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442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现在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基本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人们把人才的类型大体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而人们也都认同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的培养目标。技术型人才也称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

2、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往不同,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也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作。技术工人不属于这类人才,一些高技术设备的操作者,虽有操作任务,但不能简单地归入技能型人才,尚须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寡,才能决定其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所

3、以可以说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可称之为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称之为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转变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而变化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促使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转变就要求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不再简单的是机械操作型人员,而是一群既具有科学知识素质,又掌握一定的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而培养这一类型人才的重担就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拥有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了这一目标的

4、实现,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创新,吸收新的理念,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一)模糊教育的根本目的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告诫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比较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力,或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教育,赫钦斯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而现代社会,人们倍感生活压力

5、巨大,主要原因就是“钱”不够,人们工作主要是用来赚钱的,有多少人认为工作是为了兴趣,为了完善自己,为了自己的生存价值。实用性强既是高职院校的长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是讲,它也误导人们把着重点放在将来好找工作上,忽略了高职教育也是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找工作,更多的是“人”的自身的提高,而不是“人力”的制造与生产。教育目标的过分功利化,使人们、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或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扭曲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单纯地追求规模上的扩大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于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应用型人才缺乏,人们对于学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历是求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而专科学历在现在社会

6、里属于较低学历,所以莘莘学子们削减了脑尖想挤进本科的大门,学生对于专科学历的不屑一顾使高职院校面临生源短缺的危险。计划生育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生源减少,普通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和规模造成了冲击。高职院校为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扩大学校规模而降低入学门槛。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扩大规模,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很难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高职高专教育是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主而设立的。但是为了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结构,高职院校纷纷调整专业结

7、构,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就导致专业课程难以适应职业结构频繁变动的市场,影响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就业,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 忽视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过多的理论教授,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训课程力度不够,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生动,也不能很好地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高职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而设置过多的专业和课程,形成不了自己的课程特色,自然就彰显不了自己的独有的办学特色,到头来还是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过多过细的专业划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同时,有过分地强调高职教育的经济目的,灌输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为工作做准备,导致学生实际能够接受的工作面狭

8、窄。 (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 教师处于领导水平,支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师生之间不能处于在水平位置上的信息传递。教学的过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沟通、交流和研讨。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一贯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用“完成任务”式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堂课,不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另外,学校的教学手段满足不了教师的教学需要。由于资金问题,学校不能提供差充足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影响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大纲的设置完全遵循了传统的教学体系,即定的教学内容圈住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创新积极性,为了达到学校要求的教学进度,教授完规

9、定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在课堂花大量的时间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减少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教师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感到上课索然无味,毫无收获所言。传统里的教学大纲的设置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针对上文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人性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要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旨在全面拓展人性,使人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20 世纪末期,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中,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及价值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因如此,有学者提出:“我国教育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 ,而革命的旗帜就是人文 ”,批判了教育史上“非人”

10、历史的现象,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中心,是为了人的教育。高职院校应该以人为本,不应该片面地强调教育的经济目的,也一个是学生认识到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从而使他们愿意更加积极地去提高自神的能力。高职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知识教育中的一部分,他们还有机会接受更高层的教育,树立学生终身教育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 (二)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做起,把基础打好。 高职院校不应该盲目地扩大规模,增设专业,降低入学门槛,应把自身的基础做好,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更好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输送优秀地高职业技能人才,这样才能

11、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调整自己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盲目跟风,要科学合理。完善教学设施,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满足教师的课堂需求。调整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到“双师”队伍中来,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应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来吸引更多的生源,是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统一性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以指令性的文件规定的统一性课程和课程标准,称为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统一性课程多为基础课程;多样性是指学校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个性

12、化人才的需要,而自主决定的课程和课程准则,成为学校课程。高职院校应当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增强专业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频繁的变化,新型产业不断涌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在满足当时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适应对于就业的可弹性。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也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法宝。加强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校企合作是实践教育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可以为学生踏入社会进行预热;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可以为学

13、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市场信息,了解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变化,这样学校就可以及时合理地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等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院校里的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 “理论型”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少。高职院校要鼓励在职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并给于优惠政策,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高学历。但也不能盲目地聘用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高学历者,应该尽可能地聘用那些既有高学历又在第一线工作过的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人员,既

14、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准确地向学生传递教材中的信息,又具备强悍的实践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共同学习改善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同等水平地交流,而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应充分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生动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洪萍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5):12-13 2 高进忠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1):93-94 3 陈新文,周志艳 论高等教育的目的J职业学术教育,2001, (4):2 4 黄茂柱 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5):2 作者简介:杨娇(1986) ,女,山东省青岛平都市,毕业于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历本科,现任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是人才培养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