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涵洞沉降缝及防水处理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道路桥梁随处可见,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然而为了保障交通安全,道路桥梁建设中涵洞都有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在涵洞工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防护和保护的作用。涵洞工程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本文拟从涵洞沉降缝的种类、涵洞沉降缝的设置目的、防水处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涵洞沉降缝防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涵洞的作用与桥相似,是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作用与桥相同,但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此外,涵洞还是一种洞穴式水利设施,有闸门以调节水量。 一、涵洞沉降缝的种类 按照不同
2、的情况,涵洞沉降缝的种类和形式也大有不同,其中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按照填土情况不同分类、按水利性能分类。按照填土情况不同分类,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按建筑材料分类,涵洞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及钢筋混凝土涵等;按水利性能分类,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二、沉降缝设置的目的 合理地设置沉降缝是为了避免涵洞因为负载过重而产生塌陷,地基承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塌陷,在沉陷时产生的不规则裂缝能够破坏整个涵洞,而合理的设计沉降缝能够限定物体在稳定的位置,如果发生了不规则的沉降,沉降缝能够将裂缝限制在沉降缝处,以保证安全、 三、防水处理 基本的涵洞沉降缝是由沥青木板填充的,并且在涵
3、洞沉降缝的施工过程中,涵洞的边墙要用不小于 15cm 的水泥砂浆填满,因为涵洞的不同,在边墙外侧及盖板接缝处应填满 JS-18 防水涂料浸油麻绳或是沥青浸油麻绳,要求的标准不大于 15cm,再用沥青填满中间,外侧铺设防水层,在最外侧要制作不透水保护层。 在涵洞工程中,对于填土高度大于 1.0m 的涵洞,等防水层固化后,应该在其外围做一个不透水粘土的保护层,对沉降缝的要求更为严格,沉降缝的位置、尺寸、止水带的安装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障沉降缝在施工的时候达到质量要求,需确保缝宽要均匀,沉降缝的防水处理要切实有效。 1、设置防水层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设置防水层的时候,应该避免高温炎热的天气,在强台风
4、的时候也不能冒然施工,在雨季频多的时候也不能够施工,这些情况下都不利于防水层的施工,一旦施工可能会达不到相应的防水效果,反而影响工程进度。另外,因为防水涂料在低温或高温的情况下容易改变性能,在低温下也不利于防水层的的施工,比如当温度在-10C 的时候也不应进行防水层的的施工,防水层的的施工温度应该保证在常温下进行。 2、防水涂料的注意事项 在施工的前期应该对防水涂料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或是检测结果不能达到标准应该及时更换,否则会产生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涂料的放置要求在施工的时候不得将防水涂料敞口放置,一定要及时密封,如果一旦敞口放置,涂料接触到空气在放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变质。 在防水材料
5、的选择上要求很严格。防水涂料在涂刷的时候要保证无气泡,在防水涂料涂刷完毕后用相应的仪器检测其厚度,止水带安装中要求安装应该没有磨损、平整、没有空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达到设计的标准。 良好的亲水性是最最基本的要求,防水材料在与水反应的时候放出二氧化氮,在扩散的过程中能够和土、混凝土、砂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透水的固结层,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防水材料能够和混凝土混合制得弹性固结体,这样能够在桥体和道路出现变形的时候,不至于一下子坍塌,能够缓解桥体和道路发生的变形,在短时间内能够支撑使其不发生坍塌,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施工的前期制定科学合理
6、的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步骤来走,遵守化学材料的使用原则,比如施工的先后顺序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应该第一时间反馈交流。四、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做好岗前的培训工作,不通过安全培训不得参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后也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环节,也需特别注意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在使用防水材料等一些化学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化学产品挥发所释放的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质,需要做好相应的化学防护措施。 总结 涵洞沉降缝广泛地应用于在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之中,其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先进,种类也越
7、来越多样,在防水处理技术上有了更多的革新。相信在新的形势下,涵洞沉降缝的防水处理会更高效,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交通设施的安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芦晓伟,赵树鹏,郝欣.沉降缝防水堵漏处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01) 2李海滨.沉降缝防水堵漏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3李乐波.南京万科金色家园一期工程地下停车场沉降缝防水堵漏的施工J.江苏建筑. 2004(S1) 4车金如.建筑物沉降缝的结构处理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杨晓军(1981) ,男,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计划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