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742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结构调控与湖泊环境保护探讨摘要:洞庭湖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要,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科学分析洞庭湖区经济结构、污染负荷、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工业、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调控举措,以使区域环境特别是湖泊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控 生态环境保护 洞庭湖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运转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又有利于经济结构和环境保护达到共赢,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1,2。如何加快我国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3

2、,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一、洞庭湖区概况 1.自然概况 洞庭湖地处北纬 2830-2931,东经 11140-11310,跨湘鄂两省,目前湖泊总面积约 2625 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区涵盖湘鄂两省环洞庭湖区域,为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冲积平原,北与江汉平原相连,中部地势平坦,东、南、西三面为环湖丘陵,地势稍高,地形起伏较大,且分别向湖区倾斜。区域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 16.3-17.1之间,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年均降水值为 1235 毫米。 2.产业结构概况 洞庭湖区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2011 年,区

3、域三产比例为 17.0:50.9:32.1。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是区域传统产业,第二产业主导行业以石油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等为主,同时近年来大力发展了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占据第三产业五分之一份额。 目前区域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1)传统农业化肥农药用量大,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加重了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状况;2)主导产业类型多为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如石化、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结构对区域以河流湖泊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3)湖区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污染控制难度大,主要工业行业科技含量不高,竞

4、争力不强,单位产值环境成本高、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大,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 3.洞庭湖生态环境概况 3.1 生物多样性现状 区域属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带,水热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兰科、杜英科、冬青科、竹亚科的植物分布占优势。20052011 年对洞庭湖鸟类迁徙研究调查记录到洞庭湖湿地珍稀濒危保护鸟类共 218 种,隶属于 16 目 46 科。20032011 年共检出浮游植物种类 8 门 93 属,以绿藻和硅藻种类为主体,其次为蓝藻;共发现洞庭湖湿地共 335 种水生植物,隶属于 81 科 232 属,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蓼科、豆科和唇形科以及杨柳科等为

5、主;共见到底栖动物 188 种,出现率较高的有钩虾、河蚬、齿斑摇蚊。统计19972011 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洞庭湖鱼类种类数量变化不大,现有鱼类 117 种,隶属 12 目 23 科。 3.2 湖体水环境现状 据 19952011 年洞庭湖监测资料,洞庭湖 I-III 类水质比例逐年降低,表现为总磷、总氮超标,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2002 年以后,一直未达到类以上水平,特别是 20042006 年、2008 年、2009 年类和劣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洞庭湖水体营养化程度,20062011 年,洞庭湖全湖 TLI 在 45.850.0 之间, 2007

6、 年最低,2010 年最高,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 年洞庭湖水体中高浓度的叶绿素 a和总氮致使洞庭湖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其它时间稳定在中营养水平。 二、区域内排污概况与分析 1.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1 年区域化学需氧量排放 56.5 万吨,氨氮排放 6.89 万吨,废气二氧化硫排放 25.95 万吨,氮氧化物排放 23.27 万吨。水型污染物中,农业源、城镇生活源、工业源、集中式治理设施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占比 49.7%,33.3%,16.1%,0.9%;氨氮排放分别占比35.9%,35.4%,28.2%,0.5%;农业源是水型污染物最大贡献源。气型污染物中,工业

7、源、城镇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占比 91.2%、8.8%;工业源、机动车废气、城镇生活源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占比 81.5%、1.3%、17.1%。工业源是气型污染物的首要来源并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分别占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排放的 53.6%、78.9%。 。 2.总磷总氮排放量、入湖量估算 经初步估算,区域总磷、总氮排放总量分别为 1.98 万吨、12.89 万吨;其中排入洞庭湖量分别为 1.13 万吨、8.56 万吨,农业源(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径流、农村生活)对总磷、总氮的入湖量贡献分别达到89%、72.6%。 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分析 1.水资源量与水环境质量呈

8、下降趋势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受气候变化、长江干道下切、江湖连通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出现径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等现象,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减少。同时,受农业面源污染、水型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洞庭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总磷、总氮持续超标。另外,洞庭湖及长江四口入湖水量减少,造成局部过去的“水窝子”出现了饮用水的“水荒” ,城乡饮用水保障和安全风险加大。 2.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呈现退化趋势 首先是湖泊水域面积减小,湿地日益萎缩。枯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已不足 500 平方公里,湿地破碎化、陆域化演替加快,抗干扰能力减弱,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其次是物种多样性降低,动植物生存空间受到威

9、胁。洞庭湖生态环境整体退化,人工造林、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乱捕乱猎等破坏行为及水工建筑、围湖造田等经济活动,使得湿地植被规模锐减、种类单一化。其三是生态系统失衡,典型生物灾害长期存在。 3.土壤污染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分农田土壤受六六六、DDT 等有机污染。农药化肥选择不当、施用过多等不合理使用,导致有毒成分残留并富集于农田土壤,给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四、经济调控与环保举措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严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首先是开展种植业产污排污控制。扩大生态农业覆盖面积,调整优化用肥结构,集中在控制开发区推广农田测土配方;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技术,引导和

10、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模式。其次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化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布局,提倡“猪-沼-果”等种养结合模式,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提倡生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提高养殖业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再次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对水产养殖区域全面规划,禁止直接向洞庭湖区养殖水域“投肥养殖”及投毒饵钓鱼。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推广生态营养饲料的使用,加强水产养殖废水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2.优化工业结构,实施工业水污染防治 一是加大水型污染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改变造纸、化工、纺织、食品

11、加工等高水型污染企业占比大的现状。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二是突出工业园区水污染集中治理。园区污水排放量达到集中处理经济规模时,必须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三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严格审批区域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建设项目。切实加强“三同时”验收,做到增产不增污。四是强化污染源监控与管理。对区域所有污水处理厂、95%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污染物浓度和排污总量监控,统一安排在线监控装置,统一数据传输,实现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3.扶持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推进环保型旅游

12、 控制船舶流动源污染。调整水上运输结构,淘汰落后运输方式,逐步使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做到“标本兼治” 。分批给予淘汰现有不合环保要求的船舶,对所有新增运力严格审批,坚持“先批后购,先批后入”原则。同时,加强湖区旅游污染防治。取缔水上餐饮,配备水上漂浮物收集船、收集物转运车,控制水上垃圾及餐饮等内源污染。对湖区内主要集中式旅游区域开展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对湖区内所有宾馆、餐饮服务产生的污水进行达标排入,完善旅游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旅游垃圾分类回收。 五、结论与建议 洞庭湖湖区由于工农业的粗放式发展,给洞庭湖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洞庭湖区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解析结果,建议湖区环境保护

13、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控制面源污染。重点控制湖区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对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规划和监管。二是继续深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环评“三同时” 、排污许可证等制度,控制高污染行业进入,改变湖区水污染企业比例较高的现状。三是积极推进环保型旅游业,逐步取缔直接向湖区水体排污的流动污染源。 参考文献 1钱雪亚,汪维薇.浙江经济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J.浙江统计,2004(1):8-10. 2王关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25(3):125-129. 3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促进转型发展提升生活质量,2011,1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