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为核 共筑强国2012 年 5 月 8 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对外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 年) ,揭示了构建纺织强国的四大关键词,即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被视为实现强国之路的最大驱动力。而无论在管理创新、品牌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等方面,本次获评“2011 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 20 位行业领军者无疑都践行得更为深远。在本届创新人物论坛上,他们对于各自的创新理念与心得进行了分享和碰撞,围绕建设纺织强国这一主题,展开了创造性的构想与对话。关键词 1:科技,建设纺织强国的基石建设纺织强国纲要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石,自主
2、创新能力是纺织科技强国的核心标志,要切实将科技新优势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以科技原创能力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道路的探索上,纺织行业的创新人物们向来保持着不竭的激情。对于科技创新在助力我国从纺织大国向强国进军的重要作用,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汉镛表示,纺织强国首先是科技强国,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完全可以赶超国际纺织强国的发展步伐。 “纺织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新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他表示, “目前我国的纤维、纱线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准,只要加速开发,实现纺织强国绝对不是梦!”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抛出了知名品牌柯达终结于数码时代这一经典案例。 “柯达投入了大量资金做研发
3、,最后却被 30 年前自主研发成功的数码照相技术所击败。 ”杨世滨向在场的创新人物们发问, “假设你是柯达老板,发明了一项 30 年后才会产生影响力的新技术,该如何判断对该技术的投入强度和时间长度?”对此,临沂绿因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春生主张国内的纺织企业在科技创新上要掌握一个尺度,根据现实的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力争比同行动作更快。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结合,确保后续的发展。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平范也表示,纺织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要不断迎合客户的需求, “一个行业的坚持取决于客户的支持,需求的变化决定研发方向的变化。一旦方向错了,会导致优势快速损失。”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4、董事长谈辉则认为,我们要尊重科技的进步, “现在消费者对新鲜产品的接受能力明显比 30 年前增强,企业经营者应紧跟时代脚步,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 3 年而不是 30 年的产品,因为时代不允许作出这种选择。柯达的失败也体现出了管理层对市场的漠视和反应上的迟缓。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唐金奎说,企业应不断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要勇于承担责任,重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节能减排,有时还要打破国际上的垄断。关键词 2: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纺织强国纲要提出,纺织工业要创造自主品牌的新优势,把自主品牌建设摆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目前,作为世界纺织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的中
5、国纺织工业,总体来说品牌培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实践中也有很多薄弱环节。按照国际分工新定位的要求,我国与世界品牌强国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对于打造自主品牌,以及领军品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助推作用,本届创新人物有着独到的见解。 “一个好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企业文化的积累渗透。 ”青州市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萍表示,其企业在 1999 年服装业群雄崛起时,品牌战、价格战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在突破重围的方式上, “首当其冲是创名牌,做出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买得起、实惠又时尚是我们的宗旨,从面料、羽绒、拉链,做工,甚至一粒小纽扣,都严格把控质量;第二是形成自
6、己的企业文化,我们有一支不惧挑战的员工团队,把创品牌作为使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我们来自社会,回报社会、员工和消费者,参与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是我们的发展大计。 ”凭借“时尚源动力”的品牌主张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玲认为,品牌创新应从源头做起,纱线是产业链的源头,创新首先要把握流行趋势, “要想引领时尚,就要对时尚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华孚也一直在关注产业链的整合,将创新注入终端品牌, “我们不仅举办华孚设计大赛,还对接市场,市场好时我们会积极配合上下游企业,市场不好时我们用时尚的纱线来拉动终端。此外,色纺还要环保,我们和国外机构合作开发技术优化的产品,以此提
7、升企业的社会责任。 ”宁波合和杰斯卡服饰有限公司(GXG)董事长杨和荣从进入电子商务就坚持“客服第一”的创新理念,围绕客户做品牌,把品牌和服务的理念从线下延续到线上。他指出了品牌概念的三个维度:“一是品质:二个是口碑和形象;三是众人皆知。 ”他表示,中国企业现在缺少市场营销和设计类人才,所以 GXG 要整合全球资源和国际先进的品牌管理理念,“越传统的行业越需要创新,我们的产业链从生产棉花到纺纱、面料、服装,每个环节都需要综合性管理,这需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的整合。”“中国的设计需要一种力量和支持。 ”贝迪百瑞(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王玉涛说,中国的加工企业从原材料到生产能力,从加工能力到成
8、衣市场,都有自己的优势。中国的市场需求现在非常大,很多龙头企业愿意把这种实力展现到市场中去,他们对建立品牌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也会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关键词 3:可持续发展,纺织强国的重要标志在本世纪的头 20 年,我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有美好的憧憬,还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纺织工业对节约资源能源、环境友好有新突破,做出新贡献。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指出,在第二个十年继续以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大计,也是建成纺织强国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印染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杨世滨指出,
9、我国纺织行业在产业链的上游受棉花的制约,下游产品又面临东南亚产品的挑战,在多年的产业提升之后,中间环节、尤其是印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实施了重大的技术工艺改造。对此,唐金奎很有共鸣:“盛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一个以点带面的项目,利用信息化转化为自动化,虽然成本较高,但能够达到减排的效果,同时保证品质,最终实现了印染与环保并行的理念。 ” 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个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地和输出地。副市长石文光表示通过构建兴城泳装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打造出了中国的泳装名城,实现了城市的绿色转身。 “以政府有形之手助推产业集群升级,鼓励泳装行业实施小企业,大群体的发展战略,从而建立
10、起一套政、产、学、研、贸联动的产业机制。 ”他这样总结成功的经验。“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赖以军表示,其企业从 2006 年开始研发污水排放设备,在 2008-2009 年,通过这两年的科研攻关,完全解决了废水的排放问题。企业在求发展的同时,亦能确保不消耗子孙后代的资源。在我国纺织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技术创新是关键。对于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郝新敏很有心得。 “汉麻的研究正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汉麻是古老的纺织原料,综合利用价值很多,不仅皮纤维
11、可用,杆芯、籽也可利用,是一种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作物。而过去汉麻一般只用于做低端的纺织品,如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纤维的品质和加工技术水平,把天然的生物原料加工成新的纤维,促进了农民种植汉麻,提高了农民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4:人才,通往纺织强国之路的第一资源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在建设纺织强国纲要中,人才被定义为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人才对推动企业和行业前进具有决胜性作用,谈到人才策略,谈辉表示,建设纺织强国的过程中,材料生产企业责任重大, “应该认识到,在一些新纤维的开发上,我们与国外仍有差距。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我们既肩负产品
12、开发的责任,也承担着如何将好材料的应用与终端消费连结起来的重任。也因此,原材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苛刻。纺织产业链价值的实现亟需精通各个领域的人才,一方面,我们通过与一些院校积极合作,依靠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我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引入并组建织造、印染、平面设计等方面的优质人才队伍。 ”孙平范则表示,其挂帅的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在兼并海外企业过程中,十分注重吸收对方现有技术及技术研发团队,通过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使慈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特别是针织、毛衫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建设纺织强国,无形胜有形论坛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 2011 纺织行
13、业年度创新人物的创新亮点进行了点评。 “政、产、学、研、贸是对产业链上游、下游的纵向整合,意味着产业从有形向无形的转变。过去国内的企业普遍只重视产品等有形层面,而今管理、技术、品牌等无形层面的创新往往会给整个行业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他指出,转变的核心依然在于创新, “创新即打破固有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是两大重要内容。国内的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运行的转变与延伸,是产业内在结构高度化的一个必然需求。此次评选出的创新人物,如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的沈汉镛董事长、临沂绿因工贸有限公司的钱春生董事长、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平范董事长等,均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技术创新方面
14、的突出贡献;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谈辉董事长、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的唐金奎副董事长等,则在企业的创新机制建设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孙瑞哲强调,品牌创新绝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品牌创新,而是包括了两大要点。 “一是创新共赢,这体现在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上,比如领军企业带动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品牌生态,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产业的生态。 ”他说,产业生态既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涵盖了社会的企业责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我国纺织产业中的每个企业都承担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品牌价值、信誉、品质、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等。与此同时,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也肩负着为企业的发展与品牌
15、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必要支持等责任。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时尚源动力的品牌营销理念在产业中上游的企业当中开了先河,将流行趋势运用于整个企业的研发层面,并融入对客户的服务当中。同时,通过设计大赛整合行业的设计资源,从而助力产品开发,打造了商务、创新、责任三大要素的无缝连结平台,使得华孚在市场上备受推崇。 ”孙瑞哲点评道, “GXG 公司的杨和荣董事长有一把利剑,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品牌成长,这也是短短 4 年多该品牌能够发展到 4000 多家店、约 40 亿元销售额的秘诀所在;青州市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萍在经营品牌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贝迪百瑞(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总监王玉涛不仅走出
16、了国门,赢得国内外设计界的一致肯定,此次也是唯一入选创新人物的设计师代表。 ”“行业须摒弃传统的无序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时刻强化绿色理念,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孙瑞哲指出需从两个层面予以考量, “一是产学研层面,主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以缓解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满足绿色低碳的要求,突破资源的瓶颈;另一层面,我们的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在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关注标准的适度性。 ”他表示,江南大学工程中心主任蒋高明,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郝新敏,广西桂合集
17、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赖以军以及黑龙江兰西朝阳亚麻纺织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郜刃,均是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值得关注的还有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石文光,其领导、推动、构建了兴城泳装产业集群,实施“小企业、大群体”发展模式,奠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行业发展、强国建设要以人为文本。 ”孙瑞哲特别对“以人为本”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 “是以人为成本,还是以人为资本?我同意GXG 董事长杨和荣的观点,要思考如何在全行业盘活现有的人才存量,并寻求人才增量。中国纺织行业吸引人才需要一个全新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价值定位。2020 年实现我国从纺织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承载着全行业同仁美好的愿景,我们不仅要踌躇满志,更需科学恒久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