏浙的航运中心,也是为全国服务的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定是长三角港口的共同目标。航运文化也同样如此,它不能只是上海地域的航运文化,更应该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区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论的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文化必将覆盖整个长三角区域并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从而可以构建出完整意义上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独特的
38、航运文化。大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提高上海整个城市的品味。因为文化一旦在某个领域中形成扎根,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以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模式等方式,规范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制约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肯定的说,航运文化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基础要素和战略资源,建设上海航运中心独特的航运文化将会从精神动力和人文资源上助推其国际竞争力的迅猛提升。在上海悠久的航运历史和多年来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许多超越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文化,这就构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独特的内涵和精华。将其展示给世界
39、,可以吸引世界的关注,有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占据国际航运的制高点,并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因此,开展航运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必然选择。5总结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将是一项浩大而持久的工程,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十多年历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积累了实际经验,也走入过误区,这些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尽管上海的航运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但是相对来说已有一些软实力基础的积累,并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前景看好。本文分析了世界航运中心的历史沿革并就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阐述了上海航运中
40、心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9足,希望上海航运中心在以后的软实力建设中可以扬长避短,稳步发展。在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建议中着力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打造独特航运文化两点,这将是未来上海港在软实力建设上实现突破的重点。未来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大踏步发展的有力途径将是在政府的有力宏观调控下,梳理航运管理部门、航运金融机构和航运企业的关系,做到在政策法规、金融保险、人才培养、信息通讯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在发掘和培养独特的航运文化的基础上调整未来战略重心,从而建立指导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10参考文献1向明勋新形势下影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J水运管理20091572P
41、ETERSPUFFORDFROMANTWERPANDAMSTERDAMTOLONDONTHEDECLINEOFFINANCIALCENTERSINEUROPEJDEECONOMIST,200621431753王蓓芳软实力是港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水运管理,2007,104马硕软实力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J水运管理,2007,055金震东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6蔡美义坚定不移地抓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J水运管理2008612147韩玲冰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对策J中国港口,2005,0214158李智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9屠爱华伦敦经验及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交通与运输,2008,02151610吴晓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的作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411THEREGIONALANDLOCALECONOMICIMPACTOFTHEPORTOFLONGVIEW,MARTINOCONNELASSOCIATE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