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183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域主义的再创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域主义的再创作摘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与认知,并结合笔者关于铜川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体会,提出在当下的建筑创作中,应重视地域主义的原创设计,做到技术与艺术的恰当结合,使作品具有理性与浪漫融合的生命力。 关键词:地域主义;技术与艺术;理性与浪漫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域主义创作的案例 1.1 当今世界的建筑精品,不乏优秀的结合地域主义创作的典型案例。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与风情地貌,运用技术与艺术的手法,达到了浪漫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原创地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建筑形象。项目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岛,温暖潮湿,属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温

2、度变化相对较小,年均气温 30。12月到次年 3 月为雨季,夏天比较潮湿,相对湿度超过 80%。当地有稳定的信风作用,常年都有适量的微风。但在某些季节也有剧烈的龙卷风,其中以 11 月到次年 3 月最为频繁。所以,建筑师抓住气候变化的特点,创作出一种形式体系,改变着内部微环境:另一方面设计师又体味着当地的民居,沉浸在那海洋文化的屋顶,以及形式各异的蓬草之中;当然现场的生土材料,也成了意大利人的偏好,成为设计中的填料。结合地域主义的种种思索,加上大师高技派纯熟的手法,一个世纪经典之作诞生了,那柔金的棚形建筑,宛如灵动的精灵,点缀在绿色繁茂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是那样的和谐与美好。在赞叹之余,笔者总结

3、出作品的精髓灵魂:尊重地域,回应城市环境,体现技术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艺术属性。 1.2 中国建筑大师崔恺在凉山民族文化中心暨火把广场的设计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通过提炼、分析,总结出青藏高原的彝族文化之根,尤其是对火把节的诠释,成为设计的灵魂,同时大师又撰文写道“为凉山设计,搜索地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激发城市活动,并不是纸上的概念,而是现实的课题,我希望从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化,建筑与生活的关系中找到答案” 。于是一个半弧状月牙形的艺术中心从旷野中隆起,向凉山致敬,定义为“中央火把广场”的空间,从而成为了点睛之笔,彝族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升华。圆形的火把广场,凉山的火焰

4、,石砌的火炬与地面上旋转的火云,彝族小伙的彪悍矫健在此喻为虎踞鹰飞的列柱,绿地、竹林、花丛大树,文化公园成为城市的生态公园,在这里,又仿佛看到“彝族服饰”的美丽,闪光的银头饰及造型古朴的漆器,还有隐约可见的传统彝族民居的木料穿斗多柱落地的排架结构。所有这一切的记忆与呼唤,都成就了这部经典的设计作品。 2 地理地貌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 10834-10929、北纬 3450-35“34之间,是陕西省省辖市,交通便利,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3 气候特征 铜川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

5、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夏季温度、湿度适宜,雨水充沛。春秋为过渡季节,气候多变。 4 人文历史 铜川,原名“同官” ,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铜川夏、商隶属古雍州。秦属内史地。西汉景帝二年开始设置县,隶属左冯翊。三国魏时隶属北地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设置铜官县,隶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隋、唐曾隶属雍州、京兆郡。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起,历经宋、金、元、明、清,均隶属耀州。 图 1 4.1 一种古朴绚丽的文化。铜川自古以来拥有自己诸多的民俗文化,其中有:八阵鼓、 剪纸、排灯舞、地方特产耀州瓷、多种民俗活动。 4.2 铜川民居。在陕西铜川小邱镇南移村

6、有许多特别的民居地窖。这是一种不常见的地窖住宅。即在地面挖一四方深坑做为院子,四面掏出窑洞;院子有大有小;汲水、排水齐全,生活起居、家畜家禽全在地窖之中。据说大的地窖还可以做为扭秧歌、放电影的活动场所。在南移村比较大的地窖院子里停放着农用机动车,大小窑洞有 13 孔之多。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地窖做为民居虽然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但却也有诸多不便。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的村民,还是更愿意住平地上土木建筑的房子,这样的地窖最终可能只会做为历史民居被记载下来。 5 城市环境 铜川市有现代化的工业, 建筑, 交通, 运输, 通讯联系, 文化娱乐设施及其他服务行业, 为居民的物质和文明生活创造了优

7、越条件。 (图20) 6 基地要素 6.1 交通便利,人流车流易于组织提炼与分析: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A 城市的关键点:基地需有轴线与城市公园呼应,相互交融,形成具有力的广场; b 功能的诉求:将剧院、电影院、美术馆成为一体;另一部分为艺术综合楼、音乐厅成一体; C 当地的气候:常年东南风;D 建设需求: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6.2 收集资料的同时,大家也一起陷入深刻的思索当中,究竟未来的文化艺术中心是以何种形式来呈现给世人。当然有设计的客体需求,一方面是城市的轴线需要此处打开界面,让南向的华源西道与北侧的城市公园有直接对话,从而完成景色的置换与交融,另一方 面功能诉求

8、与分期建设需要将建筑分成两个体块设置;另外当地的气候和常年风向,也需要建筑东西两块分开设置,产生温和气流,抵御冬季寒风,从而产生良好的小气候。但理性的思维感觉缺乏浪漫的引导,无法产生有生命力的建筑,但最终两个美丽的地域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中一个传说的故事成为了设计的契源。在秦末汉初,此地大旱,天灾,饥饿徒号,突然两只七彩大鸟(祤)图从天而降,带来了露泽,普惠了苍生。于是在方案设计中,两只“祤”的图案跃然纸上;另外一个概念便是铜川的母亲河铜江之川,川字顿上心头。于是在客体与本体,理性与浪漫,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下,文化艺术中心的总图产生了。 6.3 在设计团队对总图确定的基础上,大家又把握了当地

9、居民酝酿的精神世界,在传统产业转性的关键时期,人们急盼的是奋发向上,昂首挺胸的斗志与信心,就这样,两只表达图腾的动感建筑形象油然而生。 图 11 7 设计成果 7.1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在把握图底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心” 、“两轴” 、 “三带”多区的规划空间骨骼。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其中“一心” 即红色广场的主题演绎,这个虚心空间既是辉映两轴的核心,又是使城市轴线映照铜川的川字的关键。在这里,你能够从广场的铺地看到当地的碎石印记与黄土地相拼合;还能看到列柱上记载着铜川的古与今,苦与乐,使之充满记忆的烙印,能够尽情品味地域的情结,呼唤起当地人的精神

10、诉求。同时,在 4.6 米的环形通廊上,还可远眺城市公园的盛景。并且有统率群体的制高点方尖碑,在纪念革命先辈的氛围下,具有了极强地纪念性。 “两轴” ,在“一心”的带动下,两个形如七彩神鸟的“祤”的图案控制了两条轴线。在东西两侧各布置有剧场、电影院、美术馆,另一侧为艺术综合楼、音乐厅及少年宫。轻盈灵动的建筑形象诠释着铜川当地人民内心世界的呼唤;架起的类似眼睛的重复韵律的框架形象表达出铜川之窗的构思立意;毕加索主体主义的手法升华了建筑的内涵需求。在这两轴里,产生了许多富有激情的灰空间,不同标高的露台,屋顶呈现立体层次的画面,成为满足文化需求中作为交流的圣地。从而渲染出一种黄土渊源的风韵,当然这也

11、加强了夏季通风的需要,以及各种建 筑功能的需求。 “三带” ,是为了加强图底关系中“川”的造型,进一步强化地域的识别性,分别把“一心”与“两轴”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三带中的元素与“川”呼应地更加和谐。 从而构成的多区则为了满足建筑交通与功能的需求。 7.2 建筑造型的肌理建立。集合当地材料:土砂石与黄土砖作为表皮饰面元素,而瓦当烧窑文化则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表达。 7.3 功能分区。剧场设计在用地范围靠近城市主干道和滨水景观的西南部其中之一“祤”的头部,由于剧场的特殊性,用它来拉开文化艺术中心的篇章,既能满足提升文化艺术中心的整体形象的目的,又能满足剧场特殊功能的防火和疏散要求。 在用地范围的西北

12、部结合城市滨水景观区设置美术馆,不仅能为美术馆自身功能提供各种空间环境,还能利用滨水景观带进行一些美术展览活动,同时还能增加游乐公园的文化气氛。用地范围的东北部设置音乐厅,在形式上能满足整体规划的构图需求,立面上能满足视觉冲击,提升游乐公园的整体形象,功能上能解决整体人流和剧场人流的冲突。艺术综合楼功能对办公和对外业务等要求较高,所以我们把它设计在了用地范围的东南部,既能满足他自身的功能要求,还能解决它的对外交通等。在场地的西部,美术馆和剧场中间, “祤”的身体部位,布置电影院,使电影院建筑的功能和整体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其次在场地的东部,音乐厅和艺术综合楼之间布置了形式相对灵活的青少年文化中心,给文化中心的形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 8 结论 通过近一个月的设计周期,大家经历了酸甜苦辣,彷徨曲折,从理性到浪漫的艰辛过程,并梳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分析地域文脉,希望能创造出更具有理性与浪漫融合的生命力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